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 帅
(济南市消防支队,山东 济南 250101)
经济下行背景下企业消防安全管理刍议
林 帅
(济南市消防支队,山东 济南 250101)
近年来,我国经济运行遭遇到不少预期内和预期外的冲击与挑战,虽然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但受结构性、周期性因素叠加影响,经济运行仍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因此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如何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是我们亟须考虑的问题。
经济下行;消防安全;企业
为统计当前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企业经营情况,对398家企业2015年盈利情况进行了统计。统计的企业中大型企业78家,中型企业216家,小型企业104家,企业类型主要为城市综合体39家,宾馆饭店221家,商贸市场84家,仓储物流24家,危化品企业30家。盈利下滑的259家,其中盈利下滑超过30%的39家,占15%,盈利下滑20%~30%的109家,占到42%,盈利下滑在10%~20%以内的72家,占到27%,盈利下滑在10%以内的23家,占到9%;盈利有所上升的18家,占到7%,但上升幅度不大,基本在5%左右。可见在经济下滑的大背景下,企业盈利较差,平均降幅在23%左右。
企业的消防费用主要指用于运营消防安全工程和设施,进行消防安全管理和监督,以及对消防工作者的雇佣、安全培训等而支出的费用。该费用主要包括:消防安全工程和设施的运营费;消防安全管理费;消防安全培训和教育费;消防安全宣传费;消防安全检查费;消防安全检验费[1]。表1从大、中、小企业三个层面,对企业消防费用进行了分析。大企业主要以国有企业为主,中型企业主要以生产加工企业为主,小微企业则以小场所为主,相关的费用并不全面,数额是平均数额。从表1可以看出大、中型企业中,消防人员工资是主要的,分别占到35.5%和50%;小型企业由于本身规模较小,人员都为兼职,而且消防设施设备不多,消防费用并不高。
企业的目标是追求最大利润,因而它首先考虑的是占有市场和降低成本,往往忽视了安全对企业的影响。有的企业管理者有侥幸心理,认为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很小,有一定的偶然性与随机性,因此为了达到短期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有的企业消防安全投入严重不足,任意兼并、撤销安全机构,削减消防管理人员,将消防设施的投入经费、人员的培训经费一再降低等现象比比皆是[2]。
3.1 大型企业不减反增
国有企业或国有法人持股的企业以及外资企业,对安全管理的意识与日俱增,在安全管理上舍得花钱[3]。某日本合资服装加工企业,车间为1967年的建筑,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无任何的消防设施。当监督员提出隐患后,企业花费300万元对消火栓系统进行了改造,并安装火灾报警和自动喷淋系统,达到了现行规范的要求。某大型乳业集团,仓库使用的全部是聚氨酯泡沫彩钢板,因电气线路短路发生火灾后,投入5 000万将所有的泡沫彩钢板更换为岩棉,并安装了简易喷淋系统。可以说由于管理者消防安全意识的提高,在消防安全方面的投入没有一点降低。
表1 不同企业消防相关费用构成
3.2 中型企业大幅下降
相对于国有和外资企业,一般企业由于资金力量不够雄厚,受经济下滑影响较大,转型又困难,消防投入大幅减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2.1 安保人员老龄化
由于安保人员工资较低,部分企业安保人员更换幅度较大,几乎全部由年龄较大者担当。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巡查检查人员多为40岁以上人员,极个别企业的安保人员为50岁以上。由于年龄偏大,对消防基本常识的掌握较慢,不能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企业存在的消防隐患;对消防基本技能掌握不到位,一旦发生问题,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3.2.2 火灾隐患整改不力
企业存在的主要隐患为乱拉乱扯电气线路,使用泡沫彩钢板建筑。因企业的效益较差,不愿拿出资金进行整改,导致整治一拖再拖。一些小隐患,如应急灯、疏散指示标志损坏等,也长期得不到解决。
3.2.3 维护保养费用降低
在调研的220家设置自动消防设施的企业中,超过60%的企业在与消防技术服务机构签订维保合同时,降低了相应维保费用,有的甚至重新进行了招标。根据统计,降幅平均在20%左右。
3.3 小微企业基本持平
个别小企业本身消防投入就不高,受到的影响不大,在消防工作方面的支出还是非常主动的。小企业多存在的是电气线路没有穿管敷设、没有灭火器等隐患,整改起来花费小、时间短,基本都能整改。某30人的服装小加工企业,在一周的时间内对所有电气线路穿管、对生产车间进行了黄线管理,并增加了一部室外疏散楼梯。特别是目前新开办的小场所,小到十几平方,大到上千平方,都主动办理相关的消防手续。
4.1 政府购买服务
十八大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将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作为一项重要的改革内容[4]。目前个别地方已经在探索、研究政府购买消防服务的形式。山东省潍坊市和淄博市率先通过政府购买消防安全评估和派驻消防安全监督员的模式,为企业减负提效,值得我们借鉴。
4.1.1 潍坊市模式
