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秋荣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愈加重视教育的育人功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也愈加重视人的核心素养的培养。反观体育教学实践,如何发挥教学中的德育的功能,如何使体育教学与品德养成紧密结合,已经成为体育教学中亟需思考和实践的问题。本文将分析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并提出在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师示范等层面进行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
一、重“体”轻“育”: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现状分析
(一)学科教师对德育重视程度不够
有些学校的体育教师对体育工作中的德育工作存在一定的模糊观念,认为德育教育工作是软指标,教育效果摸不着、看不见,育与不育无关紧要。他们认为体育课就是向学生传授运动技能和增强学生体质,培养了学生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就是德育教育。往往很好的德育教育机会从我们课堂教学中悄悄地溜走,例如在跳山羊教学中,往往有人不敢过羊,遇到这类问题,如果教师只管教学,学生的任务就无法完成。这里不仅有技术问题,更有抵触、胆怯等思想与意志品质问题,只有先解决了思想问题,技术问题才会迎刃而解。
(二)教学惯性导致重练习轻德育
体育教学在许多学校教学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体育教学过程往往相对固定,先讲授一般的动作要领,后指导学生练习巩固。这样的教学惯性导致许多教师的思维定势,所以德育的思考和设计可能就被挤掉了。
(三)功利追求致使教学方向出现偏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铺开,最近十年,体育学科曝光率明显提升。客观来讲,学校、社会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其中重要的原因。与此同时,许多学校不遗余力地追求体育尖子生数量,导致片面重视体育技能训练,而轻视对其进行道德教育。
二、“体”“育”相长:体育教学中德育渗透实践探索
(一) 注重教学设计层面的“体”“育”相长
在体育课的课堂设计中,除了有知识技能的目标之外,还需有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现实教学中,大多数体育课都是安排在室外,无论什么天气,体育教师都必须设计好一节课。比如,在冬天风大、气温低,体育教师要动员学生,并带领学生进行热身活动,使学生逐渐适应环境达到上课的要求。在练习中遇到困难,鼓励学生自我克服困难,从而提高身体适应能力和顽强拼搏的意志品质,达到德育育人的良好效果。
(二) 注重教学过程层面的“体”“育”相长
青少年学生往往具有活力,好胜心强,因此可以在教学中设置比赛,在教学比赛中既要敢于取胜、顽强拼搏,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同时,又要学生端正赛风,对动作粗野、有报复行为、道德修养不高的学生,要及时进行批评教育。使学生在竞争机制中,形成进取意识、规则意识,从而达到一定的德育效果。
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良机甚多,要善于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懂得体育对锻炼身体的价值和意义,并严格遵守一定的要求,培养学生坚毅不拔、吃苦耐劳、克服困难、团结协作的精神等。另外,在教学中教师还要随时注意观察学生的行动和表现,进行及时的引导,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和培养。
(三)教师示范促进“体”“育”相长
教师的示范作用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有效方法。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乌申斯基指出:“教师个人对青年人心灵的影响所产生的力量,无论什么样的教科书,无论什么样的思潮,无论什么样的奖惩制度都是代替不了的。”体育课堂教学中,当冬天天冷时,集合队伍让学生背风向阳,教师迎风而立;夏天烈日炎炎,尽量让学生站在通风阴凉处,虽然教师汗流满面,却鼓舞了学生的学习情绪;一些脏、累、苦的练习,教师首先一丝不苟带头示范。
总之,只有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让体育与德育在实践中相得益彰,才能传授知识技能,同时又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作为教师,要不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才能利用体育教学独特方式把思想教育融入体育教学之中,帮助学生获得运动技能,同时提高思想品质,实现更加全面的发展。
责任编辑 韦英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