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学生职业个性发展层次和教育策略

2016-11-30 09:01:25武文
职业教育研究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人格个体职业

武文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试论高职学生职业个性发展层次和教育策略

武文

(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山东青岛266555)

高职学生在职业发展的同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其人格的发展。教育必须在认真分析目标心理相关要素的基础上,设计适合于高职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教育内容,促进其在职业能力发展的同时,人格得到逐步提升。因此,要明确高职学生成长过程中三个不同的层次,探讨促进其人格发展的教育路径,并通过这些路径和相互的协同配合,促使高职学生的职业能力和人格发展层次得到提升。

高职学生;职业个性;层次;教育策略

高职学生的职业人格发展,是伴随着职业能力的发展而积累成长的。与职业相关的人格因素,是职业能力以外更能决定个体能否做出职业成就的因素。长期以来,高职教育突出职业能力的培养,以能力为本位设置课程、开展教学,也以能力为核心进行评价。近年来,职业人格和基本职业素质越来越受到重视,然而对如何培养职业人格,仍没有一个相对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笔者力求从心理学个性形成的角度出发,对高职院校学生职业人格的形成提出自己的观点。

一、高职学生成长的基本思考

教育科学以心理科学为基础,教育内容和途径的设计,必须以学生心理发展的目标结构为依据。教育促进学生的发展,而发展的核心问题是个性心理的形成。个体人格的形成,本质上是个性心理的形成,职业人格的形成,也就是与相应的职业相关的个性心理的形成。

(一)整体性与职业性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个性是由个体心理过程的积累而形成的,表现为态度系统和行为方式方面一般的、本质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在个性中与从事某种职业相关的那部分心理特征,就是其职业个性。显然,人的个性心理包括了其职业个性心理。然而,人的个性心理的各个方面,只是心理科学为了研究而划分的不同侧面,各个心理因素之间并不存在明确的界线,也就是说,个体的个性心理的各个部分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由此可以推断,与相应的职业相关的职业个性所包括的各个部分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职业能力与职业人格不可分,同时职业个性也不可能从整体的个性中分离出来。

(二)连续性与层次性

职业个性成长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积累过程。职业个性各要素的逐步形成是相关心理过程不断积累的过程。在这个连续的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发展和变化的速度不是一成不变的,存在着渐变性与突变性交替的现象。这样就形成了不同的发展阶段,由于不同的个体处于职业心理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此呈现出不同的层次。这种层次性,体现在职业个性发展的整体面貌上,同时也体现在职业个性心理的不同方面,如职业心理动机、职业能力、职业情感与态度系统、职业意志和职业修养等方面,都呈现出明显的层次性。

(三)关联性与对应性

职业个性是由各种心理因素共同构成的,与个性心理各因素相对应,也包括与职业相关的心理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与职业相关的心理倾向性,即职业动机特征,包括职业需要、动机、兴趣、志向、信念等;个性心理特征即职业个性,包括职业能力、职业态度系统和职业行为方式特征等。个体间存在层次性,这种层次性就表现在这些方面,而且个体在各个方面的层次特征会呈现出一致性,即一般情况下,个体在某一方面层次较低,那么在其他心理因素方面发展层次也较低。同时,当某一个方面表现出从一个层次向上一个层次飞跃的时候,其他方面也会出现相应的飞跃。

