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全球石化产业分化加剧

2016-11-30 09:11:58田野
中国石油企业 2016年10期
关键词:总厂乙烯

□ 文/田野

未来全球石化产业分化加剧

□ 文/田野

2016年,全球经济继续缓慢增长,预期增长率为2.8%。其中,美国经济将继续稳健增长,欧洲和日本将小幅上扬,巴西和俄罗斯衰退压力预期会有所缓解。同时,持续的低油价环境,以及来自欧洲央行(ECB)、中国人民银行等货币刺激政策不仅会支持经济增长,而且有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上涨空间。然而,过高的公共和私营企业债务、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经济的增长放缓,以及严峻的地缘政治形势都使得经济下行风险加大。值得注意的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速度在历史上都超过GDP增速。中国石化产业在2012年和2013年的增速分别达到8.3%和9.4%,同期GDP增速分别为7.8%和7.7%。虽然如此,由于过去几年的大量投资,以及各市场中新技术的接受度和渗透率不同,全球石化行业不同分支板块的增长速度将不尽相同。

过去5年,全球化工业资本投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2015年,全球化工业投资高达1352亿美元,创历史新高。东北亚地区的投资额占全球总投资的60%。其中,多数投资集中在芳烃、合成气及塑料产业。由前期项目带动的后期投资将从2016年开始迅速下降,其中东北亚地区的下降速度最快,降幅足以抵消2016-2019年北美页岩油气带动的投资增幅。2015年全球主要化工产品表观需求增长4.5%,作为全球化工产品消费量最多的国家,中国以10%的需求增长率引领全球增长。尽管高速增长的部分原因是库存累积,但强劲的居民消费和产品替代依然推动了大部分需求增长,导致实际消费量增加。随着全球人口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长,全球对化工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中国市场仍将是增长主要驱动力。略有不同的是,北美地区的需求将在20多年的停滞后重新加速。

未来10年全球石化产业将继续快速发展,但将存在很大的地区差异。

美国化工企业利润率上升

2015年,除亚太地区和中东地区石化产业维持持续增长态势外,另一个强大的竞争者就是美国。

美国石化产业正处于有史以来最大的扩张阶段。统计显示,近两年美国宣布用于产能扩建、升级、重建投资总额已超过1300亿美元。对美国石化产业影响最大因素是乙烷裂解和乙烯衍生品产能激增,预计到2019年,美国新增乙烯产能将超过800万吨/年。根据产能设计方案,美国乙烯新增产能首轮投资总额200亿美元,2020年第二轮投资可使乙烯产能再增加800万吨/年。总之,到2022年,美国乙烯新增产能的投资总额可能超过500亿美元。廉价页岩气也推动了美国甲醇产业发展,预计2015-2019年,美国甲醇新增产能超过1500万吨/年,到2025年甲醇总产能超过3000万吨/年。在过去的一年里,有超过300万吨/年的甲醇新增产能已经开始投入生产,而且还有400万吨/年的石化产能在建。

美国化工50强2015年合计销售收入增长1.8%,升至3318亿美元。虽然50家公司中有20家公司销售收入出现下降,但只有少数公司销售收入降幅超过10%。肥料生产商美盛(Mosaic)公司和CF工业公司的销售收入出现超过10%下降,主要是受到化肥价格大幅下跌影响。科聚亚和罗克伍德专用化学品公司的销售收入出现大幅下降则是因为这两家公司为调整业务结构均进行了较大幅度的“瘦身”行动。

50强中有42家公司公开报告了2015年利润数据。42家公司利润合计为51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8.4%,创近5年来最高水平纪录,此前纪录是2011年创下的406亿美元。42家公司全部实现盈利,但是有19家公司报告利润同比出现下降,有8家公司利润同比增长超过50%,其中伊士曼化学公司、孟山都和氰特工业公司的利润同比增长逾100%。福禄公司在2013年扭亏为盈。

