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永湘
在农村,很多留守儿童,都是只由爷爷奶奶或者母亲带着,他们都是过分的“被满足”,所以不管是生活还是学习都缺乏自觉性。
在农村,大部分都是父亲在外打工并且收入还相当可观,而同时,很多大学毕业生却不一定拥有理想的工作,在这一对教育与社会现实的矛盾中,很多农村家长对学生的学习并没有特别的要求,“只有在学校不犯什么大错误就行”,这是大部分家长和学生的想法,所以学生、家长中都流行“读书无用说”。
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观念:“升学”不是农村基础教育的唯一目标,习惯、能力和观念才是农村基础教育的主要目标,学校教育期间除了知识积累和学习能力之外,主要是观念、思想、生活能力和技术等方面的提高,这是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逐步形成的。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相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应从以下两点入手:
一、激发学生的兴趣
我曾经看到这样一句话:人活着是因为有需要,人的需要可以通过意志训练来调整,使之适度、平衡、广阔。因为,人的需要越广阔,生活道路就越广阔,生活乐趣就越丰富。如何在化学教学中调整学生在学习中的需要呢?我认为首先应该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比如,在我们上册教材中的一处观察与思考:在南方的小仓库里堆放了一袋化肥——碳酸氢铵,经过一个夏天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原因的分析中我首先让学生自己先看一遍,总结出有没有什么特别的,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当成警察先大概猜测原因,大概有这些猜测:(1)被偷了(此猜测一提出立马就被其他同学推翻)。(2)升华了。(3)变掉了等。然后,这样先让学生把自己看成警察猜测后,就有了自己猜得是不是正确,是不是可以断案这样一个需求。再引入提问环节,爱因斯坦曾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更困难”,可见提问并不容易。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是一个培养和提高的过程。所以我又让学生看那段表述,尽可能提出为什么,什么,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等问题,变课堂的“纵向提问”为“横向提问”。所谓横向提问就是在课堂上问题由学生自己或由教师通过一系列的引导而提出,而不是由教师主动提出,再通过学生思考并自行解决的一种提问方式。回答者与提问者在课堂中同属于学习者地位,因此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纵向提问相比,这种提问方式可以较容易地消除学生课堂回答过程中的紧张感,并且为推动学生善于回答和分析问题,勇于议论和提出问题,并主动思考和发现问题创造了条件,使学生能在一种既热烈又无拘束的环境中学习、思考。有了问题的提出,接下来就需要解决问题,化学上如何解决呢——设计实验,学生在对实验基本器材有所掌握的前提下,则变演示实验为学生设计实验,变老师“牵着他的手走”为其“独立行走”。
其次,在开始的课堂教学中,多关心,多表扬,少批评。对于农村的大部分学生来说,他们都是过分的被保护,所以心理上有过多的依赖感与不自信:上课不愿意开口,回答问题声音很小,就算是单独交流的时候都是只愿意做纯粹的倾听者等。所以心理本身就很脆弱的他们,在开始的化学学习中,我觉得应该多给予激励。所以化学课我经常说:别的功课与本学科无关,化学是一个新的起点,每一位同学都是从0开始的,并且举了些以前其他功课较薄弱的学生在最后取得最好的化学成绩的例子,提高部分同学对于学习化学的信心。平时课堂中多提供学生个别回答问题的机会,并及时鼓励,把他们从习惯性的倾听者逐渐转变为实际参与者。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自信心的提高,改变了他们对于化学这门学科的看法,提高了他们自己学习化学的要求。所以我们经常会看到其他功课基础不是很好的学生,在化学学科上也可以大展身手。
最后,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如果只有老师的关心和教育而没有家庭的配合,那么这种培养、这种教育是很困难的,因为老师和家长在孩子心目中的说服力和形象是不一样的,孩子在学校的时间也是有限的。同样,如果没有老师的配合、支持,只有家庭的教育,效果也是不可想象的。只有家长、老师密切配合,才有可能使这种培养与教育达到比较理想的境地。
二、注重情境的创设
创设情境使学生迅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是激发学习兴趣、萌发求知欲望的有力措施。而情境的创设最好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在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并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及时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在有效的化学课堂活动的过程中,掌握基本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学会从化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化学的学习兴趣以及学好化学的愿望,并有效地把学生的精力引入他们感兴趣的课堂中。因此,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带着兴趣,带着问题探索新的知识,就成为一个迫切的问题。如何创设有效的、恰当的、合理的教学情境,优化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呢?这就需要我们在课堂教学设计中根据教学实际内容、学生实际情况,设计和创设问题情境。
参考文献:
[1]刘光明.如何提高乡村初中化学课堂效率[J].才智,2012(12).
[2]张英.如何提高农村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J].广西轻工业,20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