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振方,霍奎先,王梓蘅,马文卿
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健身跑现状的研究
郭振方,霍奎先,王梓蘅,马文卿
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逻辑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以吉林市的四所高等院校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揭示普通高等院校女学生参与健身跑运动的现状。根据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的改进意见。使普通女大学生更加了解健身跑的价值,更科学地参与健身跑,提高身体素质,扩大健身跑开展的提供群众基础,使健身跑项目得到更大的发展空间。
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健身跑
高校学生作为新世纪的接班人,学生的身体、心理和能力素质是非常重要的,而身体的健康却直接影响着整个人素质的提高,高校作为培养和历练人才的地方,鼓励学生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是必要的。体育运动能增强人们体质,经常参加体育锻炼既能提升身体素质,又能磨练坚强的意志,对青少年全面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在运动方式上,有氧运动是普通女大学生首选的运动方式,健身跑作为有氧运动的一种方式,不受年龄、性别、体质和场地等的限制。健身跑是一种以健身为目的的慢跑和快走的运动,对人体的刺激性较小,且为良性刺激,不易出现心脏的异常反应,经常参加健身跑的人群,每分钟的脉搏(特别是晨脉)可下降到60至66次(一般人是72至84次)。通过调查发现,健身跑的开展没有与其价值成正比,本文力图通过研究调查,了解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身跑体育活动现状并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找出发展对策,为促进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健身跑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依据。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吉林市四所大学的女大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研究吉林市高校女大学生健身跑现状。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从中国知网(CNKI)、万方等数据库查找相关文献,提供理论基础。
1.2.2 访谈法
以面谈或致电的方式请教咨询有关学校体育教师,了解对高校开展女大学生健身跑的现状。
1.2.3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内容与目的,遵循体育科研方法关于问卷设计的基本要求,设计了“学生问卷”。向吉林市内的东北电力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医药学院四所大学的女大学生共发放问卷200份,通过对问卷的回收统计和审查分析,有效问卷192份,有效回收率为96%。
1.2.4 逻辑分析法
本文研究过程中,采用了对比、归纳、分析、综合等逻辑学方法对统计数据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1.2.5 数理统计法
运用Microsoft Excel 数据处理软件对调查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1.2.6 实地考察法
根据本文研究内容和目的,通过走访实地调查和观察女大学在体育课其他业余时间对健身跑的开展现状的相关内容。
2.1 健身跑的作用
跑步是人体运动的基础,长久以来,人们对跑步有多种论述,但没有不认为跑步是人体全面锻炼、全面发展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其可以提高人体的耐力、速度、力量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并且可以锻炼人们的毅力。
2.1.1 跑步可以保护心脏,增强心肺功能
心脏的作用是推动血液流动,向器官、组织提供充足的血流量,跑步可以提高心肺功能,长期坚持健身跑,能有效改善心肌,改善心功能。调查表明,老年人容易得到缺血性心脏疾病,心绞痛或导致心肌梗塞。慢跑可以容纳良好的血液循环,人们不会因为年龄和冠状动脉狭窄,并确保血液供应心脏肌肉,从而预防心脏疾病,让心脏功能更加强健。
跑步是有氧代谢运动之王,它是一种全身运动,可以最快达到最好的锻炼效果,而且没有指定的用具和场地,只要是环境良好的平坦道路就可以进行。现在,跑步已经成为全球无数人参加的群众运动,深受大家喜爱,被大家称为“最完美的运动”。
2.1.2 促进血液循环
跑步能够加速周身血液循环,调整血液分布,通过调整血液可以提升淤血消除的速度。再健身跑过程中推动人体向前移动,同时,促使血液回流,减少下肢静脉和预防静脉内血栓。
2.1.3 改善脑功能
健身跑可以提高神经系统功能,消除大脑疲劳,提高脑部供氧能力调节大脑皮质的抑制和兴奋,达到预防神经衰弱的效果,从而让脑功能更强大,思维更有活力。
2.1.4 增加骨质高度,预防骨质疏松2.1.5 促进新陈代谢,控制体重
健身跑可大量消耗体内糖元素,从而降低体内脂肪的存积。最终能对糖尿病、冠心病和胆炎等疾病起到积极的预防作用。
2.1.6 增加自信心,建立自我形象
提高运动自信和自我认可程度,减缓身体衰老等。
2.1.7 其他
健身跑还能调节人们的情绪,调节体内平衡,改善物质代谢,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抑制血脂和胆固醇水平升高。
2.2 健身跑对女大学生的特殊价值