在对火灾高危单位的消防评估过程中,山东省潍坊市政府按照“市场运作、政府承担、定向委托、合同管理、评估兑现”的方式,由财政部门组织招投标,由消防部门与中标单位签订采购合同,服务机构按合同及相关规范要求开展消防安全评估并出具报告书,消防部门对服务质量进行审查,财政部门再根据审查结果支付相关费用,减轻企业负担。
4.1.2 淄博市模式
山东省淄博市则采取向全市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派驻消防安全监督员的模式,帮助企业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消防监督员应满足以下条件:一是政治立场坚定,热爱消防事业,坚持原则,作风正派,服从领导,认真负责,廉洁奉公;二是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身体条件符合《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三是年龄在25周岁以上,50周岁以下,具有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或具有全日制法学类、建筑类、管理类、电气工程、安全防范工程、消防工程、公安管理类大专及以上学历;四是经消防部门进行专业培训后,通过三级岗位资格考试;五是熟悉有关消防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有关技术标准,具有相应的专业技术水平和应急处置能力;六是从事消防安全生产管理工作5年以上,熟悉消防法律法规和标准的,或具有注册消防工程师资格的,年龄可以适当放宽至55岁并优先录取。消防安全监督员工资由市、区财政按照比例承担,专款专用,年工资待遇为5万元左右。聘用后,每名驻企消防安全监察员监督8家单位,检查发现的问题直接向当地消防部门反馈,提高消防管理的效能。
4.2 企业外包服务
在企业的消防管理中,人力是消防投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劳动者素质的高低决定了企业的火灾防控水平,直接关系到消防工作的成效,因此,加强对消防人员的配备是重中之重。除了上面提到的政府招聘消防安全监督员的模式外,企业自身应该招聘更为专业的消防人员[5]。比如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消防巡查检查人员,可以统一外包给当地的安保公司,由安保公司安排专业的值班员和巡查员落实消防责任。企业则把精力放在对人员的考核上,形成相互制约的模式,提高单位防控能力。
4.3 部门加强服务
在目前的监督检查中,重处罚轻培训的现象较为普遍。虽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和《消防监督检查规定》中,以及开展的每个专项检查中,都对消防安全培训教育做出了规定,但在实际中执行的较少。相对于企业人员,消防监督员在隐患排查、整改以及火灾扑救、逃生方面都是最专业的人员,因此每次监督检查,都应该将对企业人员的培训作为重点之一,而不是仅仅查处存在的火灾隐患,一罚了事。通过日积月累的培训,来提高企业人员的防、灭火素质,尤其是在当前人员流动性较大的背景下,加强培训才是事半功倍的举措。
[1] 邢志祥,冯海祥.消防投入的费效分析[J].消防科学与技术,1999(4):11-13.
[2] 刘和平.如何建立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社会消防管理体系[J].中国西部科技,2015,14(4):55-56.
[3] 徐宗国.经济建设及社会发展对我国消防工作的影响[J].广东科技,2013(2):129-130.
[4] 郭其云,李春华,于宝刚,等.金融危机对我国消防建设的影响与对策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9(S2):51-55.
[5] 艾志钢.企业消防安全投入内容及现状[J].民营科技,2010(10):178.
(责任编辑 李 蕾)
On Strengthening the Enterprise Fire Safety Manage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Economic Downturn
LIN Shuai
(Ji’nanMunicipalFireBrigade,ShandongProvince250101,China)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conomy has influenced by the expected and unexpected impact and challenge. Although long-term fundamentals for a better economic development has not changed, the economy still faces a greater downward pressure by the superposition of structural and cyclical factors. Therefore, against the background of the economic downturn, it is urgent to consider the problem of how to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of fire safety.
economic downturn; fire safety; enterprise
2016-04-21
林帅(1982— ),男,山东栖霞人,工程师。
D631.6
A
1008-2077(2016)10-008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