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忠军(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主任)
居民对环境健康风险感知强烈
◎朱忠军(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主任)
民环境与健康素养调查负责人、中国环境科学会环境损害鉴定评估中心主任朱忠军在解调查结果
这次进行的全国首次有关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的调查,是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负责组织实施,北京大学、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兰州大学等单位提供技术支持,同时邀请了很多业内专家参与。目前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地区居民的环境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仅为8.41%,这个结果提示我们,应大力开展环境健康知识普及传播工作,提高全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
本次抽样调查选择了北京、湖北、甘肃三省市,共对其9个市/区、18个乡镇/街道、36个村委会/居委会的3128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了问卷调查,获得有效问卷3103份。调查工具为根据公告内容编写的问卷,包含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三个维度,共计46题。这些问题要求个人获取并理解环境与健康基本知识,同时运用这些知识对常见的环境与健康问题做出正确判断。满分100分,问卷得分达到70分及以上的居民,被认定为具备环境与健康素养。
经统计分析,调查结果如下:
第一,调查地区城乡居民具备环境与健康素养的总体水平为8.41%。即每100个15~69岁的人群中,仅有不足9人具备基本的环境与健康素养。从三方面内容看,具备基本理念、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人口比例,分别为,20.11%、5.85%、24.27%。
第二,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因城乡、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不同而表现出明显。差异,具体而言,从城乡看,城市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水平为10.90%,农村为5.89%,城市明显高于农村;从性别看男性素养水平为9.61%,女性为7.28%,男性略高于女性;从文化程度看,我们划分为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职高/中专、大专及以上,他们的素养水平为1.55%、2.39%、5.17%、22.03%,可以看出,随文化程度增高其素养水平明显增加。
第三,居民对环境健康问题高度关注并具有强烈的风险感知,绝大部分居民了解环境对健康的重要性,比如良好的环境是生产的基础和健康的保障有关问题的正确回答率都超过80%,且城乡没有差别,但是,大家在理性认识、知识储备等方面还有不足,不利于风险交流。
提高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我们建议以适应环境与健康工作需求为核心,定期常规化开展环境与健康素养监测评估,并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差异化素养提升目标及措施,努力提高居民的整体健康素养水平。可重点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将环境与健康素养作为公民基本素养之一。建议结合“健康中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政府部门将提升居民环境与健康素养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将环境健康知识纳入教学内容,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环境健康素养。
第二,加强重点人群、重点领域的环境健康素养提升工作。针对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制定差异化的环境与健康素养提升目标和重点任务。
第三,常规化开展环境与健康素养监测评估。建设环境与健康素养监测网络,连续动态监测,全面系统掌握不同地区、不同人群环境与健康素养及其影响因素,采取措施和手段,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与健康风险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