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治“头痛病”---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2016-12-01 03:16李贵芬河北省唐县黄石口小学河北唐县072350
人间 2016年11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探讨小学数学

李贵芬(河北省唐县黄石口小学,河北 唐县 072350)



巧治“头痛病”---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有效性探讨

李贵芬
(河北省唐县黄石口小学,河北 唐县 072350)

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直有这样一个怪现象:应用题教学占用了大量的教学时间,却还是成为导致学生学习分化的主要内容,成了大部分学生眼中的“头痛题”,以至于每每的考试试卷都只好把应用题放在试卷的末尾。如何改变这一状况,使应用题教学的效率上一个台阶,本文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论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探讨

新课改已近十年了,但一些农村小学的教学仍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尤其是一些山村小学,教学活动封闭,没有实物与教学内容与之配套,老师只有让学生展开想象力,但是学生的想象力有限,加之低年级的教学活动是定向的,教师仍普遍采用一问一答的讲解。比如,有这样一道题:“今年孩子比妈妈小23岁,再过IO年妈妈比孩子大多少岁?”许多学生会算成33岁。如果老师追问学生问什么会得出如此的答案,学生马上就回答,妈妈长了十岁。二是教学目日标封闭,以分数来取决学生成绩的好坏,往往以“会解题”为首要目标,不注重解题技能、解题技巧的训练,忽视应用意识、应用能力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培养。三是教材内容封闭,往往是人为编造,农村的学生从没接触的情节编进了书里,农村学校没有田径场,学生没办法理解弯道的样子,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一些题目非要转两个弯或三个弯才能做出答案来,缺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与沟通。许多教师的教学过程就只会围绕书本和教学参考书追求知识的系统性、逻辑性、严密性,把学生教成了解题的机器,没有引导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出发来学会分析题目的产生和发展。

小学阶段的学习是人的终身教育的开始,学习数学不应仅仅是为了考个高分,教师的教学更要注重让学生学会自行获取数学知识的方法,为他们将来走向社会和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才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谈谈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方法。

一、联系实际变换题目,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探索

首先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由学生自己找到题目的等量关系,呈现与问题有关的已知量,并提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应用题的兴趣。教材中的应用题较多的是经过专家处理的常规习题,脱离学生生活实际,使得许多学生拿到题目就乱做一通,老师发下本子满篇的“钢叉”,长此下去学生不但对应用题产生恐惧心理,也不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所发生的数学实际问题。所以,为了让学生喜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教师有必要对教材中部分应用题作一下改编,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应用题改编成适合自己学生理解的情况,也就是让学生感到通俗易懂的题目,创设一定的情境展现给学生。这种情境可以是一张照片,也可以是图表、对话、文字叙述等呈现数量关系。例如:甲、乙两艘轮船同时从一个码头向相反方向开出。甲船每小时行24.5千米,乙船每小时行27.5千米。几小时后两船相距182千米?学生用画图的方式理解反向行驶的过程。从而使学生知道距离与时间、速度的关系。通过画图设计,使学生明白面临的问题的确是他们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学生就会主动地参与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促使探索

学习应用题是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也就是说,只有学生通过自身的操作活动和主动参与才可能是有效。所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是给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使学生带着积极良好的心态投身到探究知识的过程中去。

1.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我们都知道,真正的学习不是对于外部所授于知识的简单接受和累积,而是学生主动的建构。因此,即使就同一内容的学习而言,不同的学生也完全可能由于知识背景和思考问题的差异而具有不同的解答过程。就上面的例题来说,有的学生只知道看单位,把速度与距离混淆在一起。而善于动脑筋的学生会找到问题是什么,要解决问题,必须找出那些已知量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注意各个学生的特殊性,放手让学生自己决定自己的探究方向,

选择自己的方法,独立地进行探索。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促进者。学生初步结果是时间等于路程除以速度时,又应督促学生进行自我检查,题目中有两个速度应该使用哪一个,还是两个都使用呢?不少学生就不知所措了,此时教师不应成为“救世主”,把解决问题的方法、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或作过多的提示讲解,而应鼓励学生和启发学生思考,真正确立学生在应用题解题上的主体地位。

2.合理搭配,促进合作探究。如今的社会越来越注重集体的力量和合作的力量,注重个人能否与他人一起合作,能否准确有效地表达个人的看法和见解,能否认真听取他人的意见,能否将别人的意见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分组探讨的时候要注意分组的搭配,不能将成绩最好的和最差的分在一组,要将两人既能取长补短又能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的分在一个组里,从而使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解题过程。同时对同学的解题过程进行分析思索,从而使自己的解题更加丰富和全面。这样,既达到增强学生合作的目的,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调整的认知能力。比如,上面所举的例题,对于一些学生来说,他们知道速度单位是千米/时,就不会将三个量当成距离来看了,讨论时就会提醒同伴,促进结果更快的产生。

三、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做”中加深理解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去发现,因为这样的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内在的规性质和联系。”数学知识有着严密的逻辑性与高度的抽象性,许多抽象的数学知识都是基于一定的情境而构建与发展的,创设使学生对自然界与社会中的自然现象有好奇心、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操作活动的情境,满足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要求,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我们身边,给人惊喜、给人办法、使人聪明,可以用数学的思想、方法、语言、习惯去观察社会,发现问题,分析、解决问题,理解周围的事,从而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探索[OL].010

[2]胡礼洋.论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的新模式[J].华章;2009-12-15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136-01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探讨小学数学
等待·自主·探究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刍议小学足球教学的训练教学方法
体育旅游产业的特征及发展策略探讨
税收筹划的效应问题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