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益气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老年瘙痒症疗效观察

2016-12-02 07:10何大伟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10006长沙市麓山路58号
广西中医药 2016年4期
关键词:抓痕复发率皮肤

何大伟 吴 哲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10006长沙市麓山路58号

·临床报道·

自拟益气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老年瘙痒症疗效观察

何大伟 吴 哲 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410006长沙市麓山路58号

目的:观察自拟益气养血汤配合西药治疗老年瘙痒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老年瘙痒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非索非那定片及尿素维E乳膏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自拟益气养血汤(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赤芍15 g,白芍15 g,当归12 g,麦冬9 g,黄芪30 g,太子参12 g,白术12 g,茯苓12 g,枸杞子15 g,刺蒺藜15 g,僵蚕9 g,川芎9 g,酸枣仁15 g,龙骨30 g,牡蛎30 g,甘草6 g)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疗效并于停止治疗1个月后统计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复发率治疗组为0,对照组为16.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瘙痒程度积分、对睡眠影响积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血汤治疗老年瘙痒症作用持久、疗效较好、复发率低。

老年瘙痒症;益气养血汤;中西医结合疗法

老年瘙痒症(SP)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慢性皮肤瘙痒性疾病,在某些地区其发病率约为11.5%~40%[1],7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至少有半数发生持久性全身瘙痒,其中男性明显多于女性[2]。SP的病因较复杂,多由皮脂腺功能减退,皮脂分泌减少、皮肤干燥或过度洗烫等因素诱发[3],其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治愈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晚年生活质量。临床常给予抗组胺药物及镇静类药物治疗,可减轻患者皮肤瘙痒程度,但停药则易复发。笔者运用自拟益气养血汤治疗老年瘙痒症,在有效缓解瘙痒和减少复发率方面有明显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所有观察对象均为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共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男38例,女22例;年龄60~86(72.6±11.4)岁,病程2.5个月~10(6.1±3.7)年。对照组60例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61~83(71.8±10.5)岁,病程1个月~7(5.6±4.3)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资料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2.1 西医诊断标准①符合《中国临床皮肤病学》[4]中的皮肤瘙痒症诊断标准:局部或全身阵发性瘙痒,痒无定处,尤以夜间为重,情绪波动、温度变化、饮酒、摩擦或搔抓等刺激可引起瘙痒加重或发作;无原发皮损,连续反复搔抓可致抓痕、血痂、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等继发性皮损。②患者年龄≥60岁。

1.2.2 中医辨证标准符合《中国外科学》[5]中瘙痒症“血虚风燥证”的辨证标准:皮肤瘙痒、干燥,迁延日久,反复发作,抓破后可有脱屑、血痂或抓痕,伴头晕眼花,失眠多梦,大便难,舌淡红、苔薄,脉细弦或细弱。

1.3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1个月内未服用糖皮质激素;③近1周内未服用抗组胺药物。

1.4 排除标准①患有肝肾、心血管系统及免疫、血液系统疾病;②有甲亢、糖尿病和肿瘤病史;③妊娠及哺乳期妇女;④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口服盐酸非索非那定片(浙江万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60150,规格:每片30 mg),每次60 mg,每晚1次。外用尿素维E乳膏(安徽新陇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4022135,规格:50 g)外涂患处,每日2次保湿润肤。

2.2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自拟益气养血汤治疗。药物组成:生地黄15 g,熟地黄15 g,赤芍15 g,白芍15 g,当归12 g,麦冬9 g,黄芪30 g,太子参12 g,白术12 g,茯苓12 g,枸杞子15 g,刺蒺藜15g,僵蚕9g,川芎9g,酸枣仁15g,龙骨30 g,牡蛎30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服,分早晚各服1次。

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期间嘱患者避免食海鲜虾蟹及牛羊肉等腥发食物,减少洗澡次数,忌用肥皂、热水洗烫皮肤,避免搔抓和日晒,内衣使用纯棉制品等,以免加重皮肤干燥瘙痒。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观察治疗4周后的疗效,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随访,观察复发率。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瘙痒程度以及对睡眠的影响程度,瘙痒程度积分及对睡眠影响积分均参照文献[6]拟定。①瘙痒程度。无:无瘙痒,计0分;轻度:轻微瘙痒,每天发作1~2次,无需搔抓,不影响工作和睡眠,计3分;中度:瘙痒加重,每天发作3~5次,忍不住搔抓,可见搔抓引起的少许抓痕或血痂,白天可以忍受,夜间对睡眠有一定影响,计6分;重度:瘙痒剧烈频繁发作,经常搔抓,可见搔抓引起的大量抓痕、血痂或苔藓样变,情绪躁动,明显影响工作和睡眠,计9分。②对睡眠的影响。无:不受影响,计0分;轻度:瘙痒偶尔影响睡眠,晨起精神尚可,计3分;中度:瘙痒经常影响睡眠,夜间因瘙痒醒来1~2次,晨起精神欠佳,计6分;重度:瘙痒经常影响睡眠,夜间因瘙痒醒来不少于3次,甚至彻夜难眠,晨起精神差,计9分。