在过去的几年,美国石化公司因为分享到页岩气红利业绩出现大幅改善。来自页岩构造区的廉价乙烷和丙烷原料令美国石化生产商与大多数本土外的竞争者相比有着明显的优势,其他国家的石化生产商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生产石化产品。但是页岩气不是刺激美国化学工业增长的唯一因素,美国相对强劲的经济走势令美国化学工业整体的利润率趋于上升,而不仅仅局限在石化产业。如不仅西湖化学公司和PetroLogistics公司这些纯粹的石化生产商的利润率超过了15%,诸如美盛和CF工业公司等肥料制造商、伊士曼化学公司等业务多元化的化学公司、普莱克斯和空气化工产品公司等工业气体制造商以及FMC、氰特工业和雅保公司等专用化学品生产商的利润率也都超过了15%。

彼得森认为,未来几年原油价格跌至35美元/桶的概率是25%,而油价涨至80美元/桶的机会也有25%。

对于美国化工公司来说,未来发展并非高枕无忧。专注于化工咨询业务的Probe Economics公司总裁彼得森表示,仍有一些风险因素可能结束美国化工企业的好时光,但是这些风险不会上升至严峻挑战的程度。彼得森表示,美国化工行业繁荣面临的主要风险是石化产能过剩及国际油价大幅下挫等。石化产能过剩风险表现在化工制造商是否有能力在新建产能投产之时,能够及时将新增产量销售出去。目前美国本土市场已经饱和,要消化新增产能,美国化工生产商只能依靠出口市场。国际油价出现下降将会削弱美国生产商现在享受的成本优势,如果国际油价出现大幅下跌的话,美国页岩气价格优势将不复存在。

亚太和中东仍是增长推动力

占石化类现有项目市场份额16%的美国,见证了过去几年中石化新项目的激增与衰减。伴随着页岩油气产量持续增长,美国石化类项目投资热潮不断升温。这些投资包括乙烷裂解和乙烯衍生物产能建设,还有每年数百万吨甲醇、合成氨、尿素和丙烷脱氢(PDH)产能建设。若将现有项目按建设进度划分,有近60%项目仍处于前期建设阶段。大多数处于前期建设阶段的炼化项目分布于亚太和中东地区,所占比例为56%,美国、东欧、俄罗斯紧随其后,约占15%。自国际油价下跌以来,新建下游项目持续递减,从2014年的170个降至2015年的130个。尽管在过去3年里新建项目总数在下降,但在全球范围内新建石化类项目仍然超过400个,这意味着用于这部分的投资总额超过800亿美元。

油价下跌不仅对石化产业建设影响巨大,还影响了全球油气行业整个下游产业链。统计显示,2014年以来全球下游油气加工产业有超过1300亿美元的项目被搁置、推迟甚至取消。在这些搁置或取消的项目里,大约27%(350亿美元)是石化产业项目,其中包括很多大型资本支出项目,如卡塔尔Al Karaana和Al Sejeel石化总厂、CHS Spiritwood在North Dakota化肥厂,Gdansk波兰石化总厂和SOCAR在AzerbaijanOGPC项目。无论如何,每个地区都在投资发展石化基础设施,包括扩建、重建、升级和新建基础设施。非洲绝大多数资本密集型石化项目位于埃及和尼日利亚。由于国内对高分子材料和石化产品需求强烈,埃及投资逾75亿美元建设两个石化总厂。埃及Carbon Holdings投资70亿美元建立位于Ain Sokhna的Tahrir石化总厂。该厂计划于2019年完工,建成后每年可生产150万吨乙烯和乙烯衍生物。一旦建成,它将成为全球最大的轻油裂解厂。Sidi Kerir石化有限公司(Sidpec)目前正在Ain Sokhna以北270千米处Port Said地区新建一个投资6亿美元、产能20万吨/年石油化工总厂,预计于2018年底投入使用。在尼日利亚,石化产能增加主要得益于农业发展。Brass Fertilizer、Indorama和Dangote工业公司投入数十亿美元用于合成氨和尿素项目,其总产能超过600万吨/年,预计于2018年建成。

