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东阳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 采取针对性的预防措施以求更好地控制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方法: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应针对其危险因素,积极开展预防。循证医学证实对脑血管疾病进行综合性预防,对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肯定效果。当前,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主要采取三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是针对已知危险因素干预;二级预防是针对起病诱因实施预防,三级预防是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或超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程度,即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结论: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可通过科学有效的自身控制和及早预防性的调整,从而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改善预后。
【关键词】脑血管疾病 危险因素 预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8-0255-02
脑血管疾病是危害公众健康安全的一个重要健康问题,是世界范围内人口死亡的第三位病因,发病急、致残率高且恢复缓慢,同时也是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和情感障碍的主要原因,它对患者的身体各器官与生命安全有着很大的危害。
我国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国家,发病率为185~219∕10万,估计每年有200万新发病例,有150万人死于脑血管意外,2∕3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或遗留不同程度的残疾,给国家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因此了解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及在社会人群普及预防知识,以便及早发现并有效干预,以达到预防的目的。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有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和可改变的危险因素。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年龄、性别、家族遗传等,也有一些因素虽然不可改变但具有可控性,如社会经济地位、已有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病史,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季节气候变化等,可以提醒老年病人注意防范;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有血糖、血脂、血压异常,以及一些不良嗜好如吸烟饮、嗜酒、生活无规律、久坐不动、食盐过多、情绪不稳等。
在脑血管疾病的众多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独立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只要做好高血压的预防,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即可降低脑血管疾病风险。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达标同等重要,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升高都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病风险正相关,研究表明,收缩压≥160 mmHg或舒张压≥95mmHg,脑血管疾病相对风险是正常血压者的4倍。在我国有80%的脑血管疾病患者与高血压有关,其中86%的脑出血和71%的脑梗死都有高血压病史,血压升高是表象,主要是损害心脑肾眼底等靶器官。日本一项研究发现,脑出血死亡率在高血压病人组比血压正常组高17倍,脑梗死死亡率约高出4倍,特别是无症状或没有控制好的高血压。
脑血管疾病以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极大危害着人类健康,应针对其危险因素,积极开展预防。美国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改善高危因素可使85%的脑血管疾病得到有效控制。
现代医学模式已逐步从经验医学向循证医学转化。循证医学证实对脑血管疾病进行综合性预防,对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有肯定效果。当前,对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主要采取三级预防策略。一级预防是针对已知危险因素干预;二级预防是针对起病诱因实施预防,个体已存在危险因素且已出现脑血管疾病先兆如TIA,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严重脑血管疾病发生;三级预防是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或超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程度,即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一、一级预防
是指对于已经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危险因素的个体通过控制危险因素预防脑血管疾病发生。根据危险因素的数量、严重程度、危险因素是否已造成相应的并发症等,开展综合性预防措施。
1.主要是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如吸烟、饮酒、不良饮食、肥胖、缺乏运动等。应强调老年人低脂肪、低热量、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及粗纤维食物为主。
2.精神心理因素已被列入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中,应加强对群众的健康知识宣讲,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疾病不发生或推迟发病的目的。
