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雨
【摘 要】茂腔是山东胶东半岛的一个地方小剧种,它凭借自身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被当地的老百姓誉为“胶东之花”。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大体经历了“本肘鼓”、“冒肘鼓”和“茂腔”三个阶段,有接近两百年的历史。不过,随着现代娱乐的多元化,茂腔的发展与继承受到了很大的考验,如何做好茂腔的保护和创新工作是本文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
【关键词】茂腔;起源;发展;继承
中图分类号:J82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042-01
茂腔是山东半岛兴起的地方戏之一,它是一种山东民间的地方小戏,用“茂”字冠名是希望茂腔能够永远茂盛,永葆生命力,但令人惋惜的是,茂腔曾经的繁荣早已不在。
一、茂腔的产生
据《山东地方戏曲剧种史料汇编》记载,从肘鼓子到茂腔,其间经历了“本肘鼓”、“冒肘鼓”、“茂腔”三个阶段。这种观点与民间艺人的口述历史大体一致,并被《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中国戏曲音乐概论》等权威专著所认可。
约在160多年前,山东东部胶东半岛的乡村里流行一种“肘鼓子”腔调,由临沂、日照等地传入,后来经过不断发展和变化以后,当地的老百姓称之为“本肘鼓”。“本”的含义就是流行于本地的一种地方民间戏曲。它的主要特征是:旋律简单、节奏平稳,只有两个平行乐句。其唱词为分节式的民歌形式,多数为七字句,上下结尾句又以“奥嗬罕”三字刷腔,因此,又称“奥嗬罕”调,本肘鼓伴奏以锣鼓助腔,不托管弦。化妆演出也比较简陋,以“打地摊”为主,随处都可以是舞台,表演内容通俗易懂,贴近生活化。
二、茂腔的发展
19世纪末,“拉魂腔”流传到高密、诸城一带,对“本肘鼓”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使其慢慢演化为“冒肘鼓”。这个过程《中国戏剧音乐集成·山东卷》也提到过:大约在1895至1900年之间,有一个还俗的丁氏尼姑从临沂一带携三个儿子四个女儿到诸城落户。她的女儿们都擅长唱拉魂腔,由于拉魂腔采用的是柳叶琴的伴奏,曲调生动悦耳,化妆浓艳俏丽,比起本肘鼓更受观众欢迎。经过长时间的艺术交流和实践,丁氏一家创造性地将拉魂腔的某些特色音调揉进了本肘鼓,形成了旦角唱腔下句的尾音翻高八度的旋法特点,群众称这种唱法为“打冒”,由此,“冒肘鼓”代替了“本肘鼓”。
到了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初期,人们开始渐渐不喜欢冒肘鼓每句末“打冒”的唱法,因此在戏曲演员的演唱中也就逐渐少了八度翻高,多半以弦乐过门代之。尽管如此,这种名称在这种民间戏曲中还是得以保留,只不过音同字不同,取字为“茂”,旨在希望此种戏曲能够枝繁叶茂,一代一代传承,茂腔的名字就由此诞生。
三、茂腔的传承思考
我国戏曲的发展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代表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并且具备三大功能:娱乐、教化、传承文化,是中华民族十分珍贵的文化遗产。2006年,茂腔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无疑给这一个地方小戏带来一次扩大其知名度的机遇。茂腔从农村走向城市又从城市走向农村,循环往复,不断地发展,不仅丰富了自身,而且传承了传统文化的精髓。
然而当代茂腔的发展却不容乐观,很多曾经的茂腔剧团基本已经解散,现在在各个地方残留的茂腔剧团也是屈指可数。在当今多元化的社会,人们对于艺术的选择也变得多元。茂腔的观众群中老年人居多,在农村尚有雄厚的群众基础,而新时代生活在城市里的年轻人对于茂腔十分陌生,这就给茂腔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和考验。
没有观众就没有市场,把握观众才能把握市场。现在茂腔的演出市场确实在日益萎缩,想要拓宽演出市场和未来市场的发展,单靠行政手段是不行的,必须有立志为茂腔的改革全身心投入的编剧、导演、演员、舞美、灯光等众多艺术工作者。有学者曾经提到过:“茂腔本来就是萌芽于民间的戏曲,她就像农民养育的女儿,出嫁到城市,受到城市观众的欢迎,当然应该雄赳赳地到城市去。如果城市观众另有新欢,抛弃了她,那也不要紧,她应该高高兴兴地回农村娘家,因为娘家有比城市多得多的观众在等着她,她可以从娘家吸收新的营养,充实自己,使自己变得更加健壮,更富有生命力。”①作为茂腔工作者们一定要为娘家唱好戏,演好戏,在娘家改变陈旧、落后的面貌,以崭新的面貌再回到婆家去。
注释:
①李国庭.戏曲的危机与出路——访戏曲作家陈仁鉴[J].文艺报,1986-3-8(4).
参考文献:
[1]陈公水.齐鲁古典戏曲全集[M].中华书局,2011.9.
[2]于会泳.腔词关系研究[M].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5.
[3]周育德.中国戏曲文化[M].中国戏剧出版社,2010.11.
[4]叶惠文.论茂腔的艺术特点与传承发展[D].山东师范大学,2009.4.
[5]胥正娜.山东地方戏曲“高密茂腔”探源[J].戏曲艺术,2007.
作者简介:
肖 雨,云南艺术学院戏剧学院2014级戏剧戏曲学研究生,专业方向:戏剧戏曲学、欧美戏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