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庆云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语文学习也是如此。每一篇课文对于学生来说都是陌生的,如果课前学生没有先行预习,那么,在学习过程中,就必然会由于对课文生疏而四处“碰壁”,从而影响学习新知的积极性。预习过了,对于学新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现实教学中,我们的预习却不尽如人意:清晨,老师布置作业:今天,请大家把第7课预习好。学生只把书读一遍,生字读两遍,就算了。以上现状告诉我们:预习不是简单的一句话,不是我们安排下去,就会有满意的收获。
一、 明确预习什么
课前预习,既是一种科学的学习方法,同时也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作为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课文的时候,我们一定要让学生知道预习什么。语文的学习,无外乎“字、词、句、段、篇”,围绕这5个字,简单地梳理一下预习内容:
字:生字的音节、字形、形近字、同音字,多音字。
词:新词、近义词、反义词、四字词语的词义。
句:含有修辞手法的句子、重点句子的理解、中心句、过渡句。
段:文章是什么结构,按什么顺序写的。
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写作训练点,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
以上预习内容,看似有些繁琐,但是,我们可以根据教学课时,大致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字、词、文章的主要内容、结构、顺序,了解作者以及写作背景(第一课时);第二部分:对于文章的句子理解,以及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第二课时);第三部分:文章的写作训练点(第三课时)。这么多的内容,要学生一次完成,那是不可能的,效果也不好。我们可以根据学情,合理地安排好时间,分三次让学生预习好,可作这样的安排:例如,今天在讲第6课生字词的时候,就可以安排预习第7课的生字词;当理解第6课课文时,就安排预习第7课的课文理解,依此类推,就是提前一篇课文分三次预习。这样,预习有了步骤,有了梯度,分散了学习任务,学习就会变得更加轻松。
二、 领悟预习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预习原很通行,但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这个“必须切实”的方法,对于小学生来说,应该是简易、实用、有效的方法。以下是中高年级一篇课文的预习步骤及方法。
第一课时的预习:
1. 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在预习一篇课文之前,先让学生用笔在课文每个自然段前,用阿拉伯数字标出序号。这个小序号的标画看似简单,其实在小学生标画的过程中,对文章就有了一种感性认识,知道一篇文章是由许多个自然段构成,这种认识,对于今后的读写会有较好的影响,使学生知道自己今后写作也可以这样安排段落。然后朗读课文,第一遍读是有声朗读,学生要一字不落地响亮地读出来,并在读的过程中,将不认识的字,用问号标示出来。
2. 再读课文。(1) 画生字词——学生在完成第一次读文后,对照课后生字表中需要“会认”的生字词,在课文中用“O”画出,四字词语用( )标出。(2) 标拼音:借助工具书将原来画上了问号的字(不认识的字)标上拼音。(3) 用波浪线“ ”画出妙词佳句。学生在读课文的过程中,有些妙词佳句往往会使他(她)们“一见钟情”,这种词句作用不可低估,有些词句可能对学生的思想有触动,能给以启迪;有的遣词造句恰到好处给人以美感;有的是可以帮助学生自己正确、快速地理解课文等。这样要求,会集中学生读书的注意力,学生在读书时,也会格外注意妙词佳句,随时标画出来,养成积累的习惯。(4) 再读课文第二遍,这一遍读,仍然要求学生是有声朗读,关注标出的词语,并能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3. 第三遍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在学生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再读课文第三遍,理清文章的脉络,是什么结构,用什么写作顺序,然后,再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查找有关作者的资料,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如果是离我们年代久远的文章,还要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4. 预习生字。如何有效地预习生字,常用的方法是这样的:注音、组词、红笔描摹易错笔画、写出形近字或同音字、多音字。摘抄积累四字词语。
第二课时的预习:
众所周知,真正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应该是对课文的深入了解。我们的课堂常常遭遇这样的尴尬:教师在台上讲得眉飞色舞,学生在下面无动于衷;有时候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等待着同学们的妙语连珠,可教室里却鸦雀无声;还有更为奇怪的现象,对于课文的理解,所有学生的答案如出一辙,都是来自于参考书。很明显,同学们不会自己理解课文,不知道如何品词析句,不懂得如何走进文本,走进作者的内心世界。因此,在第二课时预习理解句子时,重在先教会学生理解句子的方法。
1. 总结归纳,教给方法。
(1) 对比词语。例如,《老人与海鸥》一文中,“它们大声鸣叫着,翅膀扑得那样近,我们好不容易才从这片飞动的白色旋涡中脱出身来。”对于这个句子的理解,学生可以运用对比词语的方法,“扑”与“飞”字对比,从而感受到了海鸥是那样舍不得老人,拼尽全力挽留老人的遗像时急切的心情,从而感受到了海鸥对老人深深的爱。
(2) 解释词语。例如,《再见了,亲人》一文中,“雪中送炭”是什么意思?解释文中的“雪”字,意味着三天三夜没有吃东西,“炭”字是大娘送的打糕,明白了大娘冒着生命危险,给解放军送食物的伟大,中朝两国人民的友谊就刻在了学生的心中。
