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张筱梅
工程类专用车举步维艰
本刊记者 张筱梅
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伴随着各项新政的出台,国内全行业进入全面重大调整期。与此同时,在国外经济大环境依然不景气的情况下,国内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尤其在“十二五”末期,中国经济增速逐年回落,中国经济逐渐步入一个探底的过程。
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速的回落,政府的各项政策相继出台,稳增长和调结构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旋律,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转型,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投资转向消费,从出口转向内需。也因此,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力度大大减弱。受其影响,与之相关的工程类专用车市场需求萎缩严重,下降幅度之大达到了有史以来的最高值。
如今,原先以工程类专用车为主的专用汽车生产厂家面临的问题不再是激烈的市场竞争,而是关乎企业生死的存亡问题。
我国商用车行业是典型的政策市,也就是说市场走势受政策的影响很大,工程类专用汽车更是如此,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类政策出台之后将极大地影响到其未来几年的销量。从2009年开始,我国工程类专用车的市场经历了波峰到波谷的“过山车”般的巨大落差。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一度萎靡不振,为了减少影响,拉动国内经济发展,中国政府进行了4万亿的基础设施的投资建设,此举极大地刺激了国内GDP的增长,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之下,国内的各行各业反而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需求不降反升,工程类专用汽车的市场需求也在此阶段达到了顶峰。此后,国内经济增速逐年回落,中国经济逐步探底,工程类专用车市场需求也相应逐年降低。
有数据显示,从2010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速逐年下降,2010年国内GDP为10.6%,2014年下降至7.4%,2015年降至6.9%,这一数值的变化显示出我国经济增速中枢进一步下移。
中国经济长期以来是靠三驾马车——投资、消费和出口来拉动增长。在当前的新形势之下,这三驾马车拉动经济增长的传统模式已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有专家认为,目前,产能过剩和资源错配的矛盾依然严重,而且制度因素以及环境因素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越来越强,消费和进出口难以保持2012年之前的增速水平,经济增速的进一步下调已成事实。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一直在枯荣线附近徘徊,且一直未出现明显反弹趋势,反映出生产环节需求持续疲弱,且无明显改善迹象。
在外需增长没有显著改善的背景下,内需增长已持续下滑,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和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均低于市场预期。我国国内市场需求仍旧不足,部分产业产能过剩,去库存步伐仍较缓慢。与此同时,CPI同比增速亦持续下降,从2013年10月的3.2%下降到2015年6月的1.4%,CPI虽然增速为正但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
再从工程类专用汽车所需的市场环境来看,以自卸车、混凝土搅拌车为例,2015年我国国内经济增速降到历史新低6.9%,我国经济正在缓慢而长期地由投资主导型转化为消费主导型。在未来,尽管我国经济发展依然是以投资为主,但是随着结构调整,投资占比的逐年下降,投资增速的逐渐放缓,这也意味着我国的工程建设投资比例和速度将逐年下降,与之相关的自卸车、混凝土搅拌车等工程类专用车的市场需求也随之大幅下降。
也有专家分析认为,从2010年到2013年中国经济是从繁荣到挑战,中国经济正在逐步寻求新的平衡点。从短期来说,中国经济增长减速意味着政府在结构调整和为解决金融脆弱性所作的政策努力方面正在取得进展。从中期来说,这些努力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增长模式逐渐转型,从制造业转向服务业,从投资转向消费,从出口转向内需。
工程类专用车的市场需求与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息息相关,国家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越大,工程类专用车的市场需求就越大。
有数据显示,从2010年~2015年,我国自卸车的年销量分别为45.1万辆、37.6万辆、30万辆、38.6万辆和31.4万辆、9.4万辆,自卸车销量的年度趋势是从2009、2010年的波峰逐渐走向波谷,期间也出现过一定的上升,但是总体呈现出下降趋势,直至2015年探底。混凝土搅拌车的年销量趋势也基本如此。
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减弱,工程类专用车需求随之下滑,每类车型中的各个细分产品也因为用途不同产生的销量也略有不同。以自卸车为例,其主要分为三个市场,即坑口煤矿、城市渣土以及中短途公路运输,产品结构和材料及工艺也因为用途不同而大不相同。在2015年,渣土车市场由于我国各项工程(政府基建、房地产开发等)开工率偏低,也就是政府企业的基建投资放缓和房地产行业不景气,导致建筑垃圾的运送需求下滑,由此产生了渣土车市场的快速萎缩;由于煤炭铁矿石开采量的逐年萎缩,以及政府对私人小煤矿的打压政策,坑口煤矿用的自卸车出现需求大幅下滑的现象;在中短途公路运输车市场中,自卸车主要用于运输建筑垃圾、矿石、煤炭等货物,地产业和矿产业的不景气也严重制约了该市场的发展。种种因素累加起来,2015年自卸车市场销量下滑幅度达到历史新低——70%。又从2016年第一季度的市场表现来看,由于地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开工项目增多,自卸车市场略有回暖,同比增长约为25%。据有关人士预测,2016年自卸车市场销量将有一定程度的回暖,暂时从波谷走出,但是今后再难出现规模性的增长。
混凝土搅拌车市场也同样如此,受国家政策的巨大影响,从2012年开始,在国家对基建投资力度逐渐减退的过程中,总体呈现大幅下滑的趋势。国家对地产业的严控,以及对混凝土搅拌车限制大方量的相关政策标准的出台,都对混凝土搅拌车的销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据了解,在2010~2012年期间,仅混凝土搅拌车每年的市场需求达到了近6.5万辆的最高点,在2015年间,其销量降至不到3万辆,销量缩减超过五成以上。
可以这样说,工程类专用车的巅峰时期已经过去,今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走平缓发展的道路。
由于自卸车和混凝土搅拌车在工程类专用车中的销量和占比极大,因此,不少新增企业进入工程类专用车的行列,并且在投资规划初期进行了较大的投入,投入了大量的设备、先进的生产线以及较大的场地等。
有数据显示,在2015年实现销售的工程类专用车制造企业共计237家,其中工程类专用车市场主要是以混凝土搅拌车与土建工程类专用车为主,混凝土搅拌车占据了60%以上的市场份额。以混凝土搅拌车顶峰时期每年6万辆的市场需求来计算,200多家生产企业共争这一市场,市场竞争也相当激烈。在4万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刺激下,原有不少的企业出现生产规模和产能不足的现象,因而在“十二五”初期不少企业进行了投资扩能的行动,另有一部分新进入者,没能预估未来的市场变化,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建厂活动。
实际上,在随之而来的形势急转而下的2014年和2015年,这一类的工程类专用车市场需求缩减至少一半,前期进行的这些投资建设活动则给企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尤其是那些新进入企业,投入金额较大,花费较多,出现了资金的严重周转不灵现象,此时再想调头进行产品结构的调整转型已经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况且每进入一个新产品领域,其研发和市场的开拓至少需要三年的时间,产品结构的调整转型并非说转就能够转。
不少工程类专用车企业老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感慨万分,他们认为现在的大环境已经迫使企业向真正的专用车方向发展着,规模大、投资拉动型的企业在这个时代将会出现大问题,靠量取胜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已然真正回到了多品种、小批量的专用车发展时代。如何转?怎么转?这是许多专用车生产企业正在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