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论语》的史料价值

2016-12-01 03:16何婉祯重庆师范大学重庆400000
人间 2016年11期
关键词:颜渊氏族亲亲

何婉祯(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000)



浅谈《论语》的史料价值

何婉祯
(重庆师范大学,重庆 400000)

摘要:《论语》成书可以说是一个迷,它是什么时候成书的,由谁人编写?据传,《论语》是在孔子逝世后,其学生在为其守孝三年的时间里编写而成,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思想的儒家经典。《论语》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如:在《论语》之中“仁”出现不下百次,其含义宽泛而多变,每次讲解并不完全一致。有强调“仁者爱人”的,也有反其道而行之,强调“克己复礼为仁”,作出了两种对立的解释。又如:论语的主要内容是是对弟子的批评等。

关键字:“仁”;《论语》;语言特点;史料价值

一、《论语》中的“仁”

(一)“仁”字的本义。“仁”字最早并非出现在孔子的理论体系之中,在孔子之前就有较多的作品中都有所描写。但那时的“仁”的意思多半都是亲爱、慈爱的意思。如在《尚书·金滕》里就有,“予仁若考”这样一种描述;另一处是“卢令令,其人美且仁”(见《诗经·齐风·卢令》)。直到《左传·隐公六年》中“亲仁善邻,国之宝也”才使“仁”字就已经具有了道德之意。在春秋时期的文献资料中,仁的使用频率也是很高的。《左传》中出现有三十多次,《国语》中出现有六十多次。而从春秋时期开始,仁的使用更加普遍和广泛了。“仁”字虽然不是由孔子所创造的,但是它却是春秋时代的新名词。

(二)孔子“仁”学。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是从人的角度来探讨哲学问题的,作为儒家的理论核心的“仁”代表了孔子所追求的人的道德修养的终极理想。因此,孔子的“仁”学被许多人看作是“人学”。既然“仁”存在在人身上,可以通过人的言行举止来得到实现,那么只有关注人身存在的状态何意义,才能达到儒家所谓的“修己以安人”的目的,才能实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目标。所以说,人学的理论基础是修身,即提高人的自我修养。

(三)“仁”学的根本,血缘基础:孝悌。孔子提出的“仁”学思想主要是为了维护周礼。“周礼”是以血缘为基础、以等级为特征的氏族统治体系。因此,孔子认为实现“仁”的根本就在于孝悌。如:《论语·学而》中记载了一段孔子的学生有若的话:“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子奚不为政?书云孝乎惟孝,友子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

“弟子入则孝,出则梯,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何如斯可谓士矣……,日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

“君子笃于亲,则民兴于仁。”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林语堂曾言:”中文的‘仁’字,可分开为二人,即表示其意义为人际关系。1《中庸》也说:“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又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与孔子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就是说在赡养自己的父母的同时,把别人的父母当做自己的父母一样来赡养,在抚养自己的儿女的同时,也要把别人的子女当做自己的儿女来赡养。孔子把“孝”“梯”作为“仁”的基础,把“亲亲尊尊”2作为“仁”的标准,维护氏族父家长传统的等级制度。恩格斯说:“亲属关系在一切蒙昧民族和野蛮民族的社会制度中起着决定作用”(《马克忍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二四页)。在礼乐崩坏的大背景之下,孔子以血缘关系为基础,提出意识形态上的主张,并能够使人们在潜意识中遵守,对社会的和谐与长治久安具有积极的作用。

(四)“修己以敬”,“克己复礼”。相对于“仁”的道德诉求而言,孔子更多地谈到如何践行的问题,也就是“为仁”的方法。

首先,“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已”(《论语· 雍也》)。就是说“为仁”的方法在于从我做起,推己及人。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论语· 颜渊》)其中“克”意指克制、约束,“己”指每一个个体本身。、所以,实现“仁”不假他人之力,而是凭借自己。“我欲仁,斯仁至矣。”(《论语· 述而》)仁,存在于每个人心中。可见,孔子强调人的自我修养,要求每一个个体都能约束自己,在他所身处的礼崩乐坏的时代,只有这样做才能实现向周礼的回归,达到“仁”的境界。这也是儒家强调“内省”的一个过程,是人的自我提高、自我完善的过程,正如《大学》中所论:“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也就是说,上自帝王,下至庶民百姓,必须把个人的修养看作是一切的基础。若是丧失了基础,那么所谓的上层皆是空中楼阁。

