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彦妮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24-0078-01
一、课程分析
本节内容是必修二学习的重点内容,也是高考中的必考内容,通过对农业区位的分析,使学生学会运用地理思维看待农业问题,明确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在实际分析中能结合当地的实际分析农业区位因素。本节教材在编排时先总括了影响农业生产的所有区位因素,在正文中简要介绍了自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农业技术经济因素,而在阅读材料中详细的介绍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农业生产的,在每段阅读材料的后面都以活动的形式让学生进行判读,这样设计旨在通过学生的活动归纳之后学会判断影响不同地区的主要区位因素。教材中只涉及了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而没有提到如何进行农业区位选择,农业区位选择的一般原则是什么,这是本节课的难点,也是需要补充的内容。
二、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了城市区位分析以后对于区位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有一定的区位分析的基础。高一学生大部分属于00后,对于农业生产活动比较陌生,但是多数学生的旅游经历使其对不同地方的特色农产品有感性的认识,再结合必修一的知识学习影响农业的自然因素难度应该不大。本节内容需要对一个地区的农业生产的全局进行综合考虑,这个对于高一学生而言难度较大,因此在综合分析时应对区域多加铺垫。
三、教学方法
1.问题教学法,给出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最终解决问题。
2.小组合作法,小组成员对于同一个问题共同研究分析归纳本组的观点。
3.举例法,通过给出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从实例中分析该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实例的选择使学生能快速的了解区域的特征,降低了分析的难度,最终才能循序渐进分析一般区域农业生产的区位优势或不足。
四、学法指导
农业区位因素的分析方法:
1.根据经纬度、海陆轮廓等确定具体位置。
2.根据位置等信息确定气候、地形等自然特征。
3.分析农业区位因素一般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去考虑。
4.评价一个区位的发展条件时,一般需分析其优势和限制性因素,不利因素是今后改造的对象,并和将来的发展联系起来。
5.给出分析农业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按图索骥来进行学习。
五、三维目标
1.通过阅读课本,说出农业生产生活的概念,明确农业区位的两层含义。
2.通过对于相关文字资料和图片分析,学会分析影响某一地区农业生产的条件。
3.通过小组合作探究,会分析不同案例农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原因。
4.能对高陵区的农业生产进行区位选择和评价。
六、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利用《过华清宫》杜牧——“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的诗句来导入新课。欣赏完了诗句以后提出以下问题:唐玄宗那么宠爱杨贵妃,为什么不把荔枝移到华清宫呢?
设计意图:让学生带着问题进入本节课,并为后续问题探究埋下伏笔。
2.目标解读: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主要的学习内容以及学习的重难点。
3.学案反馈:通过教师反馈和学科小先生反馈两部分完成。
教师反馈从规范问题和具体问题两方面进行反馈:
学科小先生反馈:学科小先生利用小白板展示本组课前存预习中存在的问题。
4.自主梳理,检测反馈
(1)电子信封快速竞赛:利用电子信封链接材料题,每段材料均为影响农业生产的一个因素,由一名学生主持,其他学生竞猜点开链接快速回答该材料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那个因素,具体材料如下:
材料1:海南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能生长椰子、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东北,只能生长苹果,梨等温带水果。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材料2:东南丘陵和东北平原的土壤图及主要农作物图。
材料3:我国的牧场主要分布在西部地区,而九大商品粮基地都位于东部地区,请问为什么?
材料4:宁夏平原的小麦、水稻高产稳产,枸杞、瓜果品质优良。素有“塞上江南”的美称,为什么?
材料5:2015值得引起政府重视的农产品滞销年,6月中旬陕西周至县竹峪镇兰梅塬村是远近闻名的油桃生产基地,这个村子几乎每家都种植着油桃树,油桃也是果农们主要的经济来源。可今年油桃成熟了,却鲜有客商来收购,价格也不及往年三分之一,果农们无奈之下将滞销的油桃倒进村头的河道里。
材料6:水稻生产的主要环节示意图。
材料7:荷兰的鲜花出口占全球市场的60%,在24小时之内,荷兰的鲜花可以空运到世界上每一个角落。
材料8:近些年我国的农业补贴政策极大的推动了农民种植粮食的积极性。
材料9:袁隆平以及杂交水稻图。
设计意图:学会分析材料,从材料中总结有用信息。
竞猜完成以后提出下列问题:假如你是农场决策者,你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2)利用小情景剧《家庭会议》表演一个决策者进行农业生产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其他学生在学科小先生的组织下边听边利用小白板总结影响农业生产的区位因素。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欢乐中学习,快速的完成学习任务。
最后利用记忆秘诀归纳记忆农业区位因素:气候三分水热光;地形水源和土壤;农民劳动运市场;政策技术来护航。
设计意图:通过押韵快速识记,形成长久记忆。
5.合作探究
阅读高陵区农业发展历史,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上世纪九十年代之前高陵县依托其优越的自然条件成为陕西省的种粮大县,而九十年代以后出现了一批种植反季节蔬菜、瓜果及禽畜养殖的种养殖大户。近现代以来高陵县的农业生产有发生了变化,形成了一些家庭农场和休闲采摘农业,在这场农业发展中,高陵县牢牢的抓住了机会。
材料2:家庭农场让农民有了营业执照,有了法人地位,自己既能产又能销,真正解决了农业产业化、规模化经营的问题。张卜镇庙西村小艳家庭农场提出家庭农场的好处: 首先解决了以前产销两张皮的问题,可直接参与政府蛋奶工程的投标;其次是可以扩大农场规模,种蔬菜,降低单一养鸡的风险。她准备再流转十几亩地种韭菜,建个沼气池,用鸡粪来沤肥上韭菜,搞成小型循环经济,同时注册自己的品牌鸡蛋和韭菜,相信效益至少比现在要翻一番。
(1)试分析高陵区发展反季节蔬菜及瓜果种植的区位优势?
(2)结合材料试评价家庭农场的好处。
本道题为根据本地区的农业发展特点编撰的试题,考查学生对于方法的应用以及对于材料的分析能力。
学生点评完后对于本道题进行归纳总结。
6.当堂检测及小结
回到课前导入的诗句,解决问题,给出西安和广州两个城市的气候资料图,对比分析长安为何不能种植荔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