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会芹
【摘 要】语文学科的发展进步离不开课改与考改,二者是辅车相依,密不可分的。尽管人们普遍认为考改是指挥棒,但考改一定要遵循语文课改的纲领,而语文课改也必须依赖考改去落实精神。本文首先从语文课改与考改的概念理解出发,然后重点探讨二者间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关系,力求以比喻的手法使对课改或考改的解读更加形象、深入。
【关键词】语文;课程改革;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31-0042-03
一、语文课改与考改的概念理解
1. 课程及语文课程改革
课程的概念在宋朝朱熹《朱子全书·论学》中曾有提及,如“宽着期限,紧着课程”“小作课程,大施功力”等。此处的“课程”主要指功课及其进程,即课业发展的过展,含有学习的范围、计划、程式之义。朱熹在论述中强调了其中的规律:学业的进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却要安排紧凑和严谨的学习计划;要阶段性设置发展目标,花大功夫去实现和充实它。与今天所说的“课程”意义已十分接近。近代以来,将课程定义为“课业及其进程的总和”,是比较被人们接受的课程定义。就语文课程而言,是指各级各类学校为了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语文科目学习及其进程的总和,不仅包括语文学习的课内教学,还包括课外活动、家庭作业和社会实践等内容;不仅规定了语文学科的目的、内容及要求,而且规定了语文学科的安排顺序、课程分配、学年编制和学周的安排等。
制约课程的因素有很多,总体来说,一是社会发展水平,二是科学文化发展水平,三是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时代在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思想呈现可谓光怪陆离,因此从教育者认识上看,课程改革也必然是顺势而为、时时进行的。课程改革的道理如同古文《察今》中所言:“世易时移,变法宜矣。譬之若良医,病万变,药亦万变。病变而药不变,向之寿民,今为殇子矣。故凡举事必循法以动,变法者因时而化。”
2. 考试及语文考试改革
考试,即考查、考核,通过书面、口头提问或实际操作等方式,考查参试者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考试,存在于教学评价中,是教学评价常用的手段,而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标。因此,语文课程与考试是密不可分的,考试从属于语文课程这个大概念。当前初中阶段的语文考试必须依据考纲、《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题,来实现教学评价的几种功能,如诊断教学问题、提供反馈信息、调控教学方向、检验教学效果,等等。同许多学科一样,语文考试一般存在于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中,不同的考试发挥着不同的评价功能。教学评价常依托考试内容及数据来实现,科学的考试应当遵循教学评价的原则,即客观性原则、发展性原则、整体性原则及指导性原则。
语文考试改革在最近几年变化很大,更加理性地发展。2014年11月,《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正式出台,明确指出当前语文教学中存在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彰显不足、经典文学作品阅读量不够、作文教学程式化、语文教学与其他学科以及社会实践整合不够充分等方面的深层次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21条教学改进意见。其中针对语文考试改革,强调不断深化学习评价方式改革,第21条规定:对每一个小学生的成长作个性化动态记录。初中开始完整记录学业成绩,突出评价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等语文综合素养。中、高考语文试卷中增大古诗文、现代文阅读量,增加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考查,适当增加主观题的比例,设置“可选择性”作文命题。这些教学及考试改革意见的出台,使我们认识到语文课改与考改是息息相关的。这些规定虽说属于北京市教育领导的决策内容,但很有代表性,对于全国语文课改与考改都是一个重要参考。
二、语文课改与考改的关系理解
