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艳
刮痧配合辨证施护在不寐治疗中的应用
周 艳
目的 探讨刮痧配合辨证施护在不寐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 将60例不寐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口服佐匹克隆;观察组采用口服佐匹克隆加刮痧治疗,同时给予辨证施护。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60.0%,观察组总有效率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刮痧配合辨证施护能有效提高口服西药治疗不寐的效果。
不寐;刮痧;辨证施护
不寐在《黄帝内经》称为“不得卧”“目不瞑”,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随着社会日益进步,竞争日趋激烈,高强度的脑力劳动,沉重的心理负担等因素,让越来越多的人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导致严重的睡眠障碍。据报道,我国一般人群中有10%~20%患有不寐[1]。表现为难以入寐、寐而不实,甚至彻夜难眠,影响工作生活。多数患者因为担心滥用失眠药物会导致依赖性甚至损伤机体正常功能,而追求绿色自然疗法治疗疾病。为此,我们在常规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辅以刮痧及辨证施护,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
1.1 一般资料 60例不寐患者中,男11例,女49例,平均年龄(49.15±14.83)岁,排除有严重的心脑肾疾患,辨证分为肝火扰心型24例、心脾两虚型19例、心肾不交型17例,随机将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每晚口服佐匹克隆片7.5mg,观察组在口服佐匹克隆的基础上配以刮痧治疗,三种证型均予以头部刮痧加双侧足太阳膀胱经心俞至肾俞刮痧,患者刮痧于下午进行,女性患者避开月经期。
1.2.1 头部刮痧方法 ①患者取坐位,操作者左手固定患者前额,右手持刮痧板自百会穴向头部四周呈放射状刮拭。②自神庭穴经百会穴刮至哑门穴,用刮痧板前板呈30°反复刮动20次左右,至头皮发红。③自左侧曲差穴经络却穴刮至天柱穴,方法同②。④自右侧曲差穴经络却穴刮至天柱穴。⑤自左侧太阳穴刮至风池穴,用刮痧板后板呈30°以弧线刮拭,反复刮动20次左右。⑥自右侧太阳穴刮至风池穴。⑦予以百会、神庭、哑门、曲差、络却、天柱、太阳、风池局部点刮。
1.2.2 背俞穴刮痧 清洁背部皮肤,均匀涂抹刮痧油,刮拭左侧足太阳膀胱经,自心俞穴刮至肾俞穴,反复刮动20次左右,刮至皮肤出现红色甚至紫色痧斑。不出痧者不可强行要求出痧,刮至皮肤潮红、毛孔扩张即可。同法刮拭右侧足太阳膀胱经。
1.2.3 刮痧护理 刮痧过程中注意询问患者有无不适,如有异常及时处理,必要时停刮。刮痧在餐后至少半小时进行,刮痧后嘱患者注意休息,饮温开水250 ml以上,以助汗出排毒。嘱患者勿搔抓刮痧部位,三小时后可用温水清洁皮肤,避免当风着凉。5~7天痧退尽后,方可进行第二次刮痧,一般刮痧4~5次为一个疗程,一疗程结束统计治疗效果。
1.2.4 辨证施护 ①肝火扰心型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鼓励家属多与患者交流,了解其思想顾虑,有针对性地解除致病因素。护理人员引导患者抒发自己的情感,根据患者的不同心理状态采用奖励强化法、脱敏疗法治疗控制不良的行为模式,进而重建和恢复良好的行为模式,消除或纠正患者异常或不良行为[2]。饮食以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忌烟酒辛辣刺激之品,可食莲子、银耳、芹菜、菊花等调和阴阳气血、清肝泻火。睡前浴足,按摩涌泉穴、太冲穴。②心脾两虚型患者生活要有规律,睡前避免看刺激性的文章和电视,可阅读散文,聆听轻松幽雅的古典音乐以放松心情,饮食忌肥甘厚味,少食多餐,可食莲子、银耳、山药、桂圆等调和阴阳气血、益气养心之品。睡前浴足,按摩涌泉穴、三阴交穴。③心肾不交型患者注意休息,避免疲劳,节制房事。病室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平素可食银耳、莲子、枸杞子、黑豆、黑木耳等以清心降火、滋补肾阴。睡前浴足,以手心按摩足心而使心肾相交。
1.3 疗效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失眠疗效评定标准评定。痊愈:失眠症状消失,能正常睡眠;显效:失眠症状明显改善;有效:失眠症状有所改善;无效:失眠症状无改善或反而加重。痊愈、显效、有效总和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刮痧是中医非药物自然疗法,使用安全。背俞穴是脏腑经气输注于背腰部的穴位,刺激相应俞穴可治疗该脏腑疾病,刮背俞穴可安神定志,促进睡眠[3]。其中心俞、脾俞补养心神;肝俞、胆俞清泻肝火;心俞、肾俞补益心肾,使水火相济。背部刮痧采用足太阳膀胱经上心俞至肾俞,可循经依次刺激心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肾俞而发挥治疗作用。头部刮痧是取阴经的经别合入相表里的阳经之后到达头面部,总领一身阳气又络全身阴气,加强经脉气血流通,经络通达方能畅通无阻,使气、血、神相互为用,养其志、安其神[4]。针对三种证型的不寐患者,从整体观念出发,四诊合参,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有针对性的护理,才能获得最佳疗效。《沈氏尊生书·不寐》云:“心胆怯者,触事易惊,梦多不祥,虚烦不眠。”情志不遂,暴怒伤肝,肝气郁结,肝郁化火,邪火扰心神,神不安而不寐。故肝火扰心证尤应注意情志护理做到喜怒有节、放松心态以舒畅气机。《景岳全书·不寐》云:“劳倦、思虑太过者,必至血液耗亡,神魄无主,所以不眠。”脾气虚弱,运化不健,气血生化乏源,不能上奉于心,以至心神失养而失眠。故心脾两虚证护理过程中,除加强情志护理外,平素饮食调养尤为重要,多食黄芪、莲子、赤豆、桂圆等益气养心之品以补益心脾。清代 《冯氏锦囊·卷十二》云:“肾阴衰弱,则睡轻微易知。肾阴强盛,则睡沉熟而长。”故心肾不交证应注意适当体育锻炼,以不感疲劳为度,可配合太极拳、气功等活动增强体质,忌食辛辣香燥之品,多食濡养肾精的食物。不寐的原因以精神、心理方面为主,所以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安慰精神、松弛情志在治疗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治疗中见效初期,应及时对患者加以鼓励,让患者看到治愈疾病的前景、树立战胜失眠的信心,心理障碍一旦解除,更乐于接受治疗,治疗更会见效,从而建立起良性循环。在病情基本痊愈后,还应做巩固和间断的不定期治疗,以取得长久疗效[5]。
本研究通过对60例不寐患者的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刮痧配合辨证施护在不寐治疗中能有效提高口服西药治疗不寐的效果,且无不良反应,被患者广泛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1] 刘桂仙,黎裕明,胡一文.放松疗法对失眠患者的治疗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2006,21(5):469-470.
[2] 朱红霞.心理护理在脑卒中失眠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8,5(12):94-95.
[3] 李国秀.辨证取穴刮痧配合配合情志护理治疗失眠[J].护理学杂志,2007,22(9):41-42.
[4] 张连爱,刘运梅,李福华.穴位按摩联合辨证施护在失眠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2):32-33.
[5] 田丹,张立侠.亚健康状态与情志失调[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1):64-65.
江苏省泰州市中医院中医护理门诊(泰州 225300)
10.3969/j.issn.1003-8914.2016.06.067
1003-8914(2016)-06-0883-03
�紫英
2015-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