(3) 想象和联想,给课文补白。例如,《老人与海鸥》一文中第18自然段没有文字,只有一个省略号,却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和情感。引导学生抓住这个符号,想象当时的海鸥还做了什么?学生思维瞬间被激发,情感也产生了共鸣,让人感动得想落泪。
(4) 换位思考,将心比心。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如果是自己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结果会是怎样的呢?而李大钊同志又是怎样的表现?通过换位思考,从而体会到李大钊同志忠于革命的精神品质。
(5) 联系生活实际。例如,《珍珠鸟》一文,通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去体会“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境界”这句话的含义。
(6) 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例如,《十六年前的回忆》一文中,“现在是什么形势,我怎能离开?”学生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理解,就能明白形势非常严峻,李大钊同志却毅然选择了留下,那种对工作高度负责,为了人民、为了国家,不怕牺牲的精神跃然纸上。
(7) 抓住标点符号。例如,《穷人》一课,我们可以抓住文中十多处的省略号,让学生来体会桑娜把两个孩子抱过来时,担心害怕的心理活动。还可以抓住几个感叹号,来感受桑娜在担心害怕的同时,毅然坚定地这样做了,体会到桑娜的善良。
(8) 动作演示、歌声表达。例如,《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伯父为车夫清理伤口时一系列的动作,学生将这些动作都演示了一遍。尤其是读到“半跪”一词时,学生通过做这个动作,亲身体验到了半跪着的难受,以及时间之久,从而感受鲁迅先生那种同情穷苦人民的高尚品格。当学生在学习《七律长征》一文时,唱起了歌曲《红军渡长征源》,将革命先烈的事迹与现实生活相联系,走进了那段不可忘怀的历史。
(9) 联系上下文。例如,《唯一的听众》一文中,理解老妇人善意的谎言,就可以让学生用上联系上下文的方法来理解:“我想你一定拉得非常好,可惜我的耳朵聋了。如果不介意我在场,请继续吧。”联系上文,我们知道,“我”拉的小提琴声像在锯床腿,难听至极;再联系下文,我们知道老教授是音乐学院最有声望的教授,曾是乐团的首席小提琴手,根本不是聋子。体会到了老教授为了鼓励我,给我信心,编了一个善意的谎言,从而体会到了老教授的善良、大爱。
(10) 抓住句子的修辞理解。例如,《黄河的主人》一文,描写黄河气势的句子是一个排比句,并且还是一个比喻句,我们就能抓住这个修辞手法,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凸显羊皮筏子的渺小,艄公的镇定。
2. 灵活运用,提升能力。这些方法的运用,说起来简单,要让学生真正掌握,还需要一个过程。老师们可以在学期初的时候,先用一两节课的时间,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句子,引领学生理解,然后,归纳总结出这些方法后,写在黑板的左边,不要擦掉,长期保留,并让同学们把这些方法抄在书上,每一次预习的时候都可以看看,我这个句子可以用什么方法来理解。一开始,学生有参照,后面慢慢熟悉了,掌握了,就可以脱离参照,自如地运用了。
三、 让预习落到实处
教师每天的教育教学任务繁重,如果每一位学生的预习任务都要老师来监督,老师苦于无分身之术。如何保证预习落实到位呢?我们把目光聚焦在了学习小组上。“小组建设”这个词儿,更多出现在语文课改和高效课堂上。其实不然,不管在哪种课堂模式中,小组建设好了,就能为我们激励学生,监督、鞭策学生服务,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组建小组。在借鉴“高效课堂”模式的基础上,我们建立了自己班上的“学习小组”。教师根据每位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成绩、各方面能力等情况,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等原则分好组。一般情况下4人一组:每组①号为优等生;② 号为中等偏上学生;③ 号为中等生;④ 号为潜能生。同桌两人为一小组,前后4人为一大组。对组内的成员进行了分工,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加强了小组文化建设。学习小组的创建,使不同程度的学生成为了一个“学习共同体”,使那些跑得慢的学生不掉队,也避免了班级课堂教学中,相当一部分学生由于懒惰、厌学,而不做预习准备的现象。小组创建好之后,还需要有一系列的奖惩措施,让同学们在这个制度下自我约束,同时,又监督好组员。
2. 小组监督。一系列的奖励和惩罚措施,让这个小组成为一个共同体。一人加分,全组加分;一人扣分,全组得分受影响。如果说,有一位同学没有完成预习等学习任务,那么,这个小组的每一位同学都要扣去相应的分数。课前,可以花5分钟时间,让小组内认真检查预习情况,做好分数登记。这样捆绑式学习,可以很好地让优生带动学困生,让勤奋者督促懒惰者,让好学者影响厌学者,从而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3. 组员互助。每个班都会有一定数量的潜能生(也叫学困生),如小组里的4号同学,如果没有小组的帮助,很多时候学习任务就会停留在完成数量的层面上,质量就差了。例如,概括课文主要内容,4号同学可能把握不了主要内容,请组内的1号同学教会他概括,当然1号帮助了4号,两人都可以加分,这样,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就提高了。
“教者若有心,学者必得益。”布置预习作业, 是一种教学艺术。教师要努力让预习不再成为学生的负担,不再是老师的“一厢情愿”,而成为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平台。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第六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