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燕华
摘 要:创新,就是不因循守旧,不走老路,敢于言人所未言,见人所未见,其思维是发散性思维、求异性思维、逆向性思维和多角度思维。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是创新;朱熹的“教必有法”、提倡“商讨式”教学,是创新;陶行知的“手脑并用”“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是创新;王春易老师说的“应该把生物课上成真正的生命课和生活课”“要将生物教室变成一个生物学科博物馆,让学生能够现场观察,能够现场动手,知行合一,学做一体”,是创新。
关键词:生物教学;兴趣;教学效果
中学生都有一个重要的心理特征:那就是好奇心很强。而这种好奇心则是由于他们听了闻所未闻的事情,或看到了从未见过的情景而引发的。这种“事情”或“情景”,大部分来源于教学课堂上教师的创新。
前不久,一位读大一的学生到学校来,她与我聊天,回忆以前中学的老师和课堂,她对我说了一句话:“老师,你以前上课我们都觉得很赞!”学生能够认可我,是因为我愿意去挖掘学生的兴趣,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同时我也大胆地改变课堂模式,大胆创新,不拘泥于教室和课本。
一、开学第一课,激发兴趣
很多老师往往会忽略开学的第一节课,都认为学生的情绪不稳定,“自习”是给学生的见面礼;或者有的老师精心准备了开学初的第一节课,但按部就班、正规地上堂严肃的新课,我认为并不是很好的选择,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是关键。因此,我的第一堂课,常常是结合当地的物质资源和生物学知识,与学生聊聊、谈谈假期里遇到的事和物。如暑假采花生、挖地瓜的生活体验和植物品种,盐晒制的原理,码头海鲜的满载而归,毛毛虫到蝴蝶的转变,蝌蚪和青蛙的差异;寒假舞龙舞狮所用动物的意义,用于庆祝节日花草树木的种类,餐桌上各种食物的来源等,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同时又感受到生物世界的丰富多彩,无所不有,如此一来学生的兴趣上来了,何乐而不为呢!
二、走出教室,接近自然
在学校,学生呆得最多最久的地方就是教室,学生都很喜欢体育课,一上体育课学生就像放出笼子的小鸟,欢呼雀跃,我思考是不是我们的课堂创新还不够,形式不够丰富呢?文化课的课堂能不能也进一步开放?知识来源于生活。贵州省教科所的张学杰老师打了一个比方:“同样是美术课,学画苹果。中国老师画好一个样板给学生临摹,‘照葫芦画瓢;在美国,老师把学生带到果园里,让学生自己看、自己琢磨。”课程改革,很大程度上就是要改变传统的课堂模式,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还得会学;不仅要有理性的知识,还要给学生更多感性的认识。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农民住进了楼房,孩子开始不识稼穑,于是在一些文化课的课堂上,我改变以往的上课方式,例如,生物课《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我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遍校园,认识和记录:盛开的红花紫荆,随风摆动的杨柳,整齐的连翘,低矮不显眼的车前草,自在畅游的金鱼,自由飞行的蝴蝶、蜻蜓,躲于石块下的熟妇和搬家的蚂蚁……各种花花草草和虫鱼鸟兽。同时让学生小心摘下一片自己最喜欢的树叶,制成标本,并附上自己的座右铭或格言,在班级的展示栏里,把制作成的标本重新组成一棵树,学生为其命名“生命树”,这还成为班级环境里一道亮丽的风景。
我们的很多课堂不一定就是要束缚在教室里,才能学到文化知识,就像美术课、作文课,都可以让学生找一个能发挥自己想象力的角落,以做到事半功倍。确实生活即课堂,学习即活动,一样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学习,在实践中学会发展。苏霍姆林斯基非常推荐这种接近自然,以自然为素材的“快乐教学方式”。这也是激励学生学习的一种创新方式。
三、动画课堂,视觉感官盛宴
纯粹和死板的文字教学会使视觉疲劳,大脑迟钝,注意力转移,如何使文字转化为图画,怎样让静态变为动态,如何让那些遥不可及的事物呈现在眼前?这些问题在现代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中已迎刃而解。多媒体教学能将文字、图片、录像等直观地展现出来,给学生提供具体可感的形象,以此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特别是屏幕上出现的彩色画面,能把学生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从而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积极思维、探索知识的认识活动中去。