未来5年,中东地区石化产能将大幅增加,主要包括混合裂解,以及乙烯衍生物产能建设。海湾地区石油化工产业总投资预计达600亿-800亿美元。到2021年,沙特阿拉伯、科威特和阿曼石化产能将从1.47亿吨/年增至2亿吨/年。若伊朗也开始实施其石化产业建设及扩建计划,投资总额可能会更高。沙特阿拉伯将在墨西哥湾地区新建和扩建石化产能,在2020年之前投入超过600亿美元。这项投资将覆盖资本密集的超大研究型项目PetroRabigh Rabigh II的扩建、Sadara总厂(混合裂解产能在2016年二季度投入使用)、Jubail的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甲基丙烯酸酯厂、Waad Al Shamal磷酸盐、Ma’aden合成氨项目,以及沙特基础工业公司的石化项目。

科威特投资30多亿美元用于清洁燃料和新炼厂Al-Zour项目建设,预计将产能为61.5万桶/年的Al-Zour炼油厂、科威特石油子公司mbpd石化产业公司整合成为一个100亿美金的烯烃III项目。阿曼也大力投资石化产业,投资项目主要包括40亿美元的塑料项目和Sohar对苯二甲酸(110万吨/年)和聚乙烯对酞(50万吨/年)的石化总厂,以及Salalah合成氨工厂。而伊朗也在寻求逾700亿美元投资,计划到2020年将其石化产能增加300%。伊朗目标是在接下来的10年内,将石化产能从6000万吨/年提至1.8亿吨/年。这包括70多个未完工的国内石化项目、新型高密度聚乙烯乙二醇厂、聚乙烯和硫酸厂,以及新型氨、尿素和甲醇厂。伊朗若要完成如此庞大的产能扩建计划,需要引进国外技术。

纵观全球石化市场,尽管油价低位徘徊,但许多新建工程项目仍在进行中。最主要的产能扩张出现在亚太及中东地区。根据油气加工基础设施统计预测,到2020年,中国在石化项目的总投资将超过500亿美元,主要用于新的石化工厂建设和扩建,如中国海油和壳牌在南海的扩建项目、福建石化在福建的石化总厂扩建项目、泰兴SP乙烯厂(中国首座乙烯裂解气厂),以及替代/非常规供应路线,如煤制烯烃(CTO)、甲醇制烯烃(MTO)和丙烷脱氢(PDH)项目。

亚太地区PDH建厂速度更加迅速,14个新的PDH公司正在规划或在建,总计可提供丙烯产能超过1000万吨/年。尽管中国是亚太地区最大的塑料消耗国,但印度却是塑料需求增长最快的国家。据Reliance Industries芳烃主管及副总裁Vikram Sampat称,印度石化产业年均增长率超过8%,到2020年产业扩张速度可达10%。面对如此巨大的增长需求,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提高石油化工产能。印度计划到2020年新增300万吨/年以上的乙烯产能,届时该国国内乙烯产能将超过700万吨/年。如果Hindustan石油公司和GAIL获得在Andhra Pradesh价值50亿美元的新型石化总厂建设许可,印度石油化工总产能将再创新高。此外,印度石油公司宣布,在2022年前增加50亿美元投资用于新建石化产能,这包括新增的Paradeep及Baroni炼油厂聚丙烯产能,并到2020年Panipat裂化产能增至130万吨/年。印度还计划增加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和纯化对苯二甲酸,以及其他下游石化衍生物产能,其中还包含数十亿美元化肥工厂建设。即使增加了这些额外石化产能,印度仍然需要依靠进口才能满足本国需求。在马来西亚,规模巨大的炼油厂和石化产品集成开发计划(RAPID)项目还在继续推进。马来西亚Pengerang石油综合项目二期工程包括30万桶/天炼油厂,以及总产能为770万吨/年、涵盖多种化工产品石化厂,还有一个液化天然气再气化终端。RAPID估计需要花费160亿美元,而相关设施建设成本将超过110亿美元。韩国也在投资下游产业,且专注于石化和炼油类项目扩张。最值得关注的项目是韩国S-OIL石油公司S-Oil重油深加工项目(RUCP)。该项目包括炼油和化工一体化,RUCP将重油转化为高附加值汽油和烯烃,计划建设RUCP项目和烯烃工厂。这两个项目将会合成一个集成化的综合化工基地,RUCP将为烯烃工厂提供生产原料。这两个项目预计将于2018年建成。

