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钊,严建鹏,李海前,王治仓
(1.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威733006;2.兰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730050)
不同方案防治獭兔腹胀效果比较
李学钊1,严建鹏2,李海前1,王治仓1
(1.甘肃畜牧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武威733006;2.兰州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甘肃兰州730050)
应用几种不同方案对不同月龄阶段獭兔腹胀进行预防和治疗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中药和微生态制剂与其他各种方案相比较对腹胀预防效果最佳;中西兽药并用与其他各种方案相比较对腹胀治疗效果最佳。结论:预防獭兔腹胀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采用中西兽药并用的方法。
獭兔;腹胀;预防;治疗
2013年至2015年,本项目组成员对甘肃省武威市獭兔养殖业中疾病发生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腹胀是
2~4月龄獭兔的高发疾病之一,发病率可达10%~40%,死亡率达80%~100%,严重影响獭兔的健康养殖。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本病的发生,降低该病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通过比较几种不同方案对本病的防治效果,筛选出最佳防治措施,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本病的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1.1 材料
1.1.1 药品 小茴香,自拟腹胀散(组成:菖蒲、木香、槟榔各10 g,陈皮、神曲、其他各20 g),磺胺六甲氧嘧啶,微生态制剂(购自杨凌益佳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1.2 动物 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九墩乡某獭兔产业园区饲养的2~4月龄獭兔。
1.2 方法
1.2.1 预防试验 2~4月龄獭兔450只,分成5组。试验分组情况见表1。A1组小茴香,按每千克体重1 g混饲饲喂;B1组腹胀散,按每千克体重1 g混饲饲喂;C1组磺胺六甲氧嘧啶,按0.1%剂量添加混饲饲喂;D1组微生态制剂,活菌总数(CUF/g)≥5×108,按1%剂量添加现配现喂;E1组为空白对照。各组连喂5 d,隔一周后,再用一个疗程。统计各组后期饲养过程中腹胀发病数、死亡数。并对患病獭兔进行临床症状鉴别,病死獭兔进行尸体剖检鉴别,确诊死于腹胀。临床症状为腹围明显增大,胀满如鼓,精神沉郁,食欲减退,粪便不整,有的腹泻,有的便秘,有的排出胶冻样物。病理变化为胃部黏膜脱落,小肠肠壁出血水肿,盲肠高度充气,结肠肠壁高度水肿,内部充满胶冻样物。统计保护率,保护率=健康獭兔总数目/本组试验总数目。
表1 獭兔腹胀预防试验分组情况
1.2.2 治疗试验 育肥期獭兔中具有上述腹胀症状者采取不同方案进行治疗,A2组小茴香;B2组腹胀散;C2组腹胀散加磺胺六甲氧嘧啶;D2组磺胺六甲氧嘧啶;E2组微生态制剂。微生态制剂3倍预防剂量,其他使用药物2倍预防剂量,连用3 d。凡在治疗期间,用药后腹围恢复正常,腹泻或者便秘消失,饮食以及精神状态恢复正常,即为痊愈。根据治愈獭兔只数统计治愈率。
2.1 预防试验结果
从表2可知,腹胀散组预防效果最好,微生态制剂组次之,小茴香组也表现出良好的预防效果,这3组与磺胺六甲氧嘧啶组和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差异均极显著(P<0.01)。
表2 不同方案对獭兔腹胀预防情况
2.2 治疗试验结果
由表3可见,中西兽药并用组、腹胀散组治疗效果最好,与磺胺六甲氧嘧啶组相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高剂量微生态制剂组、小茴香组也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与磺胺六甲氧嘧啶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
表3 不同方案对獭兔腹胀治愈情况
(1)腹胀多发于2~4月龄育肥期獭兔。究其原因是由于饲养过程中,自由采食自由饮水摄食过多,而笼舍圈养运动过少,导致摄入的大量饲料在盲肠中停滞过度发酵引发本病。日粮配方中豆科饲料过多也是引发本病的主要原因。因此,适时限制采食,建议采食自由采食量的80%左右,可以较好地控制本病的发生[1]。
(2)预防试验结果表明,复方中药腹胀散和微生态制剂对獭兔腹胀预防效果最好,单用小茴香也表现出较好效果,明显优于抗生素组。应用复方中药、微生态制剂或单味中药预防动物疾病具有不易残留、绿色安全等优点,易于在动物生产中广泛推广应用[2]。
(3)治疗试验结果表明,中西兽药并用对獭兔腹胀治疗效果最好,重剂量微生态制剂也表现出较好的治疗效果,说明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动物疾病方面也有着一定的作用。根据宜中则中、宜西则西、中西并重的原则,建议在预防獭兔腹胀时采用微生态制剂,治疗时采用中西兽药并用的方法[3]。
(4)由于腹胀多为盲肠微生物过度发酵产气引起,因此在选择设计中药复方和单味中药时,采取理气消胀、消食通便的原则。小茴香理气开胃止痛,具有刺激胃肠神经血管,促进消化机能,增强胃肠蠕动,排除腐败气体的作用[4]。复方中菖蒲化湿和胃,木香行胃肠滞气,槟榔行气消积导滞,配合陈皮理气健脾,神曲消食化积。君臣相合,共奏消胀除满消食通肠之效[5]。
(5)为调整和治疗因肠道等部位微生态失调而引起的疾病,有人提出采用微生态制剂以恢复微生态平衡的设想。微生态制剂是依据微生态学理论而制成的含有有益菌的活菌制剂,其功能在于维持宿主的微生态平衡、调整宿主的微生态失调并兼有其他保健功能[6]。在滥用抗生素造成超级细菌出现的今天,微生态制剂在疾病的预防、治疗、保健方面将受到特殊的青睐。
(6)腹胀作为危害獭兔养殖的高发消化道疾病之一,病因复杂,因此在采取以上预防治疗措施的同时,应当积极预防其他消化道相关疾病,如大肠杆菌病、魏氏梭菌病、球虫病等,同时加强饲养管理,搞好棚舍卫生,减少应激反应,减轻肠道负荷,增强动物自身抗病能力等综合性措施将对本病的防控工作起到更加积极的意义。
[1] 谷子林.规模化生态养兔技术[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3:366-367.
[2] 李学钊,洪炀,王治仓,等.免疫调节剂研究现状及其作用机理[J].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2014,22(5):80-86.
[3]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十八大报告[N].人民日报,2012-11-18.
[4] 刘钟杰,许剑琴.中兽医学[M].4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85.
[5] 中国兽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典[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127-128.
[6] 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3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49.
S858.291
A
2095-3887(2016)02-0051-02
10.3969/j.issn.2095-3887.2016.02.014
2015-12-11
2014年甘肃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2014B-140)
李学钊(1984-),男,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草食动物高效养殖及疾病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