3.2 疗效标准根据上述瘙痒程度与对睡眠影响的评分标准,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症状总积分变化情况。即症状总积分分为无、轻度、中度、重度4个级别,分别计为0分、3分、6分、9分。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治愈:疗效指数≥90%;显效:疗效指数≥70%,<90%;好转:疗效指数≥30%,<70%;无效:疗效指数<30%或症状加重。

3.3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方差齐采用t检验,方差不齐采用t'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7%,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3.4.2 两组复发率比较疗程结束后1个月对两组治愈患者进行随访,治疗组25例无1例复发,复发率为0,对照组12例复发8例,复发率为16.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26,P<0.05)。

3.4.3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两组瘙痒程度积分、对睡眠影响积分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症状积分比较(分,x±s)

4 讨论

瘙痒症是一种无原发皮损、只有瘙痒的皮肤病,好发于老年人,称为老年瘙痒症。其特点是皮肤瘙痒剧烈,搔抓后引起抓痕、血痂、皮肤肥厚、苔藓样变,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7],对睡眠的影响尤甚。目前西医对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有研究认为老年人由于生理变化导致皮肤萎缩退化变性、皮肤腺体功能低下、皮肤干燥等,使皮肤表面的水脂乳化物不足,以致皮肤中和碱性物质能力下降,使皮肤处于缺水状态,导致皮肤表面粗糙、干裂[8]。亦有人认为,皮肤瘙痒和组胺释放过多以及皮肤对组胺的超敏反应有关[9],故临床多采用抗组胺药甚至激素类药物治疗。笔者常选用非索非那定治疗本病,该药用量一般为每次60 mg,每日2次,但考虑到老年患者肾脏代谢功能减退,故均减半量为每晚睡前口服60 mg,可适当减轻瘙痒症状。尿素维E乳膏可保湿润肤,对老年患者皮肤干燥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中医学对本病早有认识,《诸病源候论》称其为“风痒”“风瘙痒”,《外科证治全书》称之为“痒风”。中医认为老年人气血亏虚,阳气日衰,阴血不足,肌肤失养,化燥生风而致瘙痒不宁,故治以益气养血、润燥祛风、宁心安神为法,自拟益气养血汤治疗。方中生地黄、熟地黄、赤白芍、当归、麦冬养血益肾、滋养肌肤;黄芪、太子参、白术、茯苓益气健脾,补后天所养,滋化生之源;枸杞子滋补肝肾,川芎活血行气;刺蒺藜、僵蚕息风止痒;甘草调和诸药。本病患者多伴有心烦焦虑、夜寐不宁,故加酸枣仁、龙骨、牡蛎宁心安神,促进睡眠改善。

有研究表明,日晒时间长、长期洗澡使用肥皂、洗澡过多、饮水少、吸烟等为SP患病的危险因素[10],因此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应指导老年患者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减轻或避免危险因素对机体的影响,有助于本病的治疗和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

[1]Carstens E,Akiyama T,Weisshaar E,et al.Epidemiology of itch[J].Acta Derm,2011(91):674-679.

[2]吴志华.现代皮肤性病学[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0:599.

[3]张学军.皮肤性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135.

[4]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1286-1288.

[5]李曰庆.中医外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191-192.

[6]林桂青,林洁.当归饮子加减联合氯雷他定治疗老年瘙痒症临床观察[J].新中医,2015,47(3):109-110.

[7]范瑞强,邓丙成,杨志波.中医皮肤性病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10:429.

[8]Webster G F.Common skin disorders in the elderly[J].Clin Cornerstone, 2001,4(1):39-44.

[9]杨慧敏,徐佳,杨岚,等.皮肤瘙痒的发生机理与中医辨证施治相关性探讨[J].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06,5(3):175-181.

[10]杨洁,赵华,周勇,等.410名男性老年瘙痒症患者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36(10):1822.

(2016-07-10收稿/编辑刘强)

R758.3+1

A

1003-0719(2016)04-0017-03

猜你喜欢
抓痕复发率皮肤
第二层皮肤
桂枝茯苓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应用疗效和复发率分析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皮肤“出油”或许就能减肥
重组人干扰素α-2b凝胶联合ALA-PDT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复发率分析
高频超声在皮肤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手臂上的抓痕
敲打
抓痕集之五
延伸护理对颈椎病针刀术后复发率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