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2016-12-01 03:16:03孟庆茹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青岛266061
人间 2016年11期
关键词:英语教育批判性思维

孟庆茹(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论大学英语教学中批判思维能力的培养

孟庆茹
(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摘要:在全球化日益凸显的今天,各国创造性人才的竞争相当激烈,因此,培育出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才已被列为各国高等教育的培育目标。但是,我国高校对批判性思维人才的培育尚未成熟,尤其是对英语人才的培养,还处于起步阶段。英语教育工作者一直把知识的传授作为英语人才培育的重点,而未能充分重视英语学生分析与综合、抽象和概括能力的发展,因此培育出的多为语言技能较差,知识面狭窄,缺少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生。笔者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定义出发,探索我国目前外语人才培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批判性思维;英语教育; 英语人才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定义

关于批判性思维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众说纷纭,目前没有统一的界定。

“批判的”英文是 Critical,该词起源于希腊语。最初代指“基于标准的有辨识力的判断”。而最早的批判性思维( Critical Thinking) 可追溯到古希腊苏格拉底所倡导的探究性质疑( probing questioning),他认为批判性思维就是一种“产婆术”,这是批判性思维的雏形。杜威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提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反省思维(Reflective Thinking),是能动、持续和思考任何信念或被假定的知识形式,洞悉支持它的理由以及它进而指向的结论。

但笔者认为批判性思维是对某一现象或事物的真实性、准确性、性质与价值进行个人价值判断,从而形成独特的个人见解。

二、英语专业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现状

目前,与培养出的理工科生相比,培育的英语专业学生缺乏相应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辨析能力,凸现出令人担忧的‘思辨缺席症’。胡春洞指出“许多英语专业学生只学得了外语的表层性知识,真正的逻辑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提高”。究其原因,乃是在英语专业学生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批判性思维能力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根深蒂固。按照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老师的话往往一言九鼎,在学生眼中,老师教授的知识是金科玉律,必当百般听从;而老师看来,他们是教学的权威,不容受到学生的质疑。在这种教学思维模式下,学生对老师所教知识的真实性、准确性和价值性不能产生丝毫质疑,学生要绝对尊重老师权威。此外,部分学生也固执己见,不肯接纳别人与自己相左的意见。学生无法跳出传统知识与传授思维模式的禁锢,因而无法在学习过程中形成质疑与批判精神。

其次,在教学内容上,教学工作者只重视学生英语语言技能的提高。自接触英语以来,教育工作者一直严格要求学生默写知识点,熟记相关语法知识;阅读英语文章,了解英文地道表达方式;背诵英语美文章,提高口语表达能力。这种只停留在表层的机械性授课内容虽然可以提高学生的语言技能,增强口语流利程度,却不利于发展学生深邃的思想力和逻辑地思辨能力。

最后,传统的英语教育评价制度也忽视了对英语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传统的英语评价制度题目单一,开放性题目较少,综合语言应用能力的考核也不足,十分不利于学生综合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英语虽然是一门语言,但仍有较高的逻辑思维要求。掌握一门英语绝非做等同于单纯地掌握语法题,它是一个复杂的学习过程。因为一门语言会涉及到相关国家的文化、政治、经济、宗教、人文等各方面知识。所以,要彻底掌握一门语言就要熟悉相关国家的背景知识,了解地道的英语表达,不能局限于学生会正确默写英文单词,掌握选择题。我们都知道,一句汉语有不同的英语表达形式,我们很难以非此即彼的标准衡量学生的对与否。词汇的默写,语法的造句等标准式的测试只能检验英语学生知识掌握程度,无法检测到学生对某些问题的剖析过程,因而就无法促进学生批判性思维的发展。

根深蒂固的培养思维模式,呆板僵硬的教学内容,独断单一的教育评价制度让学生陷入了被动的学习状态。这种填鸭式的教育制度必然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不能使其养成勤于思考,善于动脑的习惯。因此不符合现代高等素质教育要求。要想培育出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英语专业人才,就必须对革新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树立批判性思维教育观念。

三、批判性思维的培养途径

(一)转变传统的教育培养模式。要改变“教师绝对权威”的传统教育观。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更是课程的开发者和建设者,学生理应尊师从教。教师是尊者,是智者,是长者,学生理应服从教师管理,但这绝对不是意味着学生对教师的权威要绝对盲从。学生应该勇敢质疑教师,勇敢地用批判的眼光审视教师传所授知识。此外还要审视自己所持观点。在质疑别人的同时也要质疑自己,增强开放意识,提高批评性认知水平,不要固执己见,宽容别人与自己相悖的观点。以理性、客观、全面的态度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二)提升教学内容品质。要做到提升教学内容品质,意味着教学内容要超越传统知识的机械性灌输,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交际能力。也就是从“授人以鱼”过渡到“授人以渔”。老师的职责不仅为学生传输基本的语言知识,更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指导学生通过合作式自主学习发展批判性思维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能力。学生在朗读、阅读、模仿等打好语言基本功时,增加课外阅读量、尝试主动分析、评价学习文化知识,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学习西方文化中逻辑抽象方式,培养自己敢于挑战、突破已有观念,生成创新思维能力。

(三)推行多元化评价机制。传统的教育评价手段过于僵化和单一。以书本知识为主的书面性测试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这样的教学评价手段不利于学生标新立异,限制了学生的发展空间。因此,教育中工作者在教学的实际过程中应采用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把握学生的学习进展情况。既要重视学生对英语语言知识的掌握结果又要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过程,既要重视知识习得又要重视能力培养,特别是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应当通过课堂发言、课堂质疑、课后作业和自主学习等多方面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培养情况。因此,教师可以采用学生笔试与口试相结合,开卷测试与闭卷测试相结合等多种考核方式,此外,教师还可以采用教师评价与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这种多角度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模式。

四、结束语

培养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外语人才是我国二十一世纪高等教育培养目标,是解决我国外语专业人才“思辨缺席症”的迫切要求。因此,在以后的教育过程中,要培养学生打破传统的师道尊严教学行为,建立师生平等的教学关系,切实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外语人才。

参考文献:

[1] John Dewey.How We Think.Boston: D. C. Heath.1910.

[2]胡春洞。英语学习要论[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社会科学版),2004,(11).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64-01

猜你喜欢
英语教育批判性思维
中职英语教学中对交互式英语口语的巧妙应用
经营者(2016年19期)2016-12-23 17:41:10
批判性思维:中学语文课程改革的或然性突破口
五年制高职教育英语教育专业文化建设探索
东方教育(2016年3期)2016-12-14 22:08:0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批判性思维视角解读
艺术科技(2016年10期)2016-12-14 00:52:54
透过外语磨蚀反思四川省偏远民族地区英语教育
青年时代(2016年27期)2016-12-08 22:17:28
论批判性思维与信息分析能力在高等教育中的培养
幼儿英语教育的有效性探究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在美国高校英语课堂中的体现
东方教育(2016年17期)2016-11-23 09:26:27
对中职英语德育教育几点实践性认识
将批判性思维融入英语专业阅读课程的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