SK Gas在韩国Onsan开辟一个耗资8.3亿美元的PDH厂。由项目合作伙伴SK Gas子公司SK Advanced、科威特石化工业公司和沙特阿拉伯先进石化公司负责建造60万吨/年的产能,该项目预计于2016年底投入商业化运营。其他韩国石化项目包括Hyundai化工的Daesan石化总厂、混合二甲苯产能增至100万吨/年,以及韩国石化工业有限公司(KPIC)在韩国Ulsan轻烃裂解中心(NCC)扩建项目。KPIC计划将NCC的乙烯产能翻一番,从47万吨/年增至80万吨/年。预计于2017年投产。一旦建成,KPIC在韩国乙烯市场份额将从6%增至10%。越南正在大力投资建设精炼产能以改善国内精炼燃料短缺问题,目前该国正在开发几个大型项目,这些新型炼油厂包括90亿美元的Nghi精炼及石化总厂。该炼油厂计划将芳烃和聚丙烯厂整合在一起并于2018年开始投产,产能达20万桶/天。越南还有近350亿美元的炼油产能升级计划,其中都增加了石化装置。这包括32亿美元的Vung Ro炼油厂和石化总厂,可生产苯、甲苯、混合二甲苯和聚丙烯;220亿美元的Nhon Hoi炼油厂和石化项目,包括产能近500万吨/年的烯烃、聚烯烃和芳烃。

与亚太和中东地区欣欣向荣的石化产业相比,相当多的地区却因经济萎缩而大幅压缩石化领域投资,导致全球石化产业发展出现分化走势。

独联体和拉美石化产业萎缩

与亚太和中东地区欣欣向荣的石化产业相比,相当多的地区却因经济萎缩而大幅压缩石化领域投资,导致全球石化产业发展出现分化走势。在俄罗斯和独联体(CIS)目前不少大型石化项目被叫停,其中包括资本密集型项目,如KPI位于哈萨克斯坦Atyrau的gas-to-chemicals总厂;在Azerbaijan Baku附近、曾作为国家级OGPC大型项目的SOCAR石化总厂。但总体来看,独联体地区石化产能仍在增加。这包括土库曼斯坦Kiyanly石化总厂、Garabogaz化肥厂、于2015年末完成的乌兹别克斯坦Ustyurt天然气化工厂,以及阿塞拜疆、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化肥厂等项目。目前用于提高独联体石化产能的总投资达到70亿美元,大部分投资都将在俄罗斯完成。俄罗斯Sibur化学公司目标是完成ZapSibNeftekhim石化总厂ZapSib-2项目。该项目位于Sibur的Tobolsk高分子厂以北3千米处,由一个产能为150万吨/年乙烷裂化厂和乙烯衍生物厂组成。该项目一旦完工,将成为俄罗斯最大的高分子生产基地。Rosneft子公司远东石化公司(FEPCO)计划在远东联邦区的Nakhodka市附近建造该国最大的集成精炼石化总厂。总厂包括产能为1200万吨/年的炼油厂,一旦在2020年初完工,将供应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当地市场,并利用其接近亚洲的地理位置来满足亚洲市场对石化产品的需求。

