大学生音乐素养问题探究

2016-12-03 22:22李晶
人间 2016年30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素质教育大学生

摘要:音乐素养的培养在素质教育中属于重要的一个环节,而我国高校在这方面做得还有所不足。本文基于一份关于音乐素养问卷调查评价了当前大学生音乐素养状况,分析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并且提出了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的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音乐素养;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219 -02

音乐对我们来说是什么?或许当我们被问道:“你的爱好是什么?”,大概很多人都会回答自己喜欢听音乐。或许在我们坐车或者步行时,我们也会戴上耳机听音乐。可见,音乐早已融入我们的生活。音乐既能缓解压力也能陶冶情操。

如果对音乐下一个定义,则可以说音乐是一门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是对感情的直接模拟和升华,我们在音乐的审美过程中,通过感情的抒发和感受,产生认识和道德的力量。因此,音乐对我们的成长成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当代大学生的音乐修养并不乐观。本文从三个方面对大学生音乐素养问题进行了探究。

一、当前大学生音乐素养状况

以下是我基于一份关于大学生音乐素养培养问题的问卷调查的分析。调查的基本情况:性别抽样分布:男性占41.1%,女性占58.9%。年级的抽样分布:大一学生占34.93%,大二学生占58.9%,大三学生占4.11%,大四学生占0.68%,其他占1.37%。以下为我将问卷的一些主要问题做的柱状图示:

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大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了解还很少,大都不具备基本的乐理知识。此外,大部分学生都喜欢流行音乐,对古典音乐的兴趣相对少很多,歌剧就更是不了解。另外,大部分学生了解音乐的形式太过单一,甚至没有想过要提升自己音乐知识,认为培养自己的音乐素养没有必要。

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第一,我国大多数高校都看重学校建设以及毕业生就业率问题上,忽视了素质教育的培养,更谈不上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第二,大学生的音乐素养普遍缺失。在从小学到高中,大多学生都只是将学习的重心放在升学考试的科目上,而音乐这门学科从未受到重视,长期以往。造成了大学生只接受大众化及具有娱乐性的流行音乐,从而忽略了更难懂的古典音乐。这就不利于我们审美的提升。

二、提升大学生音乐素养的意义

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会经常提到高校素质教育的问题,可是针对这个问题的落实似乎太少。我作为一名音乐专业的学生,平常与许多非专业音乐的朋友的接触中,我发现许多朋友对我所更了解的古典音乐知之甚少,甚至完全不感兴趣。或许我们该思考提升音乐素养是否有助于素质教育的提升,我们为什么要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呢?

第一,提高大学生音乐素养有利于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很多优秀的音乐作品反映了现实生活中的过程中所不能看到的一面。例如有些音乐作品是赞扬生活,鼓励人们积极向上的。大学生在学习音乐知识后欣赏这类音乐作品,更能感受到这些音乐所表达的内涵,从而树立正确的生活态度。而有些作品则是抨击现实社会丑陋的一面,因此大学生能从中学会处事态度。音乐知识的普及不是轻而易举,而是通过音乐的欣赏耳濡目染形成的。

第二,学习音乐知识能丰富大学生的想象力、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也提升审美能力。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欣赏者往往能够在头脑中描绘出与音乐相符的画面,通过自身的想象力来勾画出有关于音乐的画面形象。这种思维方式是由欣赏者主观意识来控制的,因此在潜意识中培养了欣赏者的想象能力。而演奏者凭借丰富的音乐知识更容易使听众能了解演奏者所要表达的音乐情感。

第三,学习一定的音乐知识对大学生心里素质的提升也是有帮助的。音乐与人的生理有着必然的关系。人只要听到音乐,他的生理反应例如呼吸、心跳以及血液循环和脑能量都会随着音乐音量的大小和音乐的起伏而有所改变。听舒缓的音乐,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学的压力,帮助睡眠,让学生们每天都有精神的面对新的挑战。而根据大量实验结果,听重金属音乐是会损害人的听力的,如果大学生经常听这种音乐很容易影响睡眠质量,不利于学习,并且容易导致紧张情绪。因此学习音乐知识也可以让大学生知道该怎样去选择音乐。

三、如何提升大学生的音乐素养

首先,我们可以增设音乐理论知识的课程。掌握一定的音乐理论知识是学好音乐并且提高音乐素养的基础。当你懂得一定的理论知识时,你自然能在你听到一段音乐时能够更理解它,而不仅仅是凭借自己的感觉。如果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只限于在日常生活中唱歌、跳舞,弹奏音符,这是不够的,要从理论的基础上去学习,创造、发展音乐,挖掘音乐的真理与魅力,使其养成终身学习的能力。

其次,音乐教师也应提升自己的音乐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实施,音乐教师已不仅仅只传授音乐知识与技能,更多的是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这对音乐教师的素质及能力要求也是越来越高的,音乐教师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来融入到课程改革中,并且适应课改的要求。所以,音乐教师也要从各方面去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从而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

第三,营造出良好的音乐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音乐。例如邀请一些艺术团体或艺术家到校演出、讲学,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选择一些优秀的音乐作品,通过广播、校刊等让学生能时常欣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从而提升其审美能力;多组织一些文艺活动,并鼓励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活动,例如加入合唱队、乐队、舞蹈队、舞台剧队等艺术社团,通过参加这些活动,学生在提高音乐艺术修养的同时,又能掌握一些音乐技巧。在音乐实践中让学生认识真正的音乐并且体验到音乐的乐趣,从而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结语

根据素质教育的改革的要求,音乐素养的培养必需要加强。提升大学生音乐修养需要我们同时兼顾课堂与生活,让好的音乐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钟武媚.《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技能现状与培训策略》[J].继续教育,2006,9.

[2]侯文杰.《音乐素养的培养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前沿,2009,3

[3]和晓敏.《高校非音乐专业学生音乐素质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民族音乐,2009,4

[4]廖乃雄.《论音乐教育》[M].中央音乐出版社,2011,9

作者简介:李晶(1992-),女,汉族,江西萍乡人,研究生,江西师范大学,研究方向:钢琴教学与演奏。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素质教育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
试论普通高等学校高中学生的专业音乐审美的培养
多元融合打造音乐戏曲教学崭新课型探究
民歌融入音乐课的教学思考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