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_朱韶瑞 张彩虹
激情飞扬的青春
文/图_朱韶瑞 张彩虹
在新密市供电公司,有这样一个团队格外引人注目:19个人,平均年龄只有26岁,却拥有4项QC成果,其中省级奖项两个、国家级奖项一个,被省电力公司确定为班组标杆试点单位。这就是新密公司操作一队城西变电站。
操作一队城西变电站年轻人较多,为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他们2006年成立QC小组,鼓励大家积极参与小发明、小创造、小改革等活动,不断研发出新型实用成果。
2010年4月21日对于操作一队队长张彩红来说是个意义非凡的日子,城西变电站研制的接地线收存装置QC成果获得中国质量协会第三届海洋王杯全国QC小组成果发布会二等奖。
“这一成绩来之不易。我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走了4年,今天终于梦想成真!”张彩红激动地说。
2006年8月,他们在变电站操作时,发现隔离开关轴承容易生锈,就用铜套裹住轴承,提高操作灵活性。该成果获得河南省电力行业成果发布三等奖,并在新密市供电公司变电站推广。2007年4月,针对变电站10千伏设备普遍采用的手车封闭式高压开关柜不容易验电问题,他们积极攻关,成果“10千伏手车式开关直接验电方式的改进”获得郑州市农电系统一等奖;2008年9月,为缩短倒闸操作的停送电时间,他们研发了“提高户外五防锁具开锁及时率”成果,使开锁及时率由80.93%提高到98.84%,荣获省电力公司第二十三届QC成果发布一等奖。
成果的发布获奖激起了他们更大的热情,QC小组成员把目光投向了国家级奖项。2010年4月,成员石奇在工作中发现操作完毕后收接地线时间比较长、工作量大,就不断研究怎样节省缠绕接地线的时间,并经过多次反复试验,最终研制出了接地线收存装置,原来两个人操作需要12分钟,现在竟然一个人两分钟就能解决。由于石奇研制的接地线收存装置实用,获得第三届海洋王杯全国QC小组成果发布会二等奖,已申请国家专利。
“翟师傅,你用10元解决了7000元的问题,真了不起,‘节约明星’这个称号当之无愧!”2月,操作一队城西变电站员工翟遂卿作为该公司节约标兵上台领奖。
翟遂卿被人称为“抠门大王”。他有一个百宝箱,里面装满螺丝钉、电缆头、铁钉等。这些在别人眼中毫不起眼的东西,在他眼里可都是宝贝。有一次,单位的铁门生锈甚至好几处断裂,重新换门需要2000元。翟遂卿用百宝箱里的铁钉、铁皮、螺丝把断裂的地方加固,然后用防锈漆把大门重刷了一遍,花费不到20元。今年3月,城西变电站的高压盘与墙壁间出现间隙,如果改造需要费用7000元。翟遂卿量好尺寸,用废旧有机玻璃制成与开关柜一样的挡板,仅花了10元钱。
在“三节约”活动中,该站规定外出要关闭照明灯、电脑、饮水机,饮料瓶、旧纸箱、旧报纸都要整理变卖,换成工作必需品。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在节约上下功夫。
“减少停电时间是最大的节约。”张彩红说。他们从基础、基层、基本功抓起,积极开展师徒结对、现场教学等,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开展事故预想、反事故演习,提高人员操作水平和事故处理能力;实施零点操作,减少停电时间;加强设备巡视维护管理,及时消除缺陷。
朝气蓬勃的团队
在操作一队城西变电站西南角有一块菜园,里边种着一些蔬菜。这是他们为方便生活特别开垦的。
城西变电站刚成立时条件有限,员工吃饭都是自带方便面或饥一顿饱一顿地打游击。在争创国家电网公司一流县供电企业时,他们看到变电站西南角有一块荒地,就开垦出一块菜园,又建了员工食堂,彻底解决了员工的吃饭问题。
每到吃饭时间,除了留守值班人员外,有厨艺的员工纷纷走进食堂一展身手。厨艺好的当主厨,厨艺差的打杂,共同演绎锅碗瓢盆交响曲。然后,在一声“开饭喽”的叫声中,大家围坐在一起,吃着一道道美味佳肴,争相讨论自己的拿手好菜,其乐融融。
“这里就像是我自己的家,在这里时刻能让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幸福。”值班长刘桂芬感动地说。
2月26日19时,正在进行春季预防性试验的刘桂芬突然接到家里打来的电话,说孩子出车祸了。考虑到站里人员少而且新员工比较多,她坚持到试验结束后才赶去医院。在医院里,看到昏迷不醒的孩子,她流下了难过的泪水。等到孩子醒来,看到孩子没大碍,她把孩子交给丈夫照看,自己连夜返回队里整理资料。在她的感召下,大家圆满完成了预试工作。
采访结束时,笔者在该站宣传栏的活动园地里看到一幅幅充满青春和活力的照片,这是他们业余时间组织爬山、野炊、打球等活动时照的。照片上,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异常醒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