健身跑对女大学生的心肺功能和心肌功能有很好的改善效果。通过有关专家的对比研究,发现较长时间参与健身跑运动对呼吸系统刺激比较明显,肺活量显著提高。持续参与健身跑运动,能够有效改善女大学生的体型和姿态。女大学生通过长时间的持续健身跑锻炼,自身体内的脂肪含量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使女大学生在外表上看起来更加健康优美,有效提高了身体的免疫能力,在学习生活中精力充沛。主要原因是当身体进行长时间的耐力运动时,体内糖原消耗的产生的能量不能满足需要,通过提高氧气的供给,体内脂肪代谢影响明显,可以直接影响体内脂肪细胞的体积。因为有氧运动可以通过大量消耗体内的能量,从而降低体内脂肪的增加,减少体内脂肪细胞的积累和脂肪细胞的大小。
3.1 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健身跑的普及率
表1 参与健身跑的人数调查统计表(总人数:195)
根据上述表格数据显示: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身跑活动的人数很少,基本参与健身跑的人数比例为16.4%,偶尔参与的也只有36.4%,大部分同学则选择了没有参与过。
表2 参与健身跑的同学一周频率调查统计表(总人数:103)
调查结果显示:即使在这么少的参与人群里,进行健身跑的频率也很低,参与的同学中,进行健身跑一周一次的有20.4%,一周两次的38.8%,一周五次的31.1%,只有9.7%的同学坚持每天参与健身跑。
表3 参与健身跑的目的调查统计表(总人数:103)
通过上表数据分析得出结论:自愿参加人数为55人,只占参与健身跑同学的53.4%,更多的同学是有着其他目的的,并非因自己喜欢而主动参与健身跑活动,她们中有30.1%是为了减肥,23.3%为了健身,17.5%是为了打发时间,18.4%为了陪别人,10.7%是因为其他原因。
通过问卷调查和整理的数据分析,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身跑活动的情况非常不乐观,参与健身跑的意图并非只是自身兴趣和爱好,而是具有很多的其他外在因素,参与健身跑的氛围极为冷淡。这种情况对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身跑活动的展开有很大的消极影响。
3.2 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健身跑的科学性
由于健身跑具有简单性、经济型和健身的有效性而成为一项比较普及的运动项目,虽然进行健身跑运动方便,但是也需要科学知识来指导。如果在参与健身跑的过程中不遵循科学规律,则会适得其反,给身体健康带来负面的影响。其次,当同学们进行健身跑运动时,是否清楚了解有关健身跑运动方面的科学知识,以及通过哪些途径获得这些知识,也在此次调查的范围之中。
3.2.1 参与健身跑选择的时间
表4 参与健身跑选择时间的调查统计表(总人数:103)
上述调查统计显示:高校女大学生对健身跑运动的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不太乐观。在参与健身跑的时间安排上,选择在早上进行运动的占45%。没有同学选择在中午锻炼,34.5%的同学选择在下午锻炼,20.5%的同学选择在晚上锻炼。进行健身跑时间的选择对身体的健康也是至关重要的。相关的科学研究表明,早晨参加锻炼并非最佳锻炼时间。由于夜里的植物都不在进行光合作用,而是开始排出二氧化碳,所以早晨的氧气是稀薄的,此时进行健身跑运动对身体反而不好;大学生中午可利用时间不多,中午跑步也会对午饭有一定的影响,而且在夏天的时候中午太炎热,所以在中午进行健身跑是不提倡的;下午是人体机能最活跃的时间,尤其是下午4:00-7:00,是运动的黄金时间,这时植物经过一天的光合作用,释放出了大量的氧气,下班回家跑一段路,不仅解决了时间上的限制,而且还容易出现比较好的运动状态,晚上跑步,轻微疲劳更利于睡眠。但是晚上能见度不高比较危险,不适合女同学出来锻炼,容易出现意外,可以在校内操场进行简单锻炼。
3.2.2 参与健身跑前的准备情况
表5 参与健身跑前有无准备的调查统计表(总人数:103)
通过对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身跑前有无准备调查发现:67%的女大学生在跑步前没有准备,13.6%偶尔有跑前准备,只有19.4%的女大学生经常有准备。为了健身跑这一健身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在参与健身跑运动之前应做好一起准备工作,避免在运动过程中对身体造成伤害。通过准备活动使身体从相对安静状态逐步过渡到肌肉适应紧张的状态,并且还可以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和各器官的活动能力等,从而适应身体进行健身跑的需要。可以先做一些简单的体操动作,重点要让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得到充分的活动。最后感到全身发热,身体感觉很放松,每分钟心率在85次以上就可以进行健身跑运动了。在运动前还要准备合适的鞋子,鞋要合脚,不要过大或过小,以免崴脚或挤脚。跑步前系好鞋带,鞋带一定要系好,以免跑步时松掉要停下来重新系,而且松动的鞋带有可能将我们绊倒。跑步时要选择恰当的服饰,尽量穿运动衣,不要选择硬质衣服,身上不要放多余东西,比如钱包、手表等,一方面容易丢失,另一方面就是不慎跌倒可能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注意事项:饭后不要立即去进行健身跑。运动后大汗淋漓时不要洗冷水浴,不要吃冷饮,不宜立即吃饭。
3.2.3 对健身跑强度的认识
表6 参与健身跑强度认识情况的调查统计表(总人数:103)
在关于女大学生对健身跑强度认识的调查中发现:61.2%的同学不懂,22.3%的同学知道一点,只有16.5%的同学基本知道。因为她们不知道自己在跑步时运动的强度是多大,运动前也没有大致的强度计划。健身跑属于有氧运动,它的运动强度并不是很大。跑步掌握好运动量与运动强度是十分必要的。衡量运动强度一般采用心率指标:1.适宜的运动强度。每分钟心率为170-年龄数,跑步者20岁,跑步时的适宜心率应为150次/分左右;2.练习的次数、时间及距离。女大学生每周4-5次,每次20-25分钟,距离3000米左右。健身跑的运动量与强度不具有定性,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选择性锻炼,运动量可有增减。如每周练习3次,运动量可采用小、大、中来调剂更好。运动量的增加也要适可而止,不要追求速度,适量增加。3.整理运动。慢跑后,整理运动是必不可少的,要是身体恢复到相对安静状态,就要先慢走一定路程,可配合深呼吸集健身操,逐渐恢复锻炼时间一般为3-5分钟。
