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青华
【摘 要】兴趣的激发是开展现代教育的前提条件,初中数学教学更是如此,只有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才会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而且,初中数学学习的内容的难度比较大,对学生的抽象思维比较高,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很容易遇到挫折,在这个时候,学习兴趣是支撑学生坚持下去的最强有力的力量。因此,在现代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使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习兴趣;激发方法
在现代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基础。只有真正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够让学生产生强劲的内在学习动力,其能够引导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克服问题、解决问题,这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现代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积极的思考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更加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1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属于义务教学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迅速但不够成熟的关键时期,数学教师的课堂兴趣教学,需要抓住学生尚奇的心理特点,帮助学生激发学习兴趣,加强学生对数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初中数学教师想要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学生进行兴趣教学,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
首先,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用图画教学的方式进行。初中阶段的学生抽象思维处于发展阶段,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采用图画教学的方式来唤起学生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因此,在学习这部分数学知识时,数学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出直线和圆的几种位置关系,来帮助学生了解空间概念,这种画图的方式可以使数学教师将复杂的数学知识简化,让学生能够更轻松的了解教师所要表达的意思,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
其次,需要教师注意运用课堂语言。教师的授课语言是一门艺术,有些教师语言粗鄙,常常羞辱学生,这不但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会让学生的自尊心受创,非常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再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中穿插一些名人轶事,讲述一些数学家的小故事活跃气氛。青春期的学生喜欢新奇的事物,数学教师如果能够在严肃的课堂氛围中为学生讲解一些有趣的数学小知识,就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自己的授课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数学小常识、小趣闻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后,还需要初中教师善于设置问题。初中阶段的学生思维非常活跃,初中数学教师如果能顺应学生的这种特点,善于巧妙的设置数学问题,能够很好地调动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提高。因此,初中数学的兴趣教学,还需要教师能够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设置问题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有利于使学生在课堂上全神贯注的听讲,同时也有利于提高数学教师的教学效率。
2培养学习兴趣要充分把握起始阶段的教学
学生刚拿到崭新的数学课本时,都会对新学期、新课标有一定的好奇,因此,教师要从起始阶段抓起,让学生在起始阶段对数学学习留下深刻印象,延续对数学的兴趣,牢牢把握新教材要求的目标。七年级数学起始阶段的教学,侧重消除学生害怕的心理、提高学习兴趣上做文章,以数学的趣味性、教学的艺术性给学生以感染,使其像磁铁上的铁屑离不开磁铁一样,向往着教师,向往着数学学科。
3采用幽默语言,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语言交流是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思想沟通的桥梁。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对于学生们学习兴趣的激发有较好的引导作用。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课上应该幽默有趣,学生可以带着一种高涨、激动的情绪,进行学习和思考,并对正在展示的真理感到惊奇和震惊”。可见课堂教学的幽默性对于学生们的有很强烈的影响。如果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引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进行课堂讲述,并且投入足够的热情,这样学生们在接受知识难点的时候就会更加认真仔细,也会投入更多的精力来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进而促进学生数学水平的提升。
4习题练习要“有的放矢”,不要搞“题海战术”
习题练习,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极重要的环节,只有通过适当地练,才能打牢基础,形成能力,编拟习题的原则是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使每个学生通过一定时间的思考,大多能做正确为宜,可根据教学目标精选习题,力求概念习题化,体现一定的知识点和能力上的要求,采用题组的形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来练习,充分注意题组的梯度,控制难度与数量,不搞题海战术,不出偏题、怪题来难学生,在习题的形式上,可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出些巩固概念的练习,培养能力的练习,暴露问题的练习,一题多解的练习,多题一解的练习等,可以先练后讲或先讲后练,也可边讲边练,讲练结合,通过练习,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动手动脑,获得初步的成功,进而在成功的基础上再进行新知识的练习,在轻松的练习中逐步积累知识,提高能力。
初中数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教学情况和学生的能力发展情况,积极运用现代教学思想,找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最有效的办法,这样,初中数学教学的质量才会更加有保障。
参考文献:
[1]王义堂,田保军.新课程理念与教学策略[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3,7.
[2]傅海伦.数学教育发展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