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焕雷
稻瘟病是全世界范围内对水稻影响最大的病害,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每年可引起粮食减产约10%,更有甚者,稻瘟病发展盛行时可使水稻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稻瘟病在水稻产区均有分布,其危害时期及部位与水稻的种植区域及水稻的品种等因素有关,因此要想使提高水稻产量,增强水稻品质,必须从根本上控制稻瘟病的发生。本文针对水稻稻瘟病严重发生的情况,分析探讨了稻瘟病在水稻生产上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措施,供生产上应用。
1水稻稻瘟病的病征
水稻稻瘟病又名稻热病,水稻稻瘟病在我国西南东部、江南南部及长江中下游局部稻区中存在的可能性较大,因这些地区的温度计湿度环境更适宜分生孢子的生长增值,东北大部稻区偏重流行,江淮以南大部常发区中等流行。稻瘟病危害水稻各个部分,但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等部位。稻瘟病因真菌为害时期、为害部位的不同将其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物种病害。水稻稻瘟病是由真菌引起,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分生孢子无色,有隔膜,且分生孢子梗无分支,呈3~5根丛生,故稻瘟病的传播主要依赖分生孢子在空气中的传播。发病因素主要包括管理不当和气候不适宜两方面,水稻田间积水、有机肥腐熟不充分、光照不足等因素都可能引发真菌滋生,再加上长期气温较低、阴雨连绵等恶劣天气都会加重水稻稻瘟病病情。由于气候条件及水稻品种的差异,稻瘟病病征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慢性型病斑、急性型病斑、白点型病斑、褐点型病斑,其中以白点型病斑最为盛行。
2水稻稻瘟病的发生规律
上述研究已经介绍到水稻稻瘟病主要是由真菌引起,分生孢子在空气中的飞散是稻瘟病传播的主要途径。分生孢子主要寄存在本年收割的稻草中,在稻草中越冬,故堆积的稻草也成为稻瘟病发生的最大感染源。病菌发生的最适温度为25℃~28℃,在该温度下,孢子的分生及增值的速度最大也传播的速度也较快,故要从根本上防止水稻稻瘟病难题,必须减少分生孢子的数量,可从从控制分生孢子的生长环境入手进行干涉。稻瘟病尤其在水稻苗期的发病几率更大,因为薄膜的覆盖能将温度基本控制在25℃左右,而这一温度正有利于分生孢子的生长,故水稻苗期更易诱发苗瘟。
3水稻稻瘟病的防治措施
3.1预防措施
稻瘟病的防治措施应当采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措施,从根源上尽可能的进行预防处理,农业防治为辅助,必要时采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
稻瘟病毒的寄存载体是稻草和稻谷,在水稻收割后,剩余在田地种的稻秸秆会寄生大量病菌,在第二年种植水稻时会产生孢子,并通过风雨进行扩散传播,因此在收割水稻后,应把水稻秸秆进行集中收集进行焚烧或收集后作为燃料处理,控制感染源,从根源上破坏病菌的生长环境。在水稻种植时,应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及土地氮磷钾的物质含量进行选用优质的水稻品种,必要时对种子进行辐照处理或药剂处理来杀灭病菌。防治稻病菌最简单、经济、有效的方法是采用轮作的方法进行行种植和合理布局不同品种的水稻,以减少真菌孢子在田间留存的数量。
3.2农业防治
引发稻瘟病的真菌的分生孢子最适宜生长温度在25℃左右,当温度为24℃到28℃之间的连雨天时,空气中的相对湿度总是在90%以上时,最容易引起稻瘟病,因此,增强水稻自身的抵抗力是解决季节性病变的最好办法,所以要按照施肥的原则,多施加底肥,底肥看地,施肥看苗,早施肥,多次少量进行施肥,一般氮磷钾肥的比例应控制在2:1:1,多用农家肥从而增强稻苗的抵抗能力。灌水过多或田地过于干旱,使稻苗生长缓慢、发黄容易引发稻瘟病,所以要注意灌溉时适中的原则,宜干干湿湿为好,并进行适当的晾晒田地,加强栽培管理,从而减少发病率。
3.3化学防治
化学防治主要是在水稻种植的过程中进行药剂处理或喷洒药剂来预防和治理病菌。水稻播种前处理,在选种后使用化学药剂对其进行浸泡,化学药剂主要包括强氯精,多菌灵等,采用药剂对水稻种子进行处理不但能够杀菌而且能够促进种子的发芽。水稻的苗瘟、叶瘟,在水稻育苗后进行插秧处理后是稻瘟病的高发时期,应在稻瘟病发现前进行用药,一般在插秧5天内采用75%三环唑稀释1500倍进行喷洒能够有效的预防水稻叶瘟。当发现存在叶瘟时,可采用稻瘟灵稀释后进行喷洒进治理。水稻出穗时会出现穗颈瘟和节瘟病害,预防穗颈瘟主要在出穗期做好预防工作,勤观察,及时发现及时喷药防治。病害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所以应根据不同时期选择不同药剂,及时准确地进行用药,从而保证水稻的产量和质量。
4结语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过程中的多发病,对水稻产量影响较大。因此为了改善水稻产量并解决世界人口的粮食问题,必须掌握水稻稻瘟病的识别及发病规律,并掌握一定的防治措施。本项研究从预防为主、农业防治、化学防治三个角度入手,分析了稻瘟病的预防措施。希望可以为当前稻瘟病的防治提供参考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