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超宽带六端口结的设计*

2016-11-30 07:44陆家明
通信技术 2016年8期
关键词:功分器微带线微带

王 克,陆家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一种新型的超宽带六端口结的设计*

王 克,陆家明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 杭州 310018)

六端口电路技术是一种重要的无源网络技术,通常由一个功分器和三个耦合器构成,最初在微波测量和网络分析仪等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六端口理论和前人的设计经验为基础,利用HFSS软件分别设计了一种新的宽带功分器和耦合器,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了一种新型的6~18 GHz的超宽带六端口结,同时对其进行了加工测试。仿真和实测结果表明,该宽带六端口结达到了设计要求。

六端口;功分器;耦合器;接收机;

0 引 言

六端口电路技术是由Hoer等人在1972年提出来的。由于六端口结电路(六端口网络或六端口相关器)只是由无源器件构成,并且通过全微带线电路实现,因此结构非常简单,而且价格非常低廉。六端口技术可以将高频信号直接解调得到基带信号,减少了混频器的使用,使得电路实现变得容易,在微波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1]。六端口结是六端口直接变频接收机[2]的核心部件。最基本的六端口结可以由Wilkinson功分器和四端口的分支线耦合器组合而成[3-4]。本文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异面反向功分器和宽带缝隙耦合器,实现了一种超宽带六端口结的设计,极大扩展了带宽。

1 异面反向功分器的设计

考虑到功分器的带宽问题,传统的Wilkinson功分器通过节数的增多达到带宽扩展的目的[5]。文献[6]用了七节的Wilkinson功分器,即采用七节的切比雪夫阻抗变换线,通过增加节数来扩展带宽,在2~12 GHz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性能。但随着节数的增加,在非常小的面积中实现多个节数的变化,要求制作的工艺甚至达到0.001 mm的级别。这大大增加了制作难度和成本投入。为了克服Wilkinson功分器多节难以实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异面反向功分器。它可以通过馈线的进入方向,实现180°的相位差,保持了反相的特性。仿真和实物实验结果显示性能良好。

这种新型的异面反相功分器包含两层的介质基板。微带线分别位于两层介质基板的上下面,上层包含两条微带线,一条输入馈线和一条输出馈线,下层包含一条输出馈线。两层介质基板中间是公共地平面,公共地中间开了槽线,用于输入信号到输出信号的耦合,其结构如图1所示。

令微带线宽度为wm,微带线圆形直径为dm,槽线宽度为ws,槽线长度为ls,槽线圆形直径为ds。其中,微带线宽度由基板相对介电常数和50 Ω特征阻抗决定。通过减小dm和ds的大小,工作频带会往高频偏移,同时伴随有输出端插入损耗的增加。槽线宽度ws的减小,可以减小回波损耗。但是,考虑到加工的精度问题,槽线宽度必须在加工精度内。

选用Rogers RO4350B的介质基板,相对介电常数为3.66,厚度为0.254 mm。通过相关计算[7]和软件仿真优化得到功分器参数,wm=0.55 mm,dm=1.8 mm,ds=1.8 mm,ws=0.1 mm,ls=1.5 mm,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图2 异面反相功分器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曲线

从仿真结果可以看出,在6~18 GHz范围内,输出幅度为-4.0±0.8 dB,回波损耗优于-12 dB,性能优良。

2 新型微带缝隙耦合器的设计

考虑到功分器的带宽问题,传统的Wilkinson功分器通过节数的增多,达到带宽扩展的目的[5]。文献[6]用了七节的Wilkinson功分器,即采用七节的切比雪夫阻抗变换线,通过增加节数来扩展带宽,在2~12 GHz范围内具有良好的性能。但随着节数的增加,在非常小的面积中实现多个节数的变化,要求制作的工艺甚至达到0.001 mm的级别,这大大增加了制作难度和成本投入。

传统的分支线耦合器一般为单层的微带线板构成,其耦合器一般为窄带的,带宽很难达到宽带的要求。研究发现,多节偏置带状线结构十分容易达到耦合器的宽带,但耦合度低,不能实现3 dB的强耦合。文献[8]实现了由多个弱耦合器串联组成一个强耦合器。文献[6]实现了一个9节交叉串联耦合器。虽然交叉串联耦合器使得耦合器的耦合性能从弱耦合变为了3 dB的强耦合性能,但是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多节耦合器要求的加工精度非常高,而且因为其为多层结构,层与层之间通过压合组合在一起,难以避免在层间出现微小的气泡,从而影响高频信号的传输。

