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2016-12-01 16:11朱艳民
重庆行政 2016年5期
关键词:立体化治安防控

朱艳民

公安机关是社会治安防控的主体,通过行政许可、特业管理、户籍管理、交通管理、巡逻防控、打击现行等执法方式,完成动态下的治安防控任务。当前,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社会治安总体上是稳定的,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意识形态发展,治安形势仍处于违法犯罪高发期。从这个意义上讲,健全点、线、面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动态防控与信息管理结合,视频巡查与高压设防结合等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意义重大。

一、人防物防技防结合,点线面结合,确保防控全覆盖

构建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是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在当前人、财、物大幅流动和社会转型期的特定环境下,公安机关对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研究与构建、创新与突破已是大势所趋。

(一)重视“人防”建设。依托派出所、社区警务室、交巡警流动警务车、治安巡逻车等,建立由治安警、交巡警和辅警为主体的巡防队伍,采取车巡与步巡结合、公开巡逻与秘密巡逻结合等方式,进行全天侯巡逻防范,打造打、防、控前沿平台,挖掘其打击、防范、服务效能,实现对辖区社会面各角落全方位巡护和零距离服务,打造动静结合、相互联动、服务和巡护相结合的立体防控网络。一方面,要加强物业保安人员监管。积极争取党委、政府支持,全面整合单位保卫组织和保安员力量,大力加强巡防保安队伍正规化建设,建立统一政审、统一培训、统一派驻、统一管理、统一监督机制,逐步探索建立保安员积分管理制度和薪酬待遇等级化制度,拓宽保安员职业发展空间,发挥其在治安防范中的应有作用。另一方面,要下大力创建平安小区。组织治安积极分子、服务志愿者、居民群众等各种社会力量,开展巡逻值守、看楼护院、邻里守望、防范宣传等群防群治工作,做到“街巷有人巡、楼院有人防、公共场所有人控、重点要害部位有人管”,形成人人参与治安防范工作的格局,不断提升群众自防能力。把城管队员、环卫保洁员、出租车司机、行业场所从业人员作为志愿治安信息员,帮助公安机关收集治安信息,协助民警开展防火、防盗、防事故等安全防范宣传教育,搜集违法犯罪线索等日常工作。在党政机关、金融机构、学校等重点内部单位,依托保卫组织、保安人员,建立联防机制,公安机关与内部单位紧密配合,有效遏制和减少内部单位案件发生。突出抓好治安隐患排查整治,着力解决群众反映突出治安问题,创新警务流程,健全完善现代警务机制,不断提升治安防范效能。

(二)硬化“物防”建设。以完善专业防控力量为支撑点,建立重要物品数据库,主要是把“物联网”等新型科技用于防控工作,通过在汽车、电动车、电脑、手机、贵重金属、危爆物品等物品上安装电子标签,为其编辑“身份”,以群众反映强烈的摩托车、手机等物品被盗为重点,公安机关可充分利用物联网中“电子标识”唯一性特点,给上述物品加装“电子标识”,实行身份证式管理,通过采取有效措施,为防范和打击盗窃犯罪奠定基础。在主要路口、治安卡口、小区出入口配套建设电子标签专用读写设备,实现对物品“身份”、活动轨迹全面掌控,进而实现精确防控。在党政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等实施“楼道亮灯工程”、“窗户防盗工程”、“防盗门工程”等,针对容易被盗的摩托车、电动自行车等车辆,动员车主采取加锁和安装防盗器等措施,以系列有效物防措施筑牢治安防控的铜墙铁壁。当前寄递、物流业涉及到千家万户安全,应大力加强寄递、物流安全管理工作。2015年,重庆市公安机关会同其它部门排查物流企业1575家、寄递企业2574家,口头和书面警告、约谈违规企业,严格落实收寄验视、实名收寄、过机安检三个100%,取得较好防范效果。

