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小慧
一、 复习词语,巧妙概括
1. 同学们,我们先来看一组词语,你能读出这些词语背后的画面吗?(屏显词语)
荒山野岭 劈山筑路
造福人类 勇于实验
毫不气馁 舍生忘死
无私奉献 诺贝尔奖
2.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你能选用上面的词语,用简短的语言来说一说吗?
【设计意图】概括课文主要内容,一直是中高年级学生练习的重点和难点。《诺贝尔》这篇课文篇幅较长,在引导学生概括课文内容的时候,为了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桃子”,我从课文中摘录了一些关键性的词语让学生说一说,这样便降低了概括的难度,他们只要梳理课文内容,提取合适的词语,便能准确简洁地概括出来,这也是让学生学习抓关键词语,概括课文内容的方法。
二、 理清发明过程,感受精益求精
1. 诺贝尔发明炸药分为哪三个阶段,你能用“先”“接着”“最后”来回答吗?
2. (屏显)自学提示:诺贝尔发明炸药是一个不断改进,非常曲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生了许多让人感动、震惊的事情。下面,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第5-9自然段,边读边圈画出让你感动的语句,并在旁边简要写下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生本课堂,就要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自主探究,自能发展。给学生一个自学提示,在充足的时间里,学生找到让自己感动的语句,教师把学习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引导他们围绕一个主问题进行探究感悟,课堂教学简约高效。
3. 交流:哪些语句震撼着你?谈一谈你的感受。
(1) (屏显)“诺贝尔的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但诺贝尔毫不气馁。”一次实验的失败,就让自己的两位亲人伤亡,这是怎样的实验?(危险的、危及生命)如果是你,还会继续做实验吗?可是诺贝尔是怎样做的呢?
(2) 诺贝尔一生未娶,无儿无女,弟弟、父亲就是他最亲近的人。因为自己的实验,弟弟失去了宝贵的生命,父亲也成了残废,这是多么惨痛的代价啊!诺贝尔心情虽然沉痛,但仍不放弃实验,这就是“毫不气馁”。
(3) 创设情境,想象补白:
(屏显)这次实验对父亲来说,是一个致命的打击。残废的父亲从昏睡中醒来,眼前又浮现出爆炸的情景,他望着诺贝尔,有气无力地说:
。
(屏显)邻居们一直过着平静安逸的生活,这一声巨响,让邻居们吓昏了头脑,他们都说诺贝尔是“科学疯子”,纷纷控告诺贝尔,怒气冲冲地指责他: 。
(4) 你们看,此时的诺贝尔不仅要承受内心的伤痛,还要面对层层压力、重重阻力!面对这一切,诺贝尔怎么样?让我们入情入境地读读这句话,读出诺贝尔的心情。
(5) 这样危险的实验,只是一两次吗?
(6) 这样危险的实验,他进行了不止一次、两次,而是几百次,失败了重新再来,坚持坚持再坚持。此时,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诺贝尔?(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等)
【设计意图】为了让学生深入认识诺贝尔的坚持不懈、百折不挠,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挥想象,体会诺贝尔坚持实验所遇到的层层阻挠,引领学生走进诺贝尔的内心,使诺贝尔高大的形象更加鲜活。
(7) 作者在写的时候,还选取了这样一个典型事例,让我们聚焦这一次实验。这里每句话后面都是一幅画面,读一读,你仿佛能看到什么?
(8) “近了!近了!火星已经接近炸药了!诺贝尔的心怦怦直跳,但双眼仍然盯着炸药不放。”这句话在什么地方震撼到了你?
(9) 火星接近炸药,即将爆炸了。一旦爆炸,人会粉身碎骨。那么,诺贝尔为什么不赶快离开呢?他还在期待什么?(期待实验的成功)那么,他的心里一点也不害怕吗?从哪里可以看出他也害怕?(怦怦直跳)
(10) 诺贝尔也害怕,他知道炸药一旦爆炸,自己就会被炸死,可是,他仍然选择了实验,这是为什么?(实验比生命重要)
(11) 此时,你又看到一位怎样的诺贝尔?(献身精神、舍生忘死、不怕牺牲)
(12) 正因为他有舍生忘死的精神,所以即使满身鲜血,他仍然高举双手欢呼成功。如果我们能把第8、9自然段连起来,有声有色地读一读,这个场景会更加清晰,更加震撼人心! (指名读,分角色读)
【设计意图】抓住“四个年头几百次的失败”“弟弟被炸死,父亲被炸成残废”“紧盯”“近了”等词语,认识到了诺贝尔的坚持不懈和舍生忘死。通过两处补白练习,让学生感受到诺贝尔坚持实验所要面对的层层阻挠,从而让诺贝尔坚持不懈、百折不挠的形象更加鲜活。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范读,使实验室里一幅幅画面浮现在学生眼前,学生再读,就会很容易做到入情入境、有声有色。
三、 情境对比,凸显奉献
1. 1896年,诺贝尔逝世了,他立下遗嘱,要把他所有的奖金和专利费存入银行,用每年的利息奖给成就最突出的人,这就是诺贝尔奖。(屏显图片)这是诺贝尔授奖仪式,你感觉怎么样?
2. 尽管他是一位非常富有的科学家、工业家,却既没有为他的家族,也没有为他自己修建豪华的坟墓。他同他的父母、弟弟和侄子五个人,合葬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墓室里,墓前只有一个普通的石碑。(屏显相关图片)谁来谈谈自己的感受?
3. 墓碑这样俭朴,是因为他没有钱吗?指名读课文第10自然段,(了解诺贝尔把全部奖金和专利费捐献出来,设立诺贝尔奖。)
由此,你又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诺贝尔?(无私奉献)
【设计意图】诺贝尔的高尚品质,不仅体现在坚持不懈、舍生忘死,还体现在无私奉献上。对于无私奉献这方面,教师不需要讲太多,展示诺贝尔授奖仪式会场的金碧辉煌和诺贝尔简洁肃穆的墓地,通过这样的情境对比,诺贝尔的无私奉献更加深入人心。
四、 范例引路,学写小传
1. 课后练习,为诺贝尔写小传。
2. 补充介绍:什么是小传,小传应该包括哪些内容。
3. 出示范例,学习方法。(屏显)
毛泽东,伟大的革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领导人。(身份)1893年12月26日,他生于中国一个农民家庭。(出生年、国籍)他创建了共产主义组织,领导解放军战胜了国民党军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当选为国家主席,领导人民过上平安、幸福的生活。(主要成绩、贡献)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逝世时间)
4. 我们可以仿照这个例子来为诺贝尔写小传。屏显要求:① 使用第三人称(他),语言要简洁、连贯。② 先从课文中圈画出相关资料,再整理写下来。
5. 对于诺贝尔科学方面的主要贡献,我们可以用书上哪句话来概括?还有一个贡献不能忘记,那就是诺贝尔奖。怎样用一句话概括出来呢?(他立下遗嘱,捐出奖金,设立诺贝尔奖。)
6. 学生从课文中提取信息,写小传,教师巡视。
7. 交流小传,师生点评。
【设计意图】课后安排了为诺贝尔写一个一百多字的小传这个练习。小传是学生很陌生的一种文体,我为学生整理了一份关于毛泽东的百十来字的小传,作为范例。引导学生细读范例,观察发现应该写到人物哪些方面,让学生明白小传,应包括哪些方面的介绍。接着,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文字,概括主要贡献这一难点,学生在写小传的时候,便可以做到“跳一跳就摘到桃子”了。要求学生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语言文字,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要活学活用文本的语言文字。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张集镇魏集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