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的微带缝隙耦合器,通过微带缝隙实现微带线的宽边耦合,不仅能够达到3 dB紧耦合的要求,并且具有较宽的带宽,而且解决了多层压合出现缝隙和较多过孔钻取导致性能变差的问题。

新型的微带缝隙耦合器具有两层介质基板,两层介质基板中间是矩形开槽的公共地。耦合器的微带线位于两层基板的上下两面,具有对称结构,通过中间的矩形开槽实现宽边耦合。结构如图3所示。

图3 单节微带矩形缝隙耦合器模型

图3为单节的微带矩形缝隙耦合器。其中,微带线的宽度为w1,公共地矩形开槽的宽度为w2,长度均为l,介质基板厚度为h。通过奇偶模分析方法对该耦合器进行分析,则微带矩形缝隙耦合器的微带宽度w1、开槽宽度w2和奇偶模阻抗存在下述关系:

式中,Z0o是奇模阻抗,Z0e是偶模阻抗,εr是介质基板的相对介电常数,K(k)是第一类椭圆积分函数,且k1和k2则可以通过下面的公式获得:

通过高斯-牛顿迭代法,根据给定的奇偶模特征阻抗Z0e和Z0o,求得微带宽度w1和开槽宽度w2。耦合长度l可以根据波长求得:

式中λe是介质中的波长,λ0是自由空间中的波长。

为了进一步提升带宽和降低矩形微带线带来的不连续性,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改进方法:将参与耦合的矩形微带和矩形缝隙改成椭圆形。

将矩形改造成椭圆形,可以依据面积相等的准则,设计参数如下:

式中,D3是椭圆的长度,D1是椭圆微带线的宽度,D2是椭圆缝隙的宽度,计算的数据均为模型的初始值,仿真过程需要通过数据的反复迭代进行优化。

采用矩形微带的耦合器的输出幅度S21和S31具有明显的弧度,而采用椭圆结构后,输出幅度则变得更加平坦,幅度平衡度也由矩形的±1.8 dB变成了椭圆的±1.0 dB。同时,在回波损耗和隔离度方面,采用矩形微带结构的耦合器随着频率的升高,性能变差;而椭圆微带结构的耦合器在整个频带内优于-20 dB。可见,椭圆结构显著提升了耦合器的性能。

考虑到宽带的要求,本文提出将微带椭圆缝隙耦合器由原来的一节提升为三节,以得到更好的宽带特性,其结构图如图4所示。

多节耦合器的设计步骤如下:

(1)根据文献[9],查表获得各节的奇偶模特征阻抗,并经过计算得到各节的耦合度C;

(2)根据奇模特性阻抗,计算出各节微带线的宽度W;

(3)根据λe/4,计算出各节的长度L;

(4)根据每节的耦合度C,通过HFSS软件优化得到各节缝隙宽度G;

(5)组成三节的微带缝隙耦合器,并进行椭圆改造。

图4 三节微带椭圆缝隙耦合器结构

这里选用了Rogers RO4350B的介质基板,相对介电常数为3.66,厚度为0.254 mm。根据上述步骤,得到各级的耦合线数据如表1所示。

表1 三节微带耦合器各节参数

根据计算得到的参数,在HFSS软件里面进行建模,并仿真得到测试结果,如图5所示。

图5 椭圆缝隙耦合器回波损耗、隔离度和插入损耗曲线

由图5可知,节数增加到三节后,回波损耗S11和隔离度S41特性曲线的波纹增加,有效提高了带宽,且输入端口的回波损耗和隔离度在整个工作带宽内均优于-22 dB。因此,通过增加节数和椭圆化的方法,对普通的微带矩形缝隙耦合器进行改进,得到了更好的宽带特性。

3 超宽带六端口结的电路实现

将异面反相功分器和三节的微带椭圆缝隙耦合器进行协同优化,得到了具有宽带特性的双层六端口结。通过HFSS软件完成三维仿真建模,其结构如图6所示。

图6 新型的宽带六端口结结构

由于功分器和耦合器都采用了两层基板的结构,可以方便地进行连接适配,不需要采用过孔的连接方式,因此保证了传输性能。介质基板依然采用Rogers RO4350B,两层0.254 mm厚度的基板上下叠加,中间为公共地,分别在功分器和耦合器的位置上开槽,以保证上下层微带之间的耦合。上层包含三条微带线,下层包含两条微带线,上下层微带线之间间隔为0.508 mm。加工成实物,如图7所示。图7展示了六端口结构的上下层电路板以及通过螺丝压合并安装上SMA头后的整体结构。可见,整个结构非常紧凑。

