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雪萍
师生互动的教学实践是课程理论界研究探讨的一个热点问题,也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思想品德课特殊的学科地位和作用决定了思想品德课比其他学科对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有着更高的诉求。正确有效的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作用的结果,在学生同老师的不断交流过程中,只有双方同时发挥积极性,真正能够在实践过程中对所学知识进行感悟,才能在交流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提高道德水平,促进教师教与学生学。思想品德课缺乏师生互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传统教学方式让学生感到课堂枯燥乏味、提不起学习兴趣。通过创设情境,能激活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为了让师生有更多交流与互动的形式与机会,我就创设互动情境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在这里和大家共同交流、探讨。
1.把师生校园生活情境引入课堂
课前,教师通过到图书馆找报纸杂志、网上、广播和电视中找相关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形成典型的合乎学生实际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开启他们的智慧,开拓他们的思维。但我在教学中发现,用师生现实的生活材料做教学资源更能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兴趣和热情。例如:讲到八年级“竞争与合作”时,当我把学生在运动场上努力拼搏的情景、在领奖台上的喜乐、在失败后的失落与沮丧、同学间齐心协力、团结互助这些图片展示给学生的时候,学生惊讶了、感动了,通过老师的引导学生在讨论中认识了竞争和合作的意义。在教学中将学生课堂学习间接经验与现实生活直接经验结合起来,构建学生感兴趣的生活课堂,学生在体验中感悟才会更深刻。
2.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维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的魅力在于引发思考、参与的问题及情境。问题构成了一切教学活动的实际出发点。学生课堂参与的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对问题的设置是否富有情趣,是否科学合理。结合思想品德课教育性强,与学生生活联系密切的特点,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设置一些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老师如果在教八年级上《享受健康网络的交往》中设置网络交友(网络游戏)利与弊的辩论,就能有效解决此类困惑。像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符合学生内心需要的两难问题设置,能极大地激发他们探索、讨论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热情,学生在思辨中学会了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方法看问题,拓展了思维,加深了认识,初步形成了态度,有效实现了思品课三维教学目标。
3.玩游戏、演小品,在活动情境中体验和感悟
中学生童心未泯,对直观、生动、形象的东西感兴趣,对感兴趣的东西非常关注。在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学生的实际开展活动情境表演,让他们进入角色,在道德行为里加入学生自己的形象,促使学生把行为与道德规范相对照,鞭策自己努力实践道德规范,逐步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通过创设活动情境,运用情境导行,让学生在看中、做中、玩中、演中知情明理。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从而加强其良好品德的养成。例如:给学生上两代人的对话这一块内容时,涉及文字性材料《初中生小冰的故事》,一开始我直接选取这个材料让学生阅读并思考接下来的问题:让我们一起帮小冰正确处理这件事,探究解决冲突的途径和程序。但是就学生的反映来看,他们似乎并不想参与进来。后来我找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小冰和爸爸,依照该剧本表演。因为这是日常生活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而且是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表演者表演得非常真实精彩,其他同学观看得特别仔细。此时如果让观众给小冰指出缺点,学生就会很积极地参与,学生在积极思考和极大热情中,掌握了与父母化解矛盾的方法和途径,完成了本课学习的任务。
4.营造竞争氛围,竞赛中全员参与
当前电视里很多“益智”类节目很受观众的喜爱,不论男女老少都愿意看,如幸运52、非常6+1、开心词典、财富大比拼等,受这些节目的启发,我想将竞争运用到课堂上一定会达到积极的效果。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堂思品课就是一堂竞赛课。将每堂课上讨论积极、回答问题好的、课堂上善于向老师提出质疑的以小组的形式加分,并直观地写在黑板上。下课前对每小组的成绩进行盘点,并实施奖惩。教师通过分组竞赛、小小奖励等为学生提供了自我展示的舞台,营造出了人人参与、个个表现的竞赛氛围。竞赛中有些学生为了能获得好的成绩,往往花费很多时间主动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些不善于语言表达的学生,通过竞赛能激发表达欲望,无形中锻炼了能力,在快乐中求知,在快乐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