从广义上说,语文考改作为评价,属于课改的一个环节。换句话说,课改是灵魂,是过程,考改就是检验课改的结果。考改的作用在于评价课改的有效性,因此它在人们心中是重中之重。实际上语文课改与考改本是辅车相依,密不可分,又循环往复,相互促进的。在教育教学研究上,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二者间的微妙关系:
1. 将语文课改视为“晴雨表”,正确规划考改路线
《史记》记载:“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水不息,功用不成。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于是禹以为河所从来者高,水湍悍,难以行平地,数为败,乃厮二渠以引其河。九川既疏,九泽既洒,诸夏艾安,功施于三代。”
大禹治水不盲从所谓的权威,而是反其道而行,改雍堵为疏导,功成名就。从《史记》这段文字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件事情要想取得成功,树立科学有效的理念是决定性因素。语文课改同样需要从先人“治水”中获得启示。语文课程改革出发点是要顺应时代需求,落实《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精髓,提出语文建设发展的纲领。语文课改是依据目前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的,科学有效的课改理念认识是关键,语文课改的方向与意见源自教育研究人士的正确认知,有赖于教育者对教学现象或问题将引发结果的预判。语文课改就是要与社会时代需求的脚步并进,为矫正教学方向提出纲领性的指导意见,从这个方面来看,语文课改好比是教育教学的“晴雨表”,处在中心位置,是语文学科的灵魂,势必影响着全体教学环节,这其中必然包括作为评价课程改革效果手段之一的考试改革。而考试改革的前提就是要理解课程改革的思想要领,使之在测试题目内容的细节中得到具体彰显,好比刘勰 《文心雕龙·事类》中所言:“综学在博,取事贵约,校练务精,捃理须核,众美辐辏,表里发挥。”
语文课改的推进有赖于考改来实现对语文教学问题的“精准扶贫”。例如《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提出要“扎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倡导开放学习”。在第十七条规定“积极拓展、整合教学资源,促进语文和其他学科教学的衔接。提倡把历史、地理、政治等学科内容作为语文学习的依托和背景,加强学习过程的开放性、体验性和实践性,构建满足学生个性需求的语文教与学方式。”这种大语文学习的理念就是考试内容改革的“晴雨表”。
以此课改思想为指导,2015年北京市中考试题就将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引进试题,如“南水北调工程将发挥显著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以中线一期工程为例,输送的距离长,流经的范围广,沿线经过多个大中城市,每年可输送的调水量达95亿立方米,相当于黄河水量的1/6,直接受益人口达6000万。”并呈现该工程路线地图(见下图),设计题目如“16.请你根据示意图,对【材料一】中与图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这样就可以实现多种形式的文本阅读,考查学生读图能力、图文转换能力、信息删选能力。
2. 将考改内容视为“黑匣子”,通过科学解码,促进语文课改的有效进行
一套经过认真研究后命制的试题,包含着多方面参考价值,好比飞机飞行时的“黑匣子”,记录着至少一段时期课改效果的反馈信息。每一次考试结束,我们都需要对试题进行科学评估,从数据中找到考改的得与失,凭借数据得出对一个区域内的考生群体学科知识、能力水平的评判,从而为课改的运行提供重要参考信息。例如2105年的《北京市中考评价研究报告》,其中的统计表格有2014年、2015年总分对比分析表、难度对比表,2015年主、客观试题总分分析表,主、客观试题分组难度表,2012~2015年主、客观题难度对比表,2015年语文试卷内容结构及其满分、平均分与难度表等,从整体到局部,不一而足。所涉及的数据分类也很丰富,如满分值、平均值、中数、众数、峰度、难度、差异系数、相关系数、鉴别指数等,从表格、柱状图、曲线图到折线图,丰富多样又直观地加以呈现。这样细致地解码,对语文课改与考改都可以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在2015年北京中考试题中,有些题目的设计就抓住了语文教学最本质的内容,直指教学的短板,如第6小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知识,语段内容从“布告牌传出坏消息”转换到“‘我上学的情形”,这种情况下应使用破折号;第8小题考查对“精忠”二字的解释判断,这两道题难度系数都是0.33,区分理想,选错误项的考生人数多于选正确项的人数。实际上答这两道题都必须在阅读时上下兼顾,彼此勾连,理解语境意思,注意隐性提示,通过数据分析很快暴露了语文教学短板。