3.2.4 参与健身跑的受伤情况
表7 参与健身跑受伤情况的调查统计表(总人数:103)
通过对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身跑受伤情况调查发现:正是因为同学们对健身跑运动缺乏科学性,所以造成68.9%的同学在健身跑过程中受过伤,其中有27.2%的同学经常受伤,只有31.3%的同学没受过伤。科学合理的健身跑能提高对各器官诉调能力,提高肌肉工作耐力,还可以促使骨骼的生长发育,推迟衰老。坚持健身跑对一些疾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比如慢性支气管炎、便秘、神经衰弱、颈椎病,预防动脉硬化等病症。但是大部分同学都只是觉得有些累有些疲劳。
在掌握科学的健身跑的同时,还要掌握正确的健身跑姿势。跑步时,步伐轻快富有弹性,脚掌柔和关地,身体重心起伏小,左右晃动不,步幅小,上下肢协调配合,直线性好。跑步时上体要正直稍前倾,以肩为轴摆动手臂,手部半握拳。呼吸要和跑步的节奏相吻合,一般是二步一呼、二步一吸;也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呼吸要自然,吸快、慢、深、浅因人而宜,在不感到急的情况下,自然地加深呼吸。呼吸动作也要注意,用鼻和半张开嘴(舌尖卷起,微微舔上腭)同时进行。
通过以上调查总结发现,在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参与健身跑中导致运动损伤的主要问题是由于没有科学的指导,不会合理安排运动时间,缺乏准备,不清楚适合自己的运动强度。所以,同学们必须先要加强对健身跑运动的科学指导,才能真正的达到健身目的,增强学生身体素质。
3.3 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对健身跑的了解
表8 对健身跑了解情况调查统计表(总人数:195)
表9 了解健身跑途径调查统计表(总人数:163)
通过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得知,竟有16.4%的同学完全不知道,40.2%的同学知道一点,32.3%的同学基本了解,只有10.8%的同学完全知道。其中在了解的同学里,22%通过书籍了解,27%通过上课了解,31.3%通过上网了解,8%通过看电视了解,11.7%通过其他途径了解。这些数据既反映了当代大学生获取知识的新特点,也反映出学校体育教育的不足。
3.4 制约普通高校女大学生健身跑的因素
主观因素:惰性大,缺乏恒心;课余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一同参加体育锻炼的伙伴。
客观因素:学校体育教育不完善;学校运动氛围不浓;缺乏技术指导;学校对学生体育锻炼的关注度不足。
4.1 结论
4.1.1 缺乏有效的健身跑运动
健身跑是人体在氧气供应充足的状态下进行的跑步运动。它主要有四个特点,首先健身跑消耗的能量主要通过分解体内的糖原或者脂肪等物质来提供;然后就是在运动的过程中身体的大部分肌肉群都得到了刺激;其次是健身跑的强度在中低等之间,运动持续的时间至少需要30分钟。
通过健身跑运动,身体可以到到超量恢复的运动效果。这种效果可以增强体制,提高人体免疫力。而且在运动完之后,体内能量明显恢复,且恢复的比较迅速。长时间参与健身跑,人体的各项生理机能,心肺系统,身体素质等都会得到持续的改善和提高。
4.1.2 对运动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
由于中国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女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不浓烈,男强女弱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在家庭教育中,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女儿以注重培养琴、棋、书、画等内容为主,很少让她们到阳光下参加体育锻炼,他们不知道的是,户外运动更能影响她们即将养成或者已经养成了的行为习惯。在学校体育课选择课程上,她们更偏爱于选择安静的项目,另外,女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的理解也是微乎其微,常识基本不知道,课前课后的吃饭时间也不会注意,造成的一系列对体育运动的反感只会增加恶性循环的几率,身体健康状况跟不上去,就会越来越抵触这些运动,长此以往,会导致学生体质状况下降明显。
4.1.3 娇气是女大学生在运动中常见的现象
现在大部分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条件比较好,父母视女儿为掌上明珠,女孩子在家很少参加劳动,所以女大学生在学校和家里的角色多是需要保护的对象。她们在参加体育运动时对自己的运动能力评价过低,缺乏自信。在生活中缺乏困难和挫折教育,所以她们在体育运动中出现上述情况。
4.1.4 女生的自身体质弱于男生
从生理学角度来讲,男女体质从形态到能力都具有很大的差异性。女的身高、体重、胸围、小腿长度等都小于男性,女性的肌肉力量、速度、爆发力等也要远远逊于男性,并且女性的皮下脂肪含量多,肌肉力量小,运动惰性大。所以女性必须要克服自身的惰性去坚持运动,提高自己的体质健康状况。
4.2 建议
4.2.1 增加女大学生有氧运动的时间
学校应加大对田径场的建设投入和提高场地的开放度,延长开放时间,并定期组织比赛,通过体育教学让同学们了解健身跑的价值,传授科学健身跑的理念,逐步培养自觉参与健身跑的习惯,从而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
4.2.2 加强对女大学生健身跑运动的指导