二、高职学生心理成长的不同层次

通过对日常职场工作人员的观察和分析,试将职业个性的发展分为三个层次。

(一)职业发展三个层次的特征

职业个性发展的层次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职业个性发展层次特征表

(二)职业个性层次的分析

在第一层次,一般为刚刚参加工作的新手,处于对职场工作内容和工作环境的适应阶段,对不同岗位和不同人员之间工作内容的相互关系,以及工作性质及组织核心目标之间的逻辑关联缺乏认识,只是按照业已形成的固定的工作模式,重复操作过程,完成封闭、固定的任务。从职业发展整体上看,处于“工具人格”阶段,完全是运作中的一个简单环节。处于这了阶段的个体,完成任务主要依赖于直接的职业技能,达到表面化的工作标准,不能把握工作内容背后的规律。处于这一阶段的从业者,生物性层次需要占主导,动机水平相对较低。这是从业者整体提升必经的初级积累阶段,所谓“从基础做起”,说的就是要从这个阶段开始。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在技能形成的同时,会形成工作习惯,在反复练习的过程中不断重复行为习惯,习惯的积累内化就会成为性格的一部分。良好的工作习惯是关系到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关键要素,因此在熟练掌握基本工作技能同时,更应该努力形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随着工作内容的熟悉,从业者开始不满足于表面完成任务,对工作内容的意义和规律开始进行思考,对工作的效果开始自觉期待,对工作的固有方法的模式开始寻求改进,以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在人格整体上从“工具性”上升到“功能性”阶段,能够根据组织整体的目标和组织特征,自觉地确定工作目标,并寻求自我改善。这一阶段的从业者,初级社会性需要(同伴间的人际关系)占主导,更重视归属感、成就感等内在体验。与追求成功相伴随的是方法途径选择和行为过程中的道德正当性问题,为了追求工作业绩,可能有多种选择,策略选择其中就有正义与非正义的问题,需要经受内在良知的考验。

随着工作经历的不断积累,职业渐渐成为事业,职业活动成为个人生命的一部分,工作的目的就超越了对业绩的诉求,而成为人生追求。职业目标与自我实现相统一,动机水平达到最高。

(三)职业个性层次的提升

以上的分析是基于个体职业发展的一般性规律,事实上不同的个体在职业发展中会呈现出更丰富多彩的状态。每一次飞跃都是上一个阶段积累的结果,同时,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条件。从工具阶段向功能阶段提升的过程,是一个简单的、表面化的目标向内在目标的过渡,必须对工作内容的本质、意义与相关工作内容的关系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实现这一认识必须经过思考,从业者的职业思维能力是促进这一飞跃实现的必备条件,对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是必要的过程。毕业生在校期间对理论的学习也必须在职业实践积累到这一时期时,才会真正进行职业的思考,成为第一次职业个性提升的关键“催化剂”。第二次提升是职业与个体生命的统一,因此与个体的人格和文化修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关键因素是自我反省的过程,这个过程的支撑点则是文化素质。

值得注意的是,不管个体处于哪个发展阶段,都存在职业能力、情感态度、意志和行为方式及需要动机方面的要素,而且这些要素是一个有机体,不能分割。在个体职业发展中,基础是职业能力的持续提高,而核心因素是人格的提升,二者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人格的提升是一个持续的修养过程,从良好习惯的养成、职业道德的坚守到职业良知的形成,都需要意志的支撑。从个体职业生涯整体来看,是从为了“生存”到为了更好地“生活”,再到追求“生命”意义的过程,职业能力的发展与职业情感、职业意志等人格品质的提高,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过程。

三、促进学生发展的教育策略

职业教育最终培养“职业人”,就是要在提升职业能力的同时,培养良好的职业态度和情感,也是形成自觉主动、坚毅果敢、理性自律的意志品质的修养的过程。

(一)专业教育提升职业能力

职业院校中的专业教育,最直接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它体现着职业教育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的,规定了各个专业必须把职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基础和重点。职业能力是个体职业生涯提升的基础,是个体职业发展的必备条件,不仅是维持日常工作的必备条件,也为职业个性层次提升提供可能。个体必须能够掌握职业工作的基本方法,而且要不断地提高能力水平,以应对更为复杂的工作任务,才有可能实现职业个性层次的提升。

专业教育要体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原则,通过理论教学,为学生未来的职业反思提供理论知识储备和思维方法训练,让他们不仅学会工作,而且学会思考工作,以找到规律不断获得提高;通过专业实践教学,促使学生学会基本的操作技能和完成任务的方法,形成现实的工作能力和提高工作能力的基础。

