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寒牧区羔羊补饲玉米秸颗粒料试验研究

2016-11-30 04:59:16魏富荣王志明韩向敏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玉米秸体尺牧区

魏富荣,王志明,韩向敏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兰州730070)

高寒牧区羔羊补饲玉米秸颗粒料试验研究

魏富荣,王志明,韩向敏

(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兰州730070)

对高寒牧区冬春季自然放牧羔羊进行为期42 d的玉米秸颗粒料补饲试验,由各组羔羊的体尺和增重以及经济效益调查结果显示,放牧后3月龄羔羊补饲玉米秸秆颗粒0.5 kg/(d·只),试验II组(配方:大豆秸25.00%,玉米秸25.00%,玉米32.00%,豌豆7.60%,浓缩料9.25%,食盐0.40%,石粉0.75%)每只羔羊较对照组日增重提高176.82%,获利41.86元,经济效益最佳。该研究可为高寒牧区冬春季羔羊补饲提供参考,同时可作为探讨牧区冬春季羔羊补饲新途径的依据之一。

甘肃高山细毛羊;补饲;玉米秸颗粒料;高寒牧区

西北高寒牧区冬春牧草色泽枯黄,营养品质低,饲草料相对缺乏。由于牧区羊群全年多以传统放牧为主,在劣质草地放牧的羔羊对粗饲料消化率低,导致羔羊在此阶段生长发育受阻,出现掉膘现象,甚至因营养缺乏死亡,以至牧区的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制约。翟汝明[1]研究表明,自制的秸秆颗粒饲料补饲育肥羊较传统放牧效果好。牟永娟等[2]的试验表明,补饲颗粒料的羔羊体尺提高显著,经济效益更高。Kolver等[3]和Bargo等[4]试验表明,将粗饲料和精饲料全混合后饲喂动物,提高了动物对以低质粗饲料为主的饲料干物质采食量。西北玉米秸资源较丰富,但玉米秸类粗饲料利用率低。为充分发挥秸秆与其他饲料原料间的正组合效应,将粉碎的玉米秸、小麦秸、大豆秸和精料原料,按一定比例组合混匀制粒。通过制作玉米秸秆颗粒料进行牧后补饲,能充分利用牧区饲草资源,克服高寒牧区冷季羔羊营养匮乏情况。

本试验旨在通过制作不同配方的玉米秸秆颗粒料补饲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研究各组增重、体尺的变化情况和经济效益,探讨高寒牧区冬春季节放牧条件下羔羊适宜的玉米秸颗粒料补饲方法。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在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牧兴妇女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进行。华藏寺镇地处西北地区祁连山东端,属高寒牧区,海拔2 294~4 074 m,年均气温2℃,年均降水量约350 mm,相对无霜期130 d,全镇大部分为金强河两岸的阶地浅山地。牧场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返青,6—10月为夏秋季放牧期,11月至翌年5月为冬春季放牧期。主要家畜种类为天祝藏羊、甘肃高山细毛羊和天祝白牦牛,其中甘肃省特有的培育品种——甘肃高山细毛羊(Gansu Alpine Merino)占当地家畜的80%以上。

1.2 试验设计与试验方法

选取牧兴妇女牛羊养殖专业合作社羔羊群中健康、生长发育良好、体重无显著差异的3月龄甘肃高山细毛羊羔羊25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5只(全为母羔)。在自然放牧基础上,试验组补饲相应的颗粒料,对照组按当地实际情况补饲粉料。试验从2014年11月24日起,预试期7 d,正试期42 d,共49 d。试验开始前对羊群进行编号、驱虫和防疫,清理消毒圈舍;试验期内每天放牧5~6h后围栏补饲,自由饮水,每天17:30归牧后各组分别补饲相应的饲料,平均每只日补饲量0.5 kg。

1.3 补饲用颗粒料

参照NRC(2007)绵羊营养需要并结合当地的饲草料资源配制补饲料。试验所采用补饲料配方为,对照组:50%精料+25%大豆秸+25%小麦秸(粉料);试验I组:50%精料+25%大豆秸+25%小麦秸;试验II组:50%精料+25%大豆秸+25%玉米秸;试验III组:50%精料+12.5%大豆秸+12.5%小麦秸+25%玉米秸;试验IV组:50%精料+50%玉米秸秆。对照组为粉料,试验组均为颗粒料,颗粒料按颗粒料生产流程制作[5]。本试验所用颗粒料直径4 mm,长度1~2 cm。各配方用同一精料,其配比和营养水平见表1。

表1 颗粒料中精料的配比和营养水平(风干基础)%

1.4 数据测量与统计

在预试与正试期开始和结束的早晨对试验羊只空腹称重和测量体尺,同时正试期开始后,每半月定期对羔羊体尺测量和称重。试验数据经EXCEL2013初步整理后,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ANOVA分析,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

