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春 王晓春
【片段一】课前谈话,提纲挈领
(课前对话,教师让学生用一句话进行自我介绍,相机点评)
师:同学们,凝练的一句话,可以传递很多重要的信息。快速浏览课文,看看作者用哪一句话,概括了主人公詹天佑的特点。
生: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师:你从这一句话中,读出了什么信息?
生:詹天佑是位杰出的工程师,他爱国。
生:作者将从“杰出”和“爱国”这两个方面来介绍。
师:既然读出了这么重要的信息,请你通过朗读,把信息传递给我。(指名读,再齐读)
【点评】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全面发展,而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概括的能力,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在这段教学片段中,教师以一句话自我介绍的形式,渗透准确提取信息的方法,让教学“有趣味”“润无声”。整篇课文准确抓住文本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以此为教学主线,提纲挈领,一线串珠。
【片段二】困难重重,体验“爱国”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京张铁路由中国工程师来建造,绝不是逞一时之气,因为这条铁路对中国人来说意义重大,但修筑它可谓困难重重。你从课文中看出詹天佑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原来,从南口往北过居庸关到八达岭,一路都是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师:你找得很准,能将这句话中最重要的词语提取出来吗?
生:高山深涧,悬崖峭壁。
师:我们姑且将这个困难概括为“困难一——地势险峻”。詹天佑还遇到了什么困难?
生:狂风怒号、黄沙满天。
师:这可以概括为“困难二——天气恶劣”。
生:我还找到了“工地上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着水桶去排水”。
师:找得好。这可以概括为“困难三——设备简陋”。
师:詹天佑遇到的困难哪止这些呀!课前,老师给大家的拓展资料中,介绍了詹天佑遇到的各种困难:有权贵闹事,有人才匮乏,有工期紧张……真的是困难重重!面对这么多的困难,可“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由此可见,詹天佑不仅仅是一位工程师,更是一位爱国的工程师!
【点评】在这一教学片段中,教师继续培养学生提取信息及概括的能力。教师以“困难重重”为突破口,将课内外知识进行有效链接,让学生对詹天佑“爱国”之特点,有了更为深刻全面的认识。语文课堂不能只抓课本,合理、灵活地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延伸和拓展,可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课文理解更加透彻。否则,局限在课堂和课本中的语文教学将是呆板的、单薄的、低效的。只有积极开发、灵活利用广阔的语文课程资源,拓宽学生语文学习的空间,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教学效率过低的问题。
【片段三】品读文字,感受“杰出”
师:詹天佑对工人要求非常严格,要求“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你注意到其中的一个词——“精密”了吗?你能给这个词找些近义词吗?
生:精确、精准。
师:课文中就有一个近义词——“周密”,大家能区别它俩吗?(出示填空):
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 )计算。
“我们的工作首先要( ),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
师:谁来填一填,说说这两个词语能交换吗?
生:不能交换。“周密”是考虑得比较周全,方方面面要考虑到;“精密”是针对某一个方面、某一点的。
(生介绍居庸关两端开凿法)
生:(质疑)一般工程队都是一端开凿,你怎么会想到两端开凿呢?
生:两端开凿可以节省一半的工期。
生:这种开凿法是有风险的。万一没对上,开凿没在一条直线上怎么办?
师:提得好,确实有这样的风险。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所以在勘测线路时,詹天佑就要求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詹天佑的团队,会不会让这种情况发生?
生:(齐答)不会!
(生介绍八达岭竖井开凿法)
师:竖井开凿,既有上面的工程队,又有里面的工程队,还有外面的工程队,所以,这样的计算和工作必须非常周密!此时此刻,我们不得不再次赞叹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点评】品读文字,是语感教学的重要步骤,语文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抓住学生言语感知的疑惑点、生长点,为学生提供范例和方法,引导学生去比较揣摩、准确运用,以培养学生的言语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在这段教学中,品读“勘测线路”这一事件时,教师抓住“精密”与“周密”这一“品悟点”,通过找近义词、比较等方法,来帮助学生区别两个词语的细微差别。更难能可贵的是,教学至“开凿线路”这一环节,教师仍能抓住学生回答的契机,结合语境,对两个词语的含义进行再巩固,使学生理解透彻,不断提升学生言语感知能力。
(作者单位:太仓市沙溪镇第一小学,太仓市经贸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