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秋
玉米空杆病是指茎杆上不结果穗或有果穗,但发育不好没有结籽粒的现象。
1玉米空杆的原因
1.1环境条件的影响
1.1.1土壤条件 玉米种植地的土壤条件会影响玉米的生长情况,如果种植地的土壤较为贫瘠,缺乏营养元素,而在进行田间管理时,有没有施加足够的营养元素就会造成玉米的生长受阻,营养元素不能满足玉米生长所需,影响玉米生殖器官的形成,进而形成空杆病。即使玉米地的土壤条件满足营养元素的需求,在玉米的生长期间会吸收大量的营养,这时如果施肥不足也会造成生殖器官的不正常发育,造成空杆病。
1.1.2水分及温度条件 水分不足和水分含量过多都会给玉米的生长发育带来不利影响。而水分因素造成的空杆病主要是玉米生长后期的干旱。玉米抽穗期的干旱,会严重影响玉米的开花,造成空杆的情况。尤其是玉米生长前期的雨水充沛,而后期干旱的情况,对玉米开花的影响更大。因为前期的水分充足会使玉米形成较大较宽的叶片,这样的叶片保水能力差,后期如果遇到干旱,对玉米抽穗和开花的影响会更大。另外,玉米生长过程的温度也会对玉米的生长发育造成影响。玉米开花传粉时的高温会影响花粉的活力,影响授粉,影响后期籽粒的形成。而且玉米发育的中期如果突然遇到冷害,会影响生长发育,造成空杆。
1.2品种的选择及管理问题
玉米的品种选择不合理也是造成空杆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果所选品种不能完全适应种植地的气候以及土壤条件,也会影响到穗的分化,影响结实,造成空杆。另外,玉米的田间管理不到位是造成空杆病的另一个原因。上文提到过,水肥是影响玉米生长发育的两个重要因素,如果在玉米生长期间,水肥没有得到应有的供应,就会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土壤中硼元素的缺乏会影响玉米的生殖生长,进行造成空杆病。
1.3病虫害影响
常见的玉米病害主要是玉米丝黑穗病,该病发生时一般会直接损害玉米的雄蕊及雌蕊的发育,最终造成空杆病;而玉米的虫害则主要有玉米螟和蚜虫。玉米螟往往因钻蛀秸秆而造成空杆,蚜虫则会分泌分泌物而将玉米的雄蕊和雌蕊缠住,使其无法正常授粉,最终使籽粒较少,造成空杆病。
2玉米空杆病的防治措施
2.1选择合适的品种,做好种子处理
要想减少玉米空杆病的发生,首先在玉米品种的选择上就要注意。应该因地制宜,选择适合当地环境条件的玉米品种,这样才能保证玉米的优良性状。确定完玉米的品种后,而在播种之前应该对玉米种子进行一定的处理,以保证其出芽率及幼苗的生长发育。具体应该用杀虫剂、杀菌剂对种子进行处理,以防止病虫害影响种子的萌发,而且也可以用微量的肥料对种子进行搅拌,以保证玉米幼苗期对营养元素的需求。
2.2合理密植,及时补苗、定苗
对玉米进行合理的密植可以提高高能的效率,增加一定面积土地的玉米产量。进行密植时要经过科学合理的规划,以保证每株玉米的通风透光良好,保证其正常生长发育,减少空杆病的发生。在玉米幼苗长到一定程度时要对育苗进行间苗及补苗的工作。玉米最早一次间苗应该在三叶期,间苗工作应该尽量早而适当增加间苗次数。在间苗时应该按照留壮苗去弱苗的原则,保证留下的玉米苗的品质。另外对田间缺苗的情况,要及时补苗,以保证玉米的产量,减少空杆病的发生。
2.3进行合理的水肥管理
水分和营养元素是影响玉米生长的两个重要因素,在进行空杆病的防治时也要充分考虑这两方面的因素,加强水肥管理。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比较高,所以在遇到干旱的天气,要注意对其进行灌溉,尤其是在玉米的抽穗期,以防止生殖器官的发育受到影响,具体的灌溉方式可以根据地域条件进行合理的选择。而且,在玉米生长期间要注意土壤营养元素的含量,在玉米的营养需要量较大的时期要注意合理施肥,施肥的量要科学合理,而且在玉米生长的不同时期可以选择不同的施肥方式。通过进行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来减少空杆病的发生。
2.4病虫害的防治
上文我们分析到。玉米几种常见的病害及虫害分别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影响玉米的生长发育,以至造成空杆病。已达到好的防治效果病虫害的防治目前我们常用的是化学防治法,但化学试剂往往对环境有不利的影响。我们在应用时可以选择生物防治法,这样既避免了污染环境又可以达到病虫害防治的效果,以此来减少空杆病的发生。
3结语
综上所述,玉米空秆病是造成玉米减产的主要病害,其诱发的原因有很多种。而为了保证玉米的品质及产量,我们就需要对空杆病的发生进行防治。主要通过确保品种的优良和种植条件的良好以及加强田间的各项管理来达到减少空杆病发生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