联合国拉丁美洲和加勒比经济委员会(Eclac)的数据显示,2015年拉美地区的平均经济增速为2.2%。其中,包括讲西班牙语的加勒比地区和海地在内的中美洲的经济增速达4.1%,南美洲的经济增速1.8%,而讲英语的加勒比地区的经济增速达2.2%。美国化学委员会(ACC)数据显示,2015年拉美地区(墨西哥除外)的化学品产量增长2.7%。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的石化产品产量呈总体下降趋势,主要是受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以及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尤其是已与该地区的一些国家建立了主要的化学品贸易合作伙伴关系的中国,对拉美石化产品的需求缩小。IHS称,墨西哥经济在经历了2015年小幅增长后,2016年将提速,经济增速达3.3%。据美国化学委员会预测,2016年墨西哥化学品产量增长5.1%,2017年增长6.1%。但IHS也认为,操作和安全风险的增加将威胁墨西哥经济。

IHS拉美和加勒比业务主管拉斐尔·埃米尔表示:“这种局势或成为外国公司投资墨西哥石油和化工领域的阻碍,导致墨西哥石油和化工行业的发展受阻。”

IHS称,巴西经济前景不乐观,当前商业景气指数及消费者自信心下降。IHS近来还将2015年巴西经济增速从1%下调至0.5%,巴西必须实施更激进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才能阻止经济下行。油价的大幅下跌或冲击巴西的出口,但也将帮助其降低进口成本。

而在秘鲁,石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目前该国耗资35亿美元的Arequipa石化项目将以国内中部气田天然气为原料,项目一旦建成,每年将生产120万吨聚乙烯。根据BP2015年世界能源统计,玻利维亚国内天然气产量在2016年达到274亿立方米,足以满足国内需求,因此产品出口成为国家重点产业。国内天然气产量的增加催生了国家制定大幅提高石化产能的计划。玻利维亚国家石油和天然气公司(YPFB)目前已制定了新的产业扩张计划,到2022年实现烃类产品的自给自足。该公司现已完成国家战略计划的第一阶段,这一阶段20亿美元投资计划包括完成Rio Grande液体分离厂、Valle Hermoso精炼厂扩建、Rio Grande液化天然气厂、Gran Chaco液体分离厂和Bulo合成氨尿素厂建产。Bulo投产后每年可生产超过42万吨的合成氨和64.5万吨尿素,这些产品将用于国内市场供应。

受低油价冲击和新增产能集中释放等因素影响,2014年下半年以来,世界石油化学工业进入周期性变化的下降阶段,增速逐渐放缓。但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作为基础原料的化工产品仍具有较大增长空间,全球石化产业将继续保持持续发展态势。但随着全球石化产业分化加剧,必将在兼并重组中走向集约化。国际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加快在全球范围内调整布局,形成以埃克森美孚、BP等为代表的综合性石油石化公司,以巴斯夫、亨茨曼为代表的专用化学品公司,以及杜邦、拜耳、孟山都等从基础化学品转向现代生物技术化学品的三类跨国集团公司,在相应领域中占据绝对竞争优势。2016-2017年,全球化工行业并购活动有望延续2014-2015年的强劲势头,各细分领域继续进行资产组合的重组与合并。

猜你喜欢
总厂乙烯
镇海为大乙烯装上“中国心”
江西起重机械总厂有限公司
铜业工程(2021年2期)2021-06-27 10:35:58
江西起重机械总厂有限公司
铜业工程(2021年1期)2021-04-23 01:44:42
重庆净化总厂天然气年处理量破百亿立方米
天然气工业(2019年1期)2019-01-19 15:05:49
乙烷裂解制乙烯产业大热
HPLC法同时测定维生素C咀嚼片中维生素C和糖的含量
“常生厂”及“泰来厂”——造币总厂开办与重建时的机器设备
中国钱币(2016年5期)2016-06-15 20:29:55
1,1-二(苯并咪唑-2-基)-2-(喹喔啉-2-基)乙烯的合成及其性能
合成化学(2015年2期)2016-01-17 09:03:42
OTS2000水电站培训仿真系统在瀑布沟水电总厂的实现
乙烯裂解炉先进控制系统开发及工业应用
自动化博览(2014年9期)2014-02-28 22: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