2 结果与分析

2.1 补饲对羔羊增重效果的影响

由表2可知,试验I、II、III和IV组羔羊只均增重分别为1.86、3.46、2.35和2.45 kg,而对照组仅为1.25 kg,试验组总体增重高于对照组。试验I、II、III、IV组平均日增重分别较对照组提高 48.82%、176.82%、88.00%和96.00%,其中试验II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II组日增重最高,说明试验II组采用的补饲颗粒料对甘肃高山细毛羊的补饲效果更为明显。

表2 各试验组羊只增重效果

2.2 补饲对羔羊体尺的影响

家畜的体尺外貌与其生产性能存在着一定关系[6]。由表3可知,试验初期和末期各组间体尺差异均不显著(P>0.05),但各组试验末期较初期略有增长,可能因为试验周期较短,导致羔羊体格发育并不明显。

表3 试验各组羔羊体尺变化cm

2.3 经济效益分析

由表4可以看出,试验组整体水平明显好于对照组。对照组平均每只羔羊亏损16.45元,试验I组亏损2.52元。试验II、III和IV组分别盈利41.86、11.20和20.65元,与对照组相比分别增加盈利58.31、27.65和37.10元。各组净增经济效益大小顺序:II组>IV组>III组>I组>对照组,试验II组的经济效益相对更好。

表4 经济效益分析

3 讨论

马青等[7]的研究表明,颗粒料饲喂羔羊效果优于粉料。本试验中试验组饲喂效果好于对照组,其中试验I组比对照组每只羊多增重0.61 kg,与马青等的研究结论相似。试验II组羔羊的增重效果优于其他各试验组,但各试验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全晓毅等[8]的研究表明,牧草枯黄期羔羊放牧加补饲精料颗粒料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沙文锋等[9]的试验表明,断奶羔羊饲用颗粒料,经济效益提高70%以上。本试验II组经济效益高于试验I、III、IV组和对照组,且较对照组多盈利58.31元,说明试验II组经济效益相对较好。

本研究中试验II组比试验I组每只羊多增重1.61kg,多收入44.38元,而I组和II组补饲颗粒料配方的区别仅为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的不同,说明玉米秸饲喂效果好于小麦秸。

4 结论

综合考虑羔羊体尺、增重以及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下,试验II组配方制作的玉米秸颗粒料可在高寒牧区进行推广应用。

[1] 翟汝明.秸秆颗粒饲料喂羊好[J].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2002,19(1):63-64.

[2] 牟永娟,祁红霞,杨士海,等.甘南藏羔羊补饲育肥试验[J].中国草食动物,2011,31(1):41-42.

[3] Kolver E S,L D Muller.Performance and nutrient intake of high producing Holstein cows consuming pasture or total mixed ration[J].J DairySci,1998,81:1403-1411.

[4] BargoF,L D Muller,J E Delahoy,et al.Performance of high producing dairycows with three different feedingsystems combingpasture and total mixed ration[J].J DairySci,2002,85:2948-2963.

[5] 杨立明,高峰.草食动物饲料生产工艺研究[J].粮食与饲料工业,1998(2):21-22.

[6] 张沅.家畜育种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7] 马青,许斌,马晓荣,等.哺乳羔羊颗粒料育肥试验研究[J].宁夏农林科技,2005(6):18-19.

[8] 全晓毅,常明华,李昕,等.青海省贵南县高寒牧区枯草期欧拉型藏羊羔羊补饲育肥试验研究[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3,10:1-2.

[9] 沙文锋,顾拥建,朱娟,等.山羊秸秆全价颗粒料的研制[J].中国草食动物,2009,29(3):33-34.

S826.5

A

2095-3887(2016)02-0070-03

10.3969/j.issn.2095-3887.2016.02.020

2016-01-08

魏富荣(1991-),男,大学本科。

韩向敏,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反刍动物营养和动物生产系统与工程的教学、研究与推广工作。

猜你喜欢
玉米秸体尺牧区
家畜体尺自动测量技术研究进展
基于Kinect相机的猪弯曲体尺测量算法研究
试析藏北牧区的“盐语”民俗①
多角度分析P.ostreatus改性对玉米秸厌氧消化产气性能的影响
可再生能源(2021年5期)2021-05-27 08:11:32
肉羊体尺测量 用上“智慧眼”
今日农业(2020年15期)2020-12-15 10:16:11
藏北牧区圈窝饲草种植及应用前景
应用康奈尔净碳水化合物/蛋白质体系评价甜高粱、玉米秸秆的营养价值
高寒阴湿牧区羊痘病防治
兽医导刊(2016年6期)2016-05-17 03:50:31
秋季玉米秸青贮技术
农业知识(2016年31期)2016-03-27 20:47:16
连城白鸭与野鸭及其杂交鸭的体重体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