3. 语文考改是有缺陷的“指挥棒”,只有不盲从才能促进课改的科学发展
相比语文课改理智的思想理念,考改有时像想追求个性自由的孩子,考题中的“任性”表现也是屡见不鲜。《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学生对语文材料的感受和理解往往是多元的”“要尊重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基于这样的理念,近几年有很多地区的试题命制趋于开放化,涌现出了许多有探索意义的好试卷,确实促进了学生的想象力、思辨力等多种能力的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开”而 不“放”,即貌似开放实则封闭,试题答案还是要趋同;或者开而不“收”,即无原则地开放,所有的答案都是正确的,实际就是“泛答”,题目缺少了语文教学的价值观取向,这些做法无论是对语文课改还是对学生的成长都非常不利,都是令人担忧的。不管语文课改、考改怎样变化,终究都应是“语文味”,理想的语文教学应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独特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多种形式的对话、互动,帮助学生建构意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但那毕竟是哈姆雷特,而非朱丽叶。学生理解语文的意义虽因人而异,但应该有不同程度上“真理”“规律”的成分,甚至达成一致。都说考改是指挥棒,但我们必须认识到它也是有缺陷的指挥棒,倘若指挥者丢掉了语文教育的底线,无论你怎么创新改革,都将是一团乱象。
比如,在阅读材料《执着的追求》中有这样的题目:约翰“不忍心把实情告诉她(曾祖母),”并最终带来一本“新书”。你如何评价他的行为?如果你是约翰,你会采取怎样的方式来处理这一难题?(50字以内)
这道题可以看作是开放性的题目,若评分标准指向学生既可答赞同,又可答应批评约翰的做法,那么对中学生思想价值取向的建构就会产生困惑。约翰做法本身是一种善意的谎言,应该说善意的谎言也是一种美丽,在社会生活的特殊道德伦理情况下也是值得推崇的。
面对大家公认的中高考这个指挥棒,我们的确需要冷静地审视它是否能代表语文课改的精神,是否真能起到指挥教育、教学作用。比如万众瞩目的中高考作文题,很多题目上明确给出了思考指向,立意往往单一,缺少思辨性,不易实现尊重学生多元性思考,典型的如2008年中考作文题“向前,向前,向前!”。“思辨”,顾名思义,就是思考、辨析、区别、分辨、质疑、分析等。思辨,是一种具体的思维方式,更是一种审慎的思维品格。这一点是语文课改在教学内容上应当追求的方向。如高考写作的2014年北京题“老规矩”:“老规矩”被重新提起并受到关注,这种现象引发了你哪些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虽然有一定的限制,但都尽可能地让考生从不同的方面去思考问题,在开放中发展学生多角度认知能力。重庆材料作文试题“收拾碎玻璃”,能让考生从整个故事的过程,分析出“关爱与责任”“善良与宽容”“尽职与原则”“生态与环保”等立意来。这样的考试命题呈现出向理性靠拢的趋势,势必会撬动语文教学的改进,对语文课改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指挥棒作用。相比2014福建高考作文题:提到空谷,有人想到的是悬崖,有人想到的是栈道桥梁。根据这句话,写一篇议论文或记叙文,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像这类题目导向很明确,但缺乏思辨性,只要明确题目中关键词“悬崖”“栈道”“桥梁”的比喻意义或象征意义即可,试题本身的指挥引领作用明显偏弱。
总之,作为语文教育工作者,必然要思考课改与考改这个话题。只有充分理解二者的关系,才能理智地对待语文课程改革,从现实出发,寻找更科学的教改之中,使自己更积极地投入改革大潮中去,进而有所创新,有所建树。
参考文献:
[1] 童雪译注.语录四种[M].武汉:崇文书局,2010:187,188.
[2] 张玉玲译注.吕氏春秋[M].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139.
[3] 刘勰.文心雕龙[M].郭晋稀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4:299.
(编辑:赵 悦)
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6年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