(二)职业学习塑造职业人格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职业人,即在培养职业能力的同时,塑造学生健康的职业人格。学生职业人格的养成是伴随着职业能力培养而形成态度系统和行为方式系统的过程。简言之,是在职业学习中获得职业人格,而不是在职业学习以外,靠另外设置专门的“职业素质课程”来培养。在职业院校教学中,主要应通过改进专业课程教学,注重在专业课程中强化学生职业人格培养,即在技能训练中强化良好的职业工作习惯养成,在校内教学项目中强化学生策略选择的职业道德渗透,在实践教学中强化学生职业操守和职业良知的形成,这应该成为培养职业素质和职业人格的主要途径,让学生在职业学习中形成职业素质和职业人格。另外,学校可以通过正面的职业意识教育,比如系统开展入职教育、职业生涯教育、行业企业文化教育等等,进行正面引导,提高学生的职业认知,提高职业自觉性;还可以通过专业课程教学中的隐性内容,如专业教师的治学态度、实习师傅对待工作的态度和行为等影响学生对待职业工作的态度,学校制度规范的执行也会影响学生对待企业规范和制度的执行态度。

总之,学生职业人格的形成是一个隐性的发展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求学生通过意志努力强化自我修养,深化自我体验和反思,同时辅以适时引导,促进转化升华。

(三)公共课程开展基本素质教育

由于学生的人格与职业人格不可分,因此,通过公共课程的开发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是必要的。譬如,数学课可以提高学生的基本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数学是全部自然学科的通用语言,凡与工程技术有关的职业,最终都与数学思维密切相关,适当的数学教育,可以为学生未来更好地从事工程技能类专业奠定思维的基础;语文教育包括语言文字的训练,也是具有人文内涵的课程,语言是人类的思维工具,关系到学生的思维水平,一定的文学素质直接关乎学生的人生品位,开展语文教学,可以综合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同时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思想政治教育与公民法律教育、国防教育,是共和国公民基本的素质教育;健康教育包括体育课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保障学生具有健全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灵;信息技术教育和外语教育,是时代特征的体现和国际化的要求。

综上所述,职业个性的形成是一个立体化的综合积累过程,也是一个自我修养和人格完善的过程,学校教育应为这个过程尽可能地提供直接帮助或提供基础准备。在能力本位的基础上,将职业人格的培养作为重要目标,不仅需要提高教育者的认识,更需要内化为教育的行动,将职业人格的培养内置于专业课程教学中,则需要教师首先具有较高的职业修养,并自觉地身体力行。

[1]章志光.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2]武文.高职学生职业个性形成的心理结构及培养策略思考[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30-32.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4]陈宇.技能振兴:战略与技术[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9.

(责任编辑:王恒)

Levels of Cultivation for Student Career Individuality and Education Strategies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WUWen
(Qingdao Technical College,Qingdao Shandong 266555,China)

While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improves,a point that can not be ignored is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personality.Education must design teaching content on the basis of careful analysis of the psychological factors of the target to improve their vocational ability and their personality as well.Therefore,three different levels in the students'growth process must be clarified and the education path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personality must be explored.The mutual coordination of these paths are adopted to promote the vocational ability and personality level of higher vocational students.

students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career individuality;level;education strategy

G715

A

1672-5727(2016)11-0058-04

武文(1966—),男,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基础心理学、课程建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2015年山东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思想政治教育专项)“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建设的实践研究”(项目编号:J15YB32);2016年度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课题“后喻文化背景下高职毕业生职业适应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SB017)

猜你喜欢
人格个体职业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金桥(2021年8期)2021-08-23 01:06:44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学生天地(2020年15期)2020-08-25 09:21:38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劳动保护(2019年7期)2019-08-27 00:41:02
职业写作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0
我爱的职业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学习月刊(2016年20期)2016-07-11 02:00:14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学习月刊(2015年22期)2015-07-09 03:40:48
How Cats See the World
中学科技(2015年1期)2015-04-28 05:06:12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浙江人大(2014年5期)2014-03-20 16: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