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曲
【摘 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深入课堂,我们可以将原本机械、抽象的知识整合成生动、形象的动态体验,这样不但可以激发学习兴趣,更能将抽象知识形象化,利于学生吸收并迁移能运用能力。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藏语文教学;兴趣;重难点;扩充容量
长期以来藏语文一直沿袭传统的理论说教教学模式,这样的课堂死板、拘束,不能引起学生的广泛兴趣,常常导致课堂低迷,学生互动性低,知识接收和迁移效率无法提升上来。新课改以来,我们认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学过程中应该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针对性地整合教学内容,让知识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才能吸引孩子们积极参与到藏语文的知识运用和互动中来,便于深化探究,提升教学效率。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以集声、影与一体的优势走进课堂,在恰当的时机,给孩子们展现动感的知识,不但可以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还可以激发兴趣活跃课堂氛围,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一、激发学习兴趣,分解知识难点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爱因斯坦也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从这些大师实践性的观点我们可以认识到要想提升课堂效率,必须先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传统的课堂教学多是教师在黑板上写板书,口头讲解理论知识,这样的模式肯定会产生审美疲劳,同学们就会丧失兴趣,从而导致课堂低迷。
而多媒体科学运用就可以有效激活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它以集影、声一体和广泛联网的优势,让课堂资源信息化,形象化,能满足学生更多的好奇心,从而激发他们去主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最终通过解决问题掌握知识。
就拿藏语文教学来说,藏族同学觉得藏语就是自己的母语,不学也会,所以从内心没有进取动力。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可以利用中国藏族中学网创设好的教学情境以学生感到好奇的方式导入新课,这样就能从课堂伊始吸引学生跟着教学思路层层深入。尤其是教材中涉及到的历史故事、壮丽山河等,我们都可以借助多媒体让孩子们“体验”和“浏览”一番,这样就让被动接收的课堂变成了积极认知的课堂。孩子们兴趣有了,就会驱动他们对知识探究产生新的源动力,就会形成热爱学习的良性循环,从而有效提升课堂效率。
二、节省时间空间,扩充课堂容量
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时间和空间的束缚,这个不足只能靠同学们进行想象。但是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学生许多情境可能无法通过想象来体验,遇到这种情况就可能滥竽充数,从而造成认知缺失。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在课堂的广泛应用,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和互联网来用有限的时间、空间探索无限的知识,完善丰富的认知。
比如,藏语文教学中的写作和表达是重难点,许多同学一筹莫展。如果我们只是通过口头提示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进行写作,那肯定不能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这时,我们可以借助多媒体来启发想象,引导写作:例如,以“交流”为主题的写作,很多同学缺乏眼界和想象,写的多是常见的人与人之间的对话之类。我们就可以借助多媒体给同学们展示不同的“交流”:灾区官兵和被地震压在废墟下幸存者的交流;血肉横飞战场上同袍赴死之前坚毅的眼神交流;电视里,男女主角擦肩而过,惊鸿一瞥时的心与心的交流……这样的多媒体展示直观形象,一下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丰富了他们的认知内容,进一步做到心中有话说,笔下有行文的教学效果。
此外,现代信息技术还可以极大拓展学生的阅读选择的空间,让学生获得较大的选择自由。多种媒体的综合效应,还可以使学生更有效地完成语言信息的加工、汲取,可更好地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吸纳和输出藏语文信息的质量,从而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素养。
三、注意科学运用,须防过犹不及
多媒体技术是传统媒体的发展与升华,是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借助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它并不排斥传统的教学媒体。多媒体技术在突出体现鲜明的形象、为学生创设认识环境方面的确非传统媒体所能比拟,但在展示重点的字、词、句时,不可能一致停留在屏幕上,适当的板书,更能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记忆,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再如,强化诵读、注意积累,也是提高语言感悟力的重要形式,是多媒体技术所无法取代的。片面强调多媒体技术作用的万能性,长期只凭借图像、声音等媒体的介入,大脑的语言中枢就得不到锻炼,就会使语言越来越贫乏,阅读和表达能力就会下降,就达不到我们进行藏语文教学的目的。因此,只有正确处理好二者的关系,才能使藏语文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文是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实践对现代信息技术辅助提升课堂效率的几点看法。总的来说,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我们要结合学生的认知情趣来整合教学内容。具体教学中,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将抽象知识以形象的方式给学生呈现出来,激发他们主动体验和探究的欲望,拓展他们思考的空间。当然信息技术只是辅助,我们不能完全用其代替传统课堂,要以科学的方式进行运用,以期达到为学生认知服务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多吉加.信息技术与藏语文教学的整合[J].《考试周刊》,2010(32):62-63.
[2]桑杰草.信息技术在中学藏语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中国人》,2015(3):168-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