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 慧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排球运动在高校发展的现状及对大学生现实意义的研究
苗 慧
(河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排球运动1895年起源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创始人为威廉·摩根。排球运动结合了篮球运动、棒球运动的竞技性和娱乐性,同时又借鉴了网球运动隔网对抗的特点,大大提高了参与者的安全系数。因而,一兴起就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迄今为止国际排联已经拥有200多个会员国。排球运动于1905年传入我国,经过不断地学习发展,在20世纪80年代中国女排创下“五连冠”的骄人成绩,于2014年世锦赛再创佳绩。中国女排的拼搏精神,对促进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发挥了巨大的精神作用。我国竞技排球在举国体制下得到了蓬勃发展,形成光环效应的同时也为我国体育产业出了一份力。同时,基层排球的发展,以当代大学生为突破口,意义也十分重大。
在《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中明确指出,大学生耐力素质依然呈持续下降趋势。甚至有多项身体素质检测显示,大学生身体素质还不如中学生。这个调查结果再一次给相关方面敲响警钟,当代大学生的身体素质持续下降的问题如今必须引起各方面的重视。《黄帝内经》中写道:“黄帝曰:余闻古有真人者,提挚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由此可见无论古今,体质和体质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这就需要有一项既可以激起当代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兴趣,同时又能够发展其身体素质的运动来改善这一问题。
1.1安全因素
排球运动是隔网对抗,相较于一些非隔网运动项目一般没有直接的身体碰撞,这就尽可能避免了学生身体上的受伤。其一般运动强度也小于竞类项目和其它高强度球类项目,对心血管系统冲击较小,这就避免了类似于广州马拉松大学生死亡事件,上海东华大学3000m测试猝死等悲剧的发生。由此可见,排球运动相较于其它体育运动更能保障大学生从事体育活动的安全,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家长和学校等在安全方面的顾虑。
1.2生理因素
排球锻炼结合了无氧和有氧两种运动形式。长时间参与排球锻炼的人能够改善中枢神经系统,通过排球场上接发球和救球加快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从而提高灵敏性;同时还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改善呼吸系统的功能,提高消化系统的功能,改善神经系统的功能,预防骨裂,提高身体活动的功能,控制体重和改变体形的功能。因而从生理角度来讲经常参加排球运动对人体也是大有裨益的一件事情。
1.3心理因素
排球运动有较强的趣味性,比起单调乏味的跑步更容易被当代大学生接受。排球比赛是以多人合作的形式进行,这样便可以培养团队意识,提升个人素质,同时又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培养上进心。当今大学生普遍缺失一种健康的情感宣泄渠道,尤其是女大学生,出现沉迷于看泡沫剧、浏览垃圾信息等不良现象。长此以往,大学生不仅在身体素质上会变差,心理精神也将变得越来越萎靡。由此看来排球运动的普及十分有必要。
由于排球运动的特点,使它不受性别、体质和技能的约束,人人都可以参加。排球运动具有很强的娱乐性,其游戏法则与竞赛规则简易,场地的大小与球网的高低可随需要而变化,是这项运动更容易在高校普及。从而能够推动《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
那么,以学校体育的形式让排球运动走入高校对当代大学生的健康到底能带来什么样的实质性意义呢?针对这个问题对河南某一高校随机抽取非体育专业大一到大四不等年级的学生100名,进行为期1个月的排球训练。第一天先进行素质摸底测试和对每个人的性格进行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4大种类的判定后存档。经过1个月的排球训练后再进行相同数据的测定,从中发现90%的同学2000m跑的速度均有明显提升,10%的同学也发生了从一开始的的跑不下去到坚持下来的转变。同时有4名黏液质同学开始变得性情开朗向黏液质加多血质方向转变。结果显示,通过在排球训练中克服垫球,思考扣球技巧,在场上的合作救球,奔跑呐喊不仅增强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释放了紧张情绪,使学生变得更加积极阳光向上。
虽然竞技排球在国家层面上发展得如火如荼,但经过对河南省10所高校的调查发现,排球的普及情况及受重视程度不容乐观。调查发现排球在河南省高校普及范围大,但是深度不够。10所高校中均开设有排球公修课,但是其开展程度却差强人意。调查结果如下:(1)平均每个学校只有3名排球教师,排球教师数量跟不上庞大的学生团体,这造成了许多排球教师从事教学工作时心有余而力不足,因而学生不能较好地掌握排球基本技术,学员基础技能薄弱如果进行排球比赛的话连贯性会很差,导致了学生不能领会排球比赛中的乐趣。另一方面普遍排球教师上课没有严格的教学安排,没有用心设计能够吸引学生学习排球的教学方案,这些都直接的影响到学生对排球的接受程度。(2)一半以上的高校只有一个室外排球场地,室外排球场地配套设施都十分简陋,严重受到天气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影响排球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同时简陋的教学环境使同学们都怕受到损伤,对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使部分同学抵触排球运动。(3)排球社团的普及程度很低,有2/3的以上的高校没有组建。而即便有排球社团的高校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未能顺利开展活动。这从侧面也反映了目前排球在河南省高校的影响力很低,学校方面对排球运动的重视程度也不足。
排球活动对大学生体质日益下降的现状能做出积极的改变,但是其在高校的开展工作受到各方面的约束。
结合当前我国排球运动在河南省高校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各高校排球场地设施比较稀缺,结合排球发展的实际情况,各校应充分利用体育场地。例如,在体育馆或者球类馆边界增设排球墙,让爱打排球的同学有条件对墙垫球或扣球练习。同时面对全校开放公共借球处,学生能够用学生卡进行简单的登记就可以借到排球,这样就能够使同学合理地安排自己的练习时间,避免和专业课冲突。(2)学校可以通过广播、校报、信息栏进行对排球的大力宣传,从而加大排球对大学生的影响力。同时在学校成立排球社,招纳对排球有兴趣的同学,定期组织校级比赛,并给予胜利的队以物质或其他方面的奖励,激励学生更加热爱排球这项运动,增加对大学生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主动地进行排球活动,以此来培养学生对排球的兴趣。(3)教师方面首先要增加排球教师资源,满足广大学生的教学需求,全面服务于学生。再者教师应当灵活地组织教学,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并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个人魅力,以便能够为学生解决排球运动前、中、后的问题。使同学们爱上排球运动。
参考文献:
[1]郭建军,杨烨.中国青少年体育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2]谢红光,戴霞.《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与健康行为促进[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3.
[3]赵聂,孟吾运.大学生体育运动与健康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1.
中图分类号:G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7-092-02
收稿日期:2016-06-10
作者简介:苗慧(1993~),本科。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