(三)加强“技防”建设。建立“工作体制顺畅、运行机制健全、基础工作扎实、信息资源充沛、资源共享充分、情报队伍壮大、应用成效显著”的情报信息研判应用机制。大力加强科技化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建设,严格落实情报信息研判会商机制,坚持以有用采集为导向、以方便应用为要求、以落实责任为抓手,规范情报信息上报、研判、反馈、应用等各个流程,使情报信息顺畅、快捷地转化为现实战斗力。构建以社区、企业、学校、医院等中心区域视频防控圈、道路卡点视频防控圈、基层重点部位和路段视频防控圈,打造“点上全覆盖、线上全设卡、面上全防控”梯级视频防控网,为区域动态治安打、防、管、控提供服务和支撑。依托视频监控系统资源,逐步建立远端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新模式,推动行业场所治安管理责任落实,促进管控效能不断提升。加强重点整治区域科技防控投入,以震慑违法犯罪分子。2015年,重庆市启动“背街小巷视频监控建设工程”和“智能交通信息化工程”,在社会治安重点路段、复杂区域新建并联网运行高清摄像头20917个,对治安乱点地区实施全天候监控,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安全感指数达到93.54%,较上年上升0.31个百分点。

二、打防管控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促进社会长治久安

构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达到防范得住、管理得严、发现得早、控制得牢,打击得准的目的,全面提升社会治安防控的有效率、打击犯罪的高效率、人民群众的满意率,要把网上防控与网下防控结合起来,把保障与奖惩机制落实起来。

(一)构筑全方位立体防范网络。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就要从根本上构筑“全时空”、“全方位”防范和控制违法犯罪的立体网络,是一种主动型治安防控模式。以社会资源整合为契合点,建立联防、联勤、联治、联管机制,做精、做活、做强防控警务,以“防控跟着警情走”为总要求,把工作重心放到基础防范和抑制发案上,紧紧围绕构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最大限度地挤压违法犯罪空间,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2015年,为依法严惩各类违法犯罪,重庆公安机关组织开展了“春雷行动”、“禁毒百城会战”等一系列专项防控打击行动,经过重点整治,全市300个治安重点地区发案同比下降52.5%,11个重点地区实现“零发案”。按照控制得牢、打击得准的要求,重点完善特殊人群管理服务机制,加强对特殊人群的教育、矫治和综合干预,在工作、生活上给出路,健全社会关怀帮扶体系,建立专门培训机构、专门医疗机构、专门学校、专门救助机构等,帮助解决他们在就业、就学、就医和生活、家庭等方面的实际困难,让他们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社会的温暖,成为与社会和谐相处的人。

(二)线上线下两手都要抓。新犯罪类型不断出现,网络犯罪、证券期货犯罪、信用卡犯罪、环境犯罪等新型犯罪层出不穷,侦办难度不断加大,对这些治安隐患一定要尽早排查并及时进行严厉整治,充分运用法律法规打击网络犯罪,不能让网络成为法外之地,严防形成由网上向网下传导的社会动员破坏力量。主城区一公安分局坚持加强对电信诈骗案件宣传力度,在闹市区集中宣传、进社区发放宣传卡片、到辖区各中小学校讲授防骗知识等,同时突出部分中老年群体易于受骗这个重点,积极做好预防性宣传防范工作。在线下线上,抓好高危人群排查控制,完善特殊群体救治管理机制,健全枪支弹药、爆炸和易燃、剧毒物品、管制刀具等重点物品的管控机制,严防发生重大恶性案件和个人极端暴力事件。对心态失衡、性格偏激、精神失常,在家庭、婚姻、就业等问题上遇到挫折的高危人群,及早预警,防止其采取极端行为。网警还应特别关注这些高危人群的信息,强化信息掌握,及时做好教育转化和稳控工作。

(三)健全保障与奖惩机制。构建社会治安立体化防控体系是一项费时、费力、费财工程,必须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以综治部门牵头,相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健全综合型保障机制。依托公安指挥部门,建立社会治安防控资源共享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视频监控实战平台,提升指挥调度、视频监控、街(路)面巡逻全时空、无空档、无障碍点对点互动能力水平,确保警情一呼即应、层级及时有效响应、实时调度有效防控;以严明奖惩为保障。围绕案件发案数、抓获现行数、提供破案线索数、群众参与数和群众安全感为主要考核指标,确立“以防为主,以打促防”考评机制,通过实施统一、具体的考核奖惩办法,对在接处群众报警、执法规范和巡逻防控工作中成绩突出的单位、个人每年集中进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致使治安秩序混乱的,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充分调动做好治安防控工作积极性。2015年,群众对全市公安系统满意度达到90.76%,较上年提高了0.96个百分点,安全事故起数下降5.2%、安全事故死亡人数下降9.4%。

