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华
摘 要:教师的教学设计要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切入点,通过课堂组织实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进行语言参与、行为参与、情感参与和思维参与。
关键词:主导;设计;主体;参与
教学是一个复杂、开放、充满生命活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因为有了教师和学生而显得灵动多样。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开展,教学过程更加注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教师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作为切入点。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因为教学过程中教学资源的使用、教学目标的定位、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都离不开教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如何发挥,无疑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现实问题。
一、教师主导作用的体现靠“设计”
1.对教学内容的设计
教学内容设计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是教师分析教材、选择内容、整合处理教学资源的过程。教学内容集中体现在教材中,由于教科书的编排受到呈现形式等因素的限制,文本内容和逻辑顺序必须经过教师的再选择、再组织、再加工,才能切合教学的实际需要,才能由“编者的”变为“教师的”,并最终有效地转化为“学生的”。因此,教师的主导作用,应该体现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有没有对教材内容进行必要调整、对教学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实际的教学效果是大不一样的。
2.对教学方法的设计
一节课教什么?怎么教?运用什么方法教?教师必须提前做好构想安排。我们不可能运用一种方法教授所有内容,而是根据具体的内容和学情来“因材施教”,设计恰当的教学方法。恰当的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常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讨论法等。就这些方法本身来看,它们都有各自的优越性,同时也都有各自的局限性。在实际教学中,不存在万能的教学方法,因此每一节课前教师都需要把方法与内容对接起来,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
3.对教学程序的设计
一堂课分为几个步骤?通过哪些教学环节完成教学任务?这些都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中的每一项活动,决定因素都在于教师。虽然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但他们始终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各环节的学习任务。因此,教学过程中如何激起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去感知文本、理解教材、巩固知识,这些都需要教师去引导、去安排、去组织实施,这就是教师主导作用的具体
体现。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做到心中有学生。教学活动,本身是两方面的,是教和学的关系,而且“教”放在先,可见教师的主导作用尤其重要。没有教师独到的“设计”,哪来学生积极的“参与”?
二、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靠“参与”
1.语言参与
学生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或在老师引导下进行小组讨论,或以演讲辩论等形式进行学习,这些都是语言参与的具体形式,这些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课下布置预习提纲,由学生展示预习成果;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课堂小结;讲述听课收获等。这样,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锻炼、展示的机会,有利于学习兴趣的培养及自信心的增强。教师要尽可能把“说”的机会留给学生,让学生大胆地表达,做课堂的主人,做学习的主人。
2.行为参与
学生通过设计、制作、实验操作、练习、训练达成学习目标,这是培养学生组织能力、动手能力的主要形式。比如,让学生动手默写旧知识点,画出知识树,上讲台当小老师等,都是常用的课堂参与方式。中学生喜欢表现,争强好胜,利用他们的这些特点,在课堂上给他们提供机会,你会发现,学生的活动会超出我们的想象,教学效果也会大大提高,“实践出真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3.情感参与
学生在老师引领下,进入教学内容的情境之中,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充分表露,这是情感参与的主要形式,也是培养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主要方式。没有情感参与的教学,是不成功的教学,至少是学生不愿参与的教学。特别是在文科教学中,教师的情感投入,学生的情感参与,形成师生心灵上的互动,不仅有利于拉近师生间的情感距离,更有利于教学活动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开展。教师通过创设情境,使学生入情入境,学会触景生情,睹物思情,知理明情,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波澜,进而产生向善、向美、向上的美好情感。
4.思维参与
这是学生课堂参与的最高形式,也是最有效的形式。课堂参与不能仅仅停留在表层,学生没有思考,不开展思维活动训练,是肤浅的课堂。因此,老师要突出学生思维活动的问题设计,创设思维情境,在重点、难点问题上,让学生的思维动起来,启发学生深入思考。这样,一堂课才会有底蕴、有深度,才是一堂成功的课。
参考文献:
程立莉.新课程改革中如何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J].学周刊,20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