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先军 张波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桐城 231400)
浅谈互联网+背景下的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
高先军张波
(桐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安徽桐城231400)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各行业的管理日趋形成互联网+模式,高职院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已不能适应当前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因此推进高职院校的互联网+教学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设意义重大。本文浅析了当前高职院校教学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问题对策。
互联网+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
当前教育发展的趋势是与信息化深度融合。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广泛、深入和有效应用于各个领域,教育也不例外。互联网、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能力,先进教育技术正改造传统教育教学,社会信息化促进着教育现代化,正与教育深度融合,教育信息化已经渗透到教育的方方面面。从教学资源的整合和利用,教学模式的变革,校园环境的信息化,教学管理网络平台化等等都是以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支撑和引领下,可见教育信息化建设是顺应社会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
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整合优化高校教育资源的需要。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可利用的数字化教育教学资源日趋庞大,尤其是慕课、微课等数字化教学资源犹如浩瀚海洋,如何整合优化这些教育资源是高职院校面临的重要课题,这就必然要求资源的整合优化和利用都得在信息化管理模式下才得以实现,就数字化教学资源来说,随着精品课程、慕课、微课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都是通过在线网络平台管理才得以为教学利用,再如数字图书资源利用更是通过在线网络平台来分享,可见随着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高度发达,高职院校必须要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信息化管理系统,确保这些资源被充分利用。
(1)重轻有失衡。所谓重轻失衡说的是高职院校在教学信息化方面重投入轻管理,如同跷跷板,重一头,轻一头,无法平衡,管理处于失衡状态,许多高职院校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教学硬件、信息技术建设,而在管理软件建设,硬软件使用人员及管理人员的信息素养提升方面投入偏少,结果是由于教学的信息化管理程度和水平跟不上,导致很多教学硬软件闲置,不会用用不好,造成资源浪费。
(2)信息不畅通。科学的高职院校教学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在于各部门之间能否具备良好的协调性,即是信息能在各部门之间畅通无阻,这是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下,是信息化教学管理的必由之路。传统的管理模式虽然也借用了互联网进行管理,但是各部门之间缺乏系统管理而出现数据信息不能共享导致办公效率低下。这一现象在目前的高职院校中普遍存在,严重影响了教学管理的效率。
(3)研发缺团队。信息化管理依赖于信息技术产品,也就是支撑信息化管理的硬件和软件产品。高职院校虽能投入一定的资金用于硬软件建设,但由于信息技术产品的更新换代升级快,而高职院校基本上缺乏能应对信息技术产品更新换代升级的研发团队,产品一旦出现问题,院校内人员束手无策,坐等产品的开发商来处理,这样管理性的事务势必陷入停顿状态,极大影响了管理的时效性。
(4)队伍低素养。信息化教学管理主体是管理人员即管理队伍,目前绝大数高职院校缺乏既能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就管理层面来说,技术支撑依赖于软件,软件的功能很多,好多管理人员只是会一点基本的操作,对软件的其他大部分功能茫然无知,也就是说既能熟练运用系统,又能有效维护系统运行的人员凤毛麟角,可见信息化教学管理的队伍的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管理的质量。
(5)建设无规划。如前所述,目前好多高职表面看上去似乎很重视信息化建设,投入经费大,但察看高职院校不难发现,很多的建设利用率极低,有的甚至建成后只是个摆设,这样的建设称之为无效建设。再看管理队伍的建设,管理队伍的信息化素养不高,但这种现状三年五载依旧。硬软件建设也好,管理队伍的建设也好,问题多多,原因何在?根本的原因是大多数高职院校没有教学管理的信息化建设规划,导致了无效建设,或者是该建设的没建设,不该建的建起了摆设。可见无规划的建设只会造成资源浪费,或者资源不能得以优化。
(1)转变观念,顺应时代。如果说“互联网+”是当前经济发展新方向的话,那么就高职院校的教学管理来说就是互联网+信息化管理,其桥梁是信息技术。这是信息社会发展对高校的教学管理的必然要求。无人能回避,回避或拒绝必将被互联网+教学管理的教育所淘汰,因此要转变观念顺应时代发展的脉搏。
(2)制定规划,加大投入。没有规划的建设只会造成浪费,因此高职院校一定要有信息化管理的建设规划,规划好了可以保证管理的系统性,科学性、规范性和长效性。规划不仅是硬软件建设规划,还应包括管理队伍的建设规划。这里管理队伍是广义的,包括校领导、教师、部门管理人员、以及参与学校教学管理的部分学生。物力加智力才能出高效率,因此学校信息化建设应在这两方面规划建设上加大投入。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信息化管理有序高效。此所谓科学规划下的投入出效率。
(3)整合资源,团队研发。这里说的资源也是广义的资源,包括固化资源和非固化资源(含智力资源)要整合资源实际上也是规划建设的要求,有规划必然有整合,高职院校管理部门不算少,所以要从校级层面来规划建设实现资源优化组合,资源共享。其次好多资源如管理软件,随着学校的发展,需要一些添加一些个性化特殊的功能,因此有必要由学校组织人员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学校的特殊要求。同时院校自身的研发团队可以开发一些适应学校发展需要的管理软件从而提升管理效率和质量。
(4)建设队伍,整体提升。质量上乘的管理前提有两,一是要有严谨的管理制度,二是要有高素质的制度者执行。高校管理也不例外。当前高校的信息化管理队伍整体素养偏低,因此要加强信息化管理队伍建设,最好的建设路径是内培和外引“两条腿”走路。内培即是在学校内部加大对管理队伍的培训力度,制定培训计划,针对性培训,外引即是聘请专家指导培训或者住校指导,这样才能使得管理队伍的整体提升。
总之以上浅析了互联网+背景下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对策。当然社会在发展,教育在发展,信息技术在发展,我们只有以一种顺应潮流、敢于创新的担当精神去迎接高职院校信息化管理的新挑战,才能不断提高信息化教学管理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