3.定期监测血压、血脂、血糖浓度、高血小板聚集力、高同型半胱氨酸、高纤维蛋白原、高尿酸血症等。老年人应至少每年做体检一次,并根据情况及时调整上述指标 ,使其维持在正常范围内。
4.防治高血压,在低盐低脂饮食、减轻体重、适当锻炼的基础上,坚持规范降压治疗,血压应尽量控制在130/80 mmHg以下。发现和控制高血压,正常人每年至少测一次血压,50岁以上因血管弹力的降低均有患高血压的可能性。有家族史者更应定期检测血压。成功控制高血压可使脑血管疾病发病率下降40%,舒张压降低6mmHg,可使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降低 30%~40%。降压药物选择应个体化,避免不规范用药。
二、二级预防
又称“三早预防”,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指对已发生过脑血管疾病的个体通过控制危险因素和其他措施预防脑血管疾病的复发。是发病期所进行的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的主要措施,主要是针对已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发生轻型卒中在短期内(3周内)完全恢复者,防止发生完全性卒中。
1.病因预防
对于可干预的危险因素进行病因预防,基本与一级预防相同。如调整血压、调控血糖、治疗心房纤颤等。
2.鉴于动脉粥样硬化性形成在缺血性事件中的核心作用,抗血小板聚集治疗已被公认为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的基础内容。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患者 ,建议常规应用阿司匹林75~150mg/d,能有效降低脑血管疾病风险。对有胃溃疡病史、阿司匹林抵抗或不能耐受患者可改用氯吡格雷 75 mg/d。对已明确诊断为非瓣膜病变性房颤诱发的心源性栓塞患者应用华法林治疗。
3.干预TIA 反复TIA患者发生完全性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极大 ,应积极寻找病因并治疗,阻断其发展。TIA后1个月内、一年内、5年内发展为脑梗死者分别为 4% ~8%、12% ~13%、24% ~29%。因此 TIA是严重的、需紧急治疗的“卒中预警信号”。
三、三级预防
是对脑血管疾病患者早期或超早期治疗,降低致残程度,即临床治疗、康复训练及减少后遗症的发生。
1.临床治疗,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采取相应的治疗手段。
(1)第一阶段,即发病后1~48小时,溶栓后开始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酌情应用抗凝、降纤治疗,有颅压升高者脱水降颅内压,调整血压,改善微循环。
(2)第二阶段,即发病后3~14天,此时期应及早脱水,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改善微循环,改善脑细胞代谢,早期进行语言及肢体康复训练。
(3)第三阶段,即发病3~12周,将抗血小板聚集药改为预防剂量,继续应用改善组织代谢,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药物,继续康复治疗。
2.康复训练,积极及早与正确的康复治疗,将使80%的病人的功能明显改善,并可预防并发症以及继发性损害,同时为下一步功能训练做准备。
(1)预防性康复,急性期即从发病开始直至一周。以临床治疗为主,康复训练为辅,病情稳定后,应尽早开始康复训练。通过床上翻身,移动训练,达到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防治各种并发症,恢复床上部分功能的效果。
(2)主动性康复,恢复期即发病后一周至6个月,病情基本稳定,存在各种障碍有可能不断改善,是康复训练的最佳时期。最大限度的克服障碍,使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恢复,争取达到独立或基本独立的生活
(3)适应性康复,后遗症期即发病6个月后,可能留有各种不同程度的后遗症,如手脚活动不便,谈话不清楚,日常生活离不开他人协助。学习使用助行器、轮椅等辅助器具,尽可能克服瘫痪造成的不良影响,争取最大限度的达到独立生活。
3.干预脑血管疾病后认知障碍
卒中认知功能障碍及痴呆的发生率较高,血管性痴呆是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的最常见痴呆类型。卒中后早期应用阿司匹林进行干预,有助于防止痴呆的发生。已发生持续性认知功能障碍甚至痴呆的患者可以应用改善脑功能的药物如胞二磷胆碱、依达拉奉等,积极提升智能水平。
4.干预脑血管疾病后抑郁
卒中后抑郁的发生率为 30%~50% ,是影响患者预后的一项重要因素。对已发生抑郁的患者应选择药物治疗。首选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氟西汀等,其他的药物还包括三环类、四环类抗抑郁药。单一用药效果不佳时可辅助以心理治疗。
国内外多项临床试验证明,心脑血管疾病多重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措施在预防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事件方面效果显著好于单一危险因素的干预结果,能有效遏制老年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及住院率。研究证实,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存在着氧化与抗氧化失衡,自由基代谢紊乱、血脂代谢紊乱、导致体内自由基增多除自由基的治疗是不容忽视的。
在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中固然需要对新的危险因素的识别和研究 ,但是,更重要的是将已知的循证医学结论应用到实践中去,缩短循证医学与实践的距离,要达到这个目的,①应加强对临床医生和预防工作者循证医学的教育;②加强公众的健康教育,普及正确的预防理念。③转变脑血管疾病临床实践模式,即多学科合作、整合医疗资源,将预防作为医疗实践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临床考核中应把预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④在医院建立标准化的脑血管疾病预防门诊,建立危险因素数据库,监控高危人群。⑤政策的导向,在医疗政策的制定中确实体现预防为主的方针。
参考文献:
[1]王定坤.我国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分析与防治对策[R].中医药管理杂志,2014年06期
[2]王文志.脑血管病在我国的流行现状及其防治对策[J].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2年01期.
[3]刘尊敬,红梅.脑血管病重在预防[J].中老年保健,2012年08期.
[4]于昆师.老年人高血压病的特点和危险性[J].职业与健康,1994年01期.
[5]李翠莲,王增英,张连英.煤工尘肺脑血管病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J].职业与健康,2010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