三、动态防控与信息管理结合,视频巡查与高压设防结合,实现立体化布防

动态化防控、信息化管理、可视化巡逻、扁平化指挥已成公安勤务机制改革的必然选择,所有这些举措有赖于完善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功能与发挥,必须坚持科学决策,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把社会治安防控措施和手段根植于基层、贯穿于细节之中。

(一)天、地、空三位一体布防。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还要实现“信息主导警务”、“民意主导警务”、“视频主导警务”三种方式有机统一,宏观上追求统一,微观上寻求有效结合,使立体化防控体系发挥更大实践价值。在天上,加大警情高发区域视频监控分布密度,全面整合视频资源,消除视频监控盲点,在派出所监控室、交巡警指挥中心建立专职视频监控巡查员队伍,开展24小时日夜视频巡查,一旦发现警情,迅速调集辖区和路面警力进行快速处置;在地上,根据不同时期防控工作需要,组织交巡警、特警、社区民警、治安民警等,采取分层级、分区域、分时段的办法,紧密结合本地治安实际,网格化科学布警,与武警联勤武装巡逻,积极开展群防群治。重点加强车站、码头、机场、地铁、陆路口岸、公交场站以及学校、医院、公园、中心广场、繁华街区、旅游景点、各大商圈等人员密集部位防范控制,通过车巡与步巡相结合,开展24小时动态巡逻,在大街小巷编织巡逻网络,快速应对处置各类突发事件。目前,在网格化防控上,重庆市推的城乡网格化服务管理向农村地区延伸的做法成效明显。城镇社区和行政村网格化覆盖率分别达到100%和96.8%,配备专兼职网络员16.7万名,解决和处理矛盾纠纷、治安安全问题390多万件,确保了群众生产生活安全;在空中,利用各种信息系统互联互通、高度共享优势,对违法犯罪人员活动轨迹进行动态掌控,采取一点预警、多点响应方式,及时发现、防范、打击违法犯罪活动。通过天地空三位一体布防,形成天上有视频监控、空中有电子信息、地上有巡逻警力的立体网格化防控格局。

(二)信息引导。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一套体系能否生存发展壮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搜集、处理、利用信息的能力,可以依托四种信息开展防控工作。一是重视发案信息。做到24小时监控辖区发案情况,在科学分析刑事发案区域性、时间性特征基础上,合理调配路面警力,提高人民群众见警率,增强与违法犯罪人员碰撞率。二是紧盯视频信息。利用视频监控平台,对视频图像信息进行实时分析、研判,在梳理掌握治安形势特点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维护社会安全;巡逻防控中,也可利用流动警务车3G视频传输终端,随时掌握治安监控盲区。三是用好电子信息。有针对性地建立电子信息库,并与公安机关各种信息系统关联配合,对违法犯罪人员的活动情况进行严密跟踪,实时掌握其现实表现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预警,快速调度警力随机行事。四是收集基础信息。依托“民调评警”机制,组织社区民警在入户访查中加强人、案、物、住等基础信息源头采集,用准确实时的各种基础信息支撑服务于治安防范工作。

(三)高压设防。人民群众的安全指数高不高,社会治安形势好不好,安全防范措施得不得当关键在效果。首先,形成对违法犯罪活动高压打击态势,震慑违法犯罪分子,确保其不敢为、不能为。去年,重庆市抢劫、故意杀人等八类刑事案件下降5.2%。其次,建立完善预警机制。根据日常发破案情况,对违法犯罪人员的基本情况、作案类别、作案手段、作案工具、侵害对象等信息进行深度分析研判,建立数据库,并与公安信息系统进行实时碰撞、比对,一旦发现预警信息,及时组织警力落地查人,该教育的教育,该警告的警告,该打击的打击,切实消除违法犯罪的苗头隐患。第三,打、防、管、控一体化运作,形成天罗地网,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活动发生。关注抢劫、抢夺、盗窃等群众反映强烈的侵财型案件,在巡逻防控时,把重点摆在“两抢一盗”防范上。2015年,重庆市“两抢”案件、110刑事、治安警情分别下降19%、2.38%、4.1%,进一步提高了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

作者单位:重庆市公安局南岸区分局

责任编辑:胡 越

猜你喜欢
立体化治安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Me & Miss Bee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推进扫黑除恶 优化治安环境
做好企业治安保卫工作的认识与实践
夏季羊中暑的防控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