其次,由近及远,由己推人。(《论语· 雍也》)曰:“夫仁,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就是说如果自己想要立得住,有所成就,就要让别人也立得住,如果自己想要事事通达,也要让别人事事通达,能拥有这样推己及人的胸怀,那便是仁人的作为了。孔子还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想要的,也不要强加于别人。

二、《论语》本身

(一)《论语》的内容特点。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孔子葬鲁城北泗上,弟子皆服三年。三年心丧毕,相诀而去,则哭,各复尽哀;或复留。唯子贡庐于冢上,凡六年,然后去。”相传孔子的弟子,在孔子去世后为其守孝三年,并在期间通过回忆孔子对自己的教导编写成书的。在论语中,主要以对话的形式展现了了孔子对其弟子的教诲。在《论语》的章节中所记载的大多是孔子对弟子的批评,而不是赞赏。当然颜回除外,关于颜回的章节,都是赞扬颜回的。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以冉求、宰我、樊迟为例:冉求问:“非不说子之道也,力不足也。”孔子批评说:“力不足者,半道而废,今女画。”意思就是:你根本就没去做,怎么说是力不足呢?对冉求最尖刻的批评是:“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对宰我的批评,有关章节也很对尖锐:“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在宰我提出守丧一年的观点后批评说:“予之不仁也。”——宰予所说的行为不符合仁啊!

樊迟问学稼圃,孔子批评他的行为是小人行为。

朱熹说:“孔子教人,各因其材。”因此孔子在回答弟子问题的时候,都是针对不同弟子的缺点因材施教。这些回答,实际是一种非常高明的对弟子的评价。对司马牛来说,仁就是把话说到点上。司马牛多愁善感,如担忧自己无兄弟,当他问君子时,孔子回答说“君子不忧不惧。”

体现了《论语》思想性强,教导意味明显的特点。

(二)《论语》语录的呈现方式及其特点。

《论语》中的语言特点多以对话的方式呈现,以学生问孔子答或孔子问学生答的形式,展现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以及其教育

思想与治国思想。

如: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公冶长》

此章颜渊、子路及其老师三人各言其志。

子路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切切、偲偲、怡怡如也,可谓士矣。朋友切切、偲偲,兄弟怡怡。”——《子路》

此章是子路与老师之间关于如何做士的问答。

又如: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

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里仁》

《论语》中问答的篇章中,避免了繁琐的问答,多是以两三个回合的形式,鲜有长篇阔论。这是学生根据原始的谈话内容基础上,进行了高度提炼概括,将不必要的语境背景省略,结构倾斜旨在突出“子曰”所承载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2]“亲亲尊尊”并不与“举贤才”相矛盾。“举贤”也是原始牡会氏族体制中一个早就存在的历史传统,它与“亲亲尊尊”互补而行。所以才有“舜有天下,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举伊尹,不仁者远矣”的称赞和说法。孔孟并未突破氏族贵族的世袭制(如某些论著所认为),而恰好是要求保存氏族体制的各种遗迹。

注释:

①林语堂.孔子的智慧[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0.

②“亲亲尊尊”并不与“举贤才”相矛盾。“举贤”也是原始牡会氏族体制中一个早就存在的历史传统,它与“亲亲尊尊”互补而行。所以才有“舜有天下,举皋陶,不仁者远矣。汤有天下,举伊尹,不仁者远矣”的称赞和说法。孔孟并未突破氏族贵族的世袭制(如某些论著所认为),而恰好是要求保存氏族体制的各种遗迹。

中图分类号:K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031-02

作者简介:何婉祯(1991-),女,汉族,河北省,在读研究生,重庆师范大学,专门史。

猜你喜欢
颜渊氏族亲亲
亲亲你
浅谈《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及启示
浅谈图腾崇拜
贵州彝文文献《土鲁窦吉》中“哎哺”浅析
《中国丛书综录》等所收氏族类丛书补辑三种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