图7 新型的宽带六端口实物

4 实验结果与数据分析

图8、图9和图10依次为六端口回波损耗和隔离度曲线、六端口幅度特性曲线和六端口相位特性曲线。

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出,在6~18 GHz的频带范围内,六端口结的回波损耗和隔离度均优于-20 dB。幅度特性较为平坦,端口1对应的实测输出幅度为-8.6±2.4 dB。以端口4的相位为参考相位,分别测得端口3、5、6与端口4的相位差为SΔ32、SΔ52、SΔ62。从相位特性曲线可以看出,在6~18 GHz频带内,相位特性曲线较为平坦,相位不一致性,但仍然可以保持在±3°以内,整体的平均值接近90°的整数倍,满足实际要求。

图8 六端口回波损耗和隔离度曲线

图9 六端口幅度特性曲线

图10 六端口相位特性曲线

该六端口结的实测结果与仿真结果存在一定偏差,由于工作频段较宽,中心频率达到了12 GHz,整体尺寸较小,误差主要由SMA连接器焊接等因素造成。需注意的是,由加工造成的误差可以在后期的校准中得到有效控制。

5 结 语

六端口结电路因其成本低廉、频带广、结构简单等特点,在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是宽频带特性,使其在软件无线电接收机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本文设计的一种新型超宽带六端口结电路,覆盖了6~18 GHz的带宽宽度,且实验表明其具有较好的幅度和相位特性。

[1] Talai A,Mann S,Weigel R,et al.Water TemperatureMeasurement by Microwave Six-port Interferometry at 24 GHz[C].2014.

[2] Hoer C A.The Six-Port Coupler:A New Approach to Measuring Voltage,Current,Power,Impedance,and Phase[J].IEEE Transactions on Instrumentation and Mea surement,1972,21(04):466-470.

[3] Ghannouchi F M,Mohammadi A.The Six-port Technique with Microwave and Wireless Applications[M].Artech House,2014.

[4] 彭浩.基于六端口技术的直接变频接收机研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3. PENG Hao.Study of Direct Conversion Receiver based on the Six-Port Technology[D].Chengdu: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2013.

[5] 伍举.宽带六端口电路中的器件研制[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12. WU Ju.The Development of Devices on Broadband Sixport Circuit[D].Chengdu:University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2012.

[6] 祁浩,汪立新,陆家明.一种宽带微波六端口结的设计[J].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2):32-36. QI Hao,WANG Li-xin,LU Jia-ming.Design of a Broadband Microwave Six-port Juction[J].Journal of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2016(02):32-36.

[7] Shuppert B.Microstrip/slotline Transitions:Modeling and 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J].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IEEE Transactions on,1988,36(08):1272-1282.

[8] Gruszczynski S,Wincza K.Broadband Multisection Asymmetric 8.34-dB Directional Coupler with Improved Directivity[C].2007.

[9] Cristal E G,Young L.Theory and Tables of Optimum Symmetrical TEM-mode Coupled-transmission-line Directional Couplers[J].Microwave Theory and Techniques, IEEE Transactions on,1965,13(05):544-558.

王 克(1990—),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无线电;

陆家明(1991—),男,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软件无线电。

Novel Design of Broadband Six-port Junction

WANG Ke, LU Jia-ming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Engineering, Hangzhou Dianzi University, Hangzhou Zhejiang 310018, China)

Six-port circuit technology, as an important passive network composed with a power divider and three couplers, is widely applied to the measurement and network analyzer in the microwave and other systems in the early stage. Based on six-port theory and the experience of predecessors and with HFSS software, a new broadband power divider and coupler is designed, and on this basis a novel 6~18GHz ultra wideband six-port junction implemented.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broadband six port junction could meet the design requirements.

six-port; power divider; coupler;receiver

TN62

A

1002-0802(2016)-08-01088-05

10.3969/j.issn.1002-0802.2016.08.025

2016-04-19;

2016-07-25

date:2016-04-19;Revised date:2016-07-25

猜你喜欢
功分器微带线微带
基于HFSS 的高速不连续性微带线串扰分析
一种C波段一分八微带功分器的设计
微带线电磁辐射的等效建模与辐射干扰分析
一种改进的威尔金森功分器设计方法
微带线拐角射频性能仿真分析
天馈系统四功分器故障处理
一种微带交指滤波器的仿真
一种V波段波导—微带对极鳍线过渡结构的设计研究
基于有限元法的耦合微带线分布电容参数的计算
四点馈电的双极化单层微带背腔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