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分析课程中层次与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2016-12-03 22:17龙鸣
人间 2016年30期
关键词: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摘要: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给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等技术型人才,因此,职业教育的办学目标必须是面对市场的,其导向即是以学生就业为主,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本文探讨药物分析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的不足之处,构建层次与模块化的全新实验教学模式,旨在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实验教学模式;药物分析课程;构建

中图分类号:G71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214 -01

近年来,随着药品行业的迅速发展,社会要求越来越多的药学人才,高等职业教育则需要培养出更多的高等技术型药学人才。而实验作为培养学生能力和操作技能的重要手段,学习必须重视到实验的重要性,以实验课程的改革使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提高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岗位中使学生具有更高的技术水平。

一、药物分析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的不足

药物分析课程具有与相关学科渗透性强、实用性、实践性和理论性的特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院校在设置该课程实验教学方面还存在以下的不足之处。

(一)实验教学内容单一。

传统的药物分析课程在实验教学方面内容较为单一,涉及的层次仅有两个方面,即综合性实验和基础性实验,且不具有较为清晰的实验教学层次,主要实验均为经典验证性实验,不具有教导的实验意义。而综合性实验也只是简单叠加经典化的原理,未与其他学科密切联系,难以从各方面体现其综合性,无法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药学人才的要求。

(二)教学软硬件条件不足。

由于药学专业具有较多的实验仪器,且同一仪器都有着不同的型号不同的功能,而学生不可能全部拥有这些仪器,导致很多实验都无法进行;由于不具有较多的仪器设备,器材药品又具有损耗大的特点,学生在进行实验的过程中基本都是分组进行,并不是每一名学生都能做到自己动手,无法使每个学生都熟练操作此类仪器,不利于培养高等技术型药学人才[1]。

(三)不利于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传统的实验教学方法都是在实验之前,教师对学生详细讲解实验注意事项、目的、操作不走、原理等,给学生准备好所有的试药、试剂、设备、仪器,学生不需要进行独立思考,导致学生不具有较高的积极性,无法调动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主动性。

(四)学生基础不具有统一性。

高职高专院校的药学专业文理科都有,高考分数也参次不齐,而相较于理科生而言,文科生不具有较好的化学基础,也不具有较好的基本操作技能和实验动手能力。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具有较大的差异,又具有个性化的特点,采用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无法很好地平衡基础好的学生和基础较差的学生之间的关系,导致不具有较好基础的学生逐渐对本专业失去兴趣,加剧了两级分化的程度。因此,必须打破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做到分层次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构建层次与模块化的药物分析课程实验教学模式

(一)层次与模块化实验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将每个班学生分为两个层次(A组和B组),B组不具有较好的化学基础,分别对两组学生进行授课,A组学生注重培养在实际中运用理论知识,教师可对实验内容进行简单介绍,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使其能够独立思考完成此次实验,在安排实验内容的时候,教学可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选择不同的应用功能项目,选择不同的实验内容教学,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思考能力的培养;B组学生注重训练其基本技能操作,教师必须对基本技能操作的要点进详细讲解[2]。

(二)了解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科学分层。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学院的药物分析课程开设对为二年级学生,此时学生以及完成了分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基础课程以及天然药物化学、药剂学、药物化学等课程,则需要设计调查问卷,对困难学生的学习盲区进行了解,找出学生的优势和劣势,进行初步分层。

(三)展开调研,初步改革。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验能力,教学内容基本可分为以下几个功能模块:①设计、创新性实验模块;②培养和提高综合能力模块;③实际运用基本理论模块;④训练基本操作技能模块。每一个模块中都具有许多有代表性的实验,再项目化得设计实验内容,实验内容也必须具有一定的空间,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选择适宜自己的实验内容。

(四)多种实验教学方法的灵活运用。

1.让学生参与到课前准备工作当中。使学生参与到课前准备工作当中,使其能够具备一定的管理实验室的能力,利于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和主动思考问题能力的培养。每学期让学生自愿报名参与到课前的准备工作中,也可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仪器的校准、仪器的调试、试剂的标定和试剂的配置。

2.开放型实验室的建立。实验室的仪器不具有较多的数量,学生不具备统一的知识掌握能力,实验室在完成一次教学之后,在一定的时间内可安排其他实验内容,学生可自愿预约,教师统一进行安排,集中开放给预约的学生,学生能够更好地进行查漏补缺,使学生的基本技能掌握得到充分巩固。

3.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引进。引进计算机进行辅助教学,能够使实验教学内容更加具有表现力、感染力,且更加形象化、具体化,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基本操作技能[3]。

4.启发式教学方法的采用。在实验课前,根据实验的相关内容,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自主预习,其思考这些问题,主动熟悉实验方法及其相关理论知识,在进行教授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对这些问题的了解情况进行讲述,由学生的不同理解,自我设计动手实验。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实验的过程中更加具有明确的目的,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教学效果大大提高。

5.完善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实践技能进行客观考核。在学生完成任何一个模块之后,都需要考核学生的实际掌握情况,建立完整的、客观的评价标准,对学生必须进行多角度、全方面的考核,如实验考试成绩、完成的设计方案、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实验过程、实验态度、实验预习等,对学生的操作水平和实验技能进行全面评价。

综上所述,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必须实施完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更好地适应今后的工作岗位。本文在药物分析课程的实验教学中已经开始尝试该种全新的实验教学模式,在初期的实践当中,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在今后的实践当中,该种教学模式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周思敏,田怀军,田秀灵,等.PBL教学在卫生学实验教学中应用的思考[J].基础医学教育,2011,13(09):809-810.

[2]高强.在结构化学课程中贯彻启发式教学的实践与初探[J].科技信息,2011(31):207,244.

[3]姚雪莲,廖夫生,彭红,等.药物分析实验教学改革研究[J].广州化工,2011,39(23):153-154.

作者简介:龙鸣(1986-),男,汉族,湖南永州人,助教,本科,永州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实验教学模式”在物理教学中的应用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
网络平台支持《教育技术学》公共课实验教学模式构建
动车组检修基地与动车检修分析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