提高学校领导对健身跑运动的认识,高校体育教师应积极引导女大学生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深刻认识到健身跑运动给身体健康带来的积极影响。在健身跑教学中,强调学生必须根据自身的体质状况进行锻炼,要求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适合女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的方式,遵循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充分调动健身锻炼的积极性,使女大学生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她们在欢快的气氛中运动。
4.2.3 加强对女大学生体育运动自我意识的教育
在学校与社会付出努力的同时,我们每一位大学生更应该端正思想认识,培养健身的自觉性,主动参与身体锻炼,养成健身的爱好,使自己的身体素质得到提高。健身跑运动只有长期坚持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要有耐心,努力坚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最好给自己制定一个健身跑的详细长期计划,相信持之以恒加上科学指导和计划,你一定能在你的努力下看到你想要的成果,成为一个阳光、健康的女大学生。为自己的生活与学习提供更加朝气的精神力量。
4.2.4 高校应加大对田径场的建设投入和提高场地的开放度
学校的田径运动场要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的体育训练的需求。这样可以让那些不喜欢健身跑的女大学生也有欲望参加到健身跑的运动中来。同时开拓校外健身跑运动空间,充分利用校外健身跑场地设施,顺应现代大学生健身跑的潮流。
[1] 傅力,陈吉棣. 运动与脂代谢的研究进展[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7,01:42-45.
[2] 孙云龙. 如何提高高校健身跑教学的质量[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1996,03:88-90.
[3] 孙喜和,张云英,赵春梅. 普通大学生健身跑机体适应能力的研究[J]. 体育科学,1993,06:54-58.
[4] Nieman DC,et al.The effects of moderate exercise training on natural kill cells and acute upper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ports Medicine,1990.
[5] 张兴生. 健身跑对大学生人体心肺功能影响的研究[J].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02:63-66.
[6] 郑军,张立藩,王兴邦,程九华. 有氧锻炼对心血管自主神经调节的影响[J].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01,02:154-157.
[7] 沈艳,杜国玺. 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肺功能的影响——以学生体质监测结果中肺活量体重指数不及格大学生为例[J].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0,02:21-23.
Research on Physical Fitness Running Status of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Guo Zhenfang ,Huo Kuixian,Wang Ziheng,Ma Wenqing
Take four universities college female students in Jilin as subjects, through literature,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logical analysis,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field research methods to reveal the status of college female students on joining fitness running. Putting forward a feasibility opinion due to the issues from the status quo.Making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value of fitness running, participate in fitness running more scientifically, improve physical fitness, and provide the mass base for fitness running for which to gain more development space.
colleges; female Students; fitness running
郭振方(1992-),男,山东聊城人,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
东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4
Physical Education School of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24, Jilin, China.
G806
A
1005-0256(2016)011-0112-4
10.19379/j.cnki.issn.1005-0256.2016.01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