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方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河南 郑州 450046)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融资创新研究
郭方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河南郑州450046)
在阐述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融资现状的基础上,指出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明确融资导向、拓宽融资渠道、增加直接融资比重、完善金融支持体系、推进融资便利化服务等投融资创新的对策建议。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投融资创新;对策
2013年4月《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发展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我国首个上升为国家战略的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2015年航空港区实现生产总值520.75亿元,同比增长22.5%,分别高于全国以及河南省15.6和14.2个百分点。其中,第一、二、三产业增加值为11.8亿元、439.73亿元、69.22亿元,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3%、84.4%和13.3%,同比增长-5.5%、24.0%和17.8%,航空经济以及相关三产得到较快发展[1]。
1.1资金投入总额大幅度增加
2015年郑州航空港区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21.75亿元,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155.31亿元,占29.8%)、工业(117.08亿元,占22.4%)、房地产业(109.86亿元,占21.1%)和环境和公共管理业(93.09亿元,占17.8%)等。引进省外境内资金41.44亿元,利用外资5.05亿美元(按1美元兑换6.7元人民币,计33.84亿元),仅占14.43%[2]。
1.2投融资创新取得较大突破
2013年以来,郑州航空港区先后完成了中原航空港产业投资基金、郑州航空港城市发展基金(规模达100亿元)、河南建港新型城镇化股权投资基金(河南京港002040)以及台科生物产业基金等的发行工作,投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2015年航空港区还获批成为全国内陆首个跨境人民币创新试点,为境外融资创造了有利条件。已初步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主体,以公私合营PPP模式为主要形式,以探索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金服务于重大项目的有效机制[1-2]。
2.1融资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郑州航空港区融资主要有土地融资、政府财政支持、投资基金发行等,融资渠道仍较狭窄,容易助长地方政府短期行为,透支城市发展潜力,继而影响港区竞争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还将导致投资风险过于集中,使原有项目运作风险增加,继而使港区融资能力进入恶性循环怪圈。
2.2直接融资有待进一步加强
尽管航空港区已经发行了中原航空港产业投资基金,但与相关国家航空港建设过程中直接融资达30%以上的状况相比,其直接融资比例仍然偏低。要进一步增加国债、股票、债券等金融产品发行量,提升直接融资比重,充分利用省外乃至境外资金。
2.3金融支持有待进一步完善
航空港区金融支持仍然停留在政府财政性资金以及间接资金支持等方面,金融支持体系单一等问题仍很突出。尤其是风险投资资金来源很不稳定、风险投资退出渠道不畅,严重制约着航空港区科技型企业种子期和初创期的健康发展,继而影响高精尖等高新技术产业的健康发展。
2.4投融资有待进一步“便利化”
郑州航空港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政策支持增加,发展前景广阔,已成为国内外客商关注的投资热点地区之一。航空港区要实现“招大引强”目标,就必须改善现有的招商环境以及办事效率,以满足跨国公司的投资要求。
2.5融资导向有待进一步明确
航空港区的建设发展必须围绕“航空经济”做大做强文章。一是做大做强适宜于航空运输的临空型产业经济。即,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精密机械、生物制药等科技含量高的产业,其产品“短、小、轻、薄”,适合于航空运输,以便为航空物流运输提供充足的货源。二是建立健全庞大的航空物流运输体系。除航空运输之外,还要形成便捷的陆上铁路客运专线网络、高速公路网络、光缆干线通信网络以及运作高效、覆盖范围广的龙头货邮企业。三是引进围绕航空运输自身的集建设、维修、运输等为一体的航空物流网络体系。围绕“航空经济”上下游产业以及旁侧产业进行集群式招商引资,才能推动航空港区可持续发展[1-2]。
3.1明确融资创新导向
郑州航空港区在融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融资创新导向,要围绕“航空经济”进行融资创新,要设置一定的融资创新准入门槛,要侧重于“招大引强”,以此形成航空港区的融资特色,推动航空港区健康发展。
3.2拓宽融资创新渠道
在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资金投入“四两拨千斤”的作用的同时,拓宽融资创新渠道。不但要继续拓展发行基金融资渠道,还要推动相关公司上市,进行股权融资。重点发展与航空经济紧密相关的金融租赁、离岸结算、航运保险、贸易融资等业务;吸引跨国公司在郑州航空港区设立财务中心、结算中心,开展离岸结算等业务;发展供应链融资和进出口贸易融资等。
3.3增加直接融资比重
要积极调整航空港区融资结构,重点增加直接融资比重,适当降低金融风险。航空港区建设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仅靠有限的财政导向资金投入是远远不够的,要充分利用金融市场的逐利性特征,通过发行基金、推动股权上市等方式,有效利用金融市场的杠杆效应,吸纳更多的直接融资,尤其是省外乃至境外资金,以满足航空港区建设发展需要。
3.4完善金融支持体系
要实现充足的资金供应目标,就必须健全完善现代金融支持体系。因此,航空港区要及时构建结构合理、种类齐全、安全稳健、服务高效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努力创新融资体制机制,均衡发展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创新金融产品,增加金融供给,提高服务效率,使银行、证券、保险等一系列金融创新有效配合,为航空港区建设发展提供完善的金融支持服务[3]。
3.5推进融资便利化服务
有效推进航空港区融资便利化服务,其目的就是要充分发挥财政资金投入的导向作用,强化企业投资主体地位,发挥金融市场优化资金配置优势,建立投资主体自主决策、融资渠道丰富多样、市场环境深度开放的投融资体制机制,形成规则平等、权利平等、机会平等的投融资生态环境,有序推进不在“负面清单”之列都可落地的国际外商投资准则[4],以增强航空港区对省外乃至境外资金项目的吸引力。
[1]胡珏.郑州航空港区建设的融资体系创新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6(9).
[2]胡义芳.促进郑州航空港区建设发展的金融政策[J].河南财政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4(6).
[3]蔡洋萍,肖勇光.我国高新园区区域投融资体系构建问题研究[J].发展研究,2014(7).
[4]郑豫晓,勾京成,王淑云,等.自贸区建设及其金融发展问题研究[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5(5).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nnovation Research inZhengzhou Airport Economy Zone
GuoFang
(School of Finance,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Zhengzhou,Henan,450046)
Based on the interpretation of Zhengzhou Airport Economy Zone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status quo,the author points out its problems and puts forwards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nnovation countermeasures of clarifying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orientation,broadening financing channels,increasing direct financing proportion,perfecting financial support system and promoting financing facilitation services.
Zhengzhou Airport Economy Zone;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Innovation;Countermeasures
F842.3
A
1671-0037(2016)07-23-2
2015-6-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2BJL046);河南省高等学校重点项目(15A790028);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2015-QN-220)。
郭方(1989-),女,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经济与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