如,在学习“花的结构”这一章节中,我运用多媒体先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在美妙的音乐中欣赏中国的十大名花,这样使学生对花的形态和颜色获得感性认识,这为学习新内容创造了情境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蝉蜕”是一味中药,是昆虫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蜕下来的外骨骼,但蜕皮是种罕见的生理现象,而多媒体的视频动画让学生亲眼目睹昆虫的蜕皮过程,真实的大自然景观,学生感同身受。“老师,这个蜕皮过程就像我的衣服被剥下来一样。”学生感叹道,学生也记住了昆虫的蜕皮现象。《小蝌蚪找妈妈》这一段语文课本的动画视频也帮助学生了解两栖动物的生长发育,学生也感觉到,很多课程都是融会贯通的。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让动画走进课堂,能使教学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同时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愉快,激发求知欲望,也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动手操作,亲自体验
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书本的知识,只是给学生一个定向思维,而实验操作却能让学生发现事物的不同,因此,我更加认定实验操作是很有必要的。在八年级上册有一个演示实验:发酵现象。我就把它改为分组实验,让学生体会一下二氧化碳的魅力,也让学生感受一下动手操作的乐趣。学生首先按着实验步骤进行实验,有的学生实验现象不明显,他们就要求一而再、再而三地重做,我就让他们总结一下实验失败的原因;有的学生实验结果很成功,我就让他们描述实验现象并解释原理。在实验的末尾,我再呈现一道错误的实验步骤,让学生找出其中的漏洞并纠正,很快学生都能及时找出,并给出满意的答案。
所以有句话说得很好:听过了就忘了,看过了就知道了,做过了就记住了。很多学生都会追着我问:“老师,什么时候去实验室上课?”“下节课我们去实验室上课吗?”学生会时常到办公室对我说:“老师,我找到一只大蝗虫,下节课我们要上蝗虫(节肢动物),我捉过来给你当活标本,好不好?”“老师我发现了一只大蜗牛。”“老师我养了一只鳖,明天我带过来。”很多课堂上,我都能够用到真实的、鲜活的实物,以展现给学生最真切的教材。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脑想想,知识就在生活里,就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得的事物中。郭沫若说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自己学习,自己研究,用自己的头脑来想,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手来做的这种精神。”
五、表演课堂,学生的舞台
记得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老师为我们编排的课本剧“小蝌蚪找妈妈”,那时的画面到现在我依然记忆犹新,我觉得好的课堂,能够影响学生一辈子。很多学科老师都认为课本剧,表演课是文科课堂(特别是语文、英语)的专利,自从课改以来,许多创新的课堂如辩论赛,抢答赛、小品表演、课本剧等都进入了课堂,学生都焕发出新的活力。以下是我在课改中的一次尝试和蜕变:
《人类对细菌和真菌的利用》介绍的是生物技术方面的内容,里面涉及许多食品的制作和原理,“把这堂课上成一节丰富的导购美食课”。一个大胆的想法在我脑海里形成。我和同校的王老师进行了全新的备课,共同探讨导学案的设计、编写,小组长的培训及任务的分配和课程资源的收集准备等。
1.课前导入:播放视频——本节课的节选视频。
2.自主预习:阅读课本本节课的内容,完成相关的知识点。
3.合作探究,展示交流:角色扮演——“我是一位小小食品推销员”。
牛奶组、酒水组、饼干组、果脯组、综合组。每个小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结合课文内容,课前收集各种与细菌、真菌有关的食品,向顾客们推销介绍自己的食品(介绍内容:所利用到的细菌、真菌,食品的保存方法或原理等)每个小组摆满各式各样的食品,琳琅满目。
这样的课将学生带入一个活生生的生活情景之中,让人感到轻松,富有情趣;让学科知识趣味化和艺术化,让学生在有趣的课堂中获得知识和成绩,学生有动力,没压力,教材被老师教“活”了,学生更学“活”了,学生学到的东西就多了。当然这样的课堂并不是提倡节节如此上,只是每一节课就像一道道菜肴,老师们就是一个个的厨师,要想自己的菜肴受到顾客们的青睐,厨师就必须善于创新,善于添油加醋,改变调味料,这样才能吊起顾客们的胃口。
在教学中,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尚无定法,也没有统一规定,我们在教学中要通过教学创新去引导学生,使其学习方式上具有兴趣、自主、探究、综合、合作、科学等特征,也只有不断创新,才会富有活力,才会更远更久。“教育恒久远,创新每一天。”教师只有常怀一颗创新的心,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时时创新,事事创新!
参考文献:
[1]任勇.优秀教师悄悄在做的那些事儿[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03.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译.育科学出版社,1984-06.
[3]徐仁静.中学生物创新教法[M].学苑出版社,199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