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反思 实现双赢

2016-12-01 13:17何秀红
新课程·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物体课堂教学课堂

何秀红

按照白银市普通中小学教学常规要求:“在一堂课或一单元,一个章节结束后,对自己的教学情况进行回顾和评价。”即做好教学反思,也称教学后记。这一要求对于教师及时总结教学中的得失,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和教师自身教学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是,如何才能做好教学反思呢?

一、勤记“闪光”之处,集腋成裘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总会有自己满意的地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被调动起来,课堂学习被充分渲染,教学效果出奇好,这就是个人教学中的“闪光之处”。举例而言,在教学中达到和超出预先设计目标的时候;教学活动行为产生共鸣效应;驾驶课堂技巧应变之术成功;一旦思想教育之举潜移默化渗透于平时的教学中;师生互动配合默契;课堂准备不到的而在课堂上突发奇想,发挥得淋漓尽致……这类课堂教学中闪出的火花,课后认真记载下来,即可以作为总结,为后续备课提供借鉴的经验,还可以成为教学日记的内容,日积月累便成为教学研究的案例和实践经验。如,我在教学“循环小数”时,出了几道题让学生用竖式计算:①1250÷5(能除尽)②34÷4(补一个0能除尽)③100÷3(补多少个0都不能除尽),当学生做第三题时,纷纷举手问老师:“您是不是把题出错了?”有些学生甚至放下笔埋怨说:“这道题哪辈子才能算完呀?”当估计全班学生都已经算到第三题而产生很大困惑时,那么引入新知识的最佳时机就到了,开始了“循环小数”新知识的教学,这一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悬念,引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与冲突,能激发学生要求解题的心理需求,可想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多高了。课堂上这种优秀“教例”便是教学后记所要记下的“闪光”之例了。

二、善思“败笔”之点,论堑长智

借用“败笔”文学词语比喻教学中的不足与失误。有教育名家说:“课堂教学是件遗憾的艺术。”再成功的课也难免有疏漏、失误之处,所以说教学行为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也会经常出现。一节课的教学任务不能完成,面对课题瞬息万变的情况束手无策不能驾驶,课堂沉寂不显生气……例如,我在进行“认识物体的形状”一课的教学时,生搬硬套别人的教法,结果失败。针对这个问题,我这样总结反思:这节课我学习优秀教师的经验,在课下确实做了不少准备工作,准备好了充足的教学用具,有各种各样的盒子、罐子、瓶子、积木、球体、魔方等各种形状的物体,然后把这些用具用到课堂上,让学生自主观察,但学生喜欢用这些物体去玩耍或用于具体的用途之中,而无兴趣进行观察,因此,在讨论总结时,学生并无太深的这些物体的形状印象,倒是对玩的技巧津津乐道。回忆课堂上的过程,学生没有理解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主要原因是教师没有交代清楚观察物体的目标。今后在学习他人经验时,一定要琢磨透彻课程的设计意图、设计思路、设计每个环节的目的,不能见好就“搬”,想让学生观察结果学生想着玩。从这一反思看,教师生搬硬套别人的经验,结果导致自己课堂失败。“不能见好就搬”是失败之后的明智。

三、乐做“生花”之篇,教学相长

用“生花”两字,望文生义,指学生在课堂上的“出彩”表现。在课堂教学中,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有时学生在课堂上会提出独到的见解和有创意的问题,迸发出“创新的火花”,给课堂增添光彩;有时学生对问题的分析理解,甚至会出现优于教师预设的方案;有时学生突发的精彩表现,令课堂学习气氛为之一振。出现这种情况时,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许,这样做不但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而且对教师来说,把握好,用之巧,教学相长,既提高教学质量,又提高了教学水平。我在教学古诗《游园不值》时,当学生领读“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两句诗时,很自然连读出来,读出了作者面对春到人间,花开满园,满园的旖旎春色关闭不住,一只鲜红的杏花露出墙外的欣喜振奋的情感。我让学生分析“为什么这两句诗要连续呢?”学生便会解释道:“读到这儿我自然就读出来了,我也喜欢春天的美丽。”学生同诗人共鸣,诗的韵味就读出来了,我因势利导,利用了这堂课上学生的精彩表现,让学生自读,揣摩诗意,感受诗人的情感。结果教学效果出人意料。课后我及时记载了这一生动教学过程,这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

总之,重视教学总结,写好教学反思,既有利于改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更有助于教师个人提高写作能力,提高自我教研水平,使自己的专业成长更快更好,这不正是反思和成长双赢吗?

参考文献:

[1]张忠友.如何做好教学反思[J].吉林教育,2008(6).

[2]王继玲.如何进行教学后反思[J].宁夏教育,2010(9).

猜你喜欢
物体课堂教学课堂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悬浮的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