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尘剂使用技术要领
喷粉前要把棚室通风口和另一端的门关闭,尽量达到密闭状态。若棚膜有较大破损,则需修补好后再喷粉。
要选用适宜的粉尘剂,不能用可湿性粉剂代替粉尘剂。若用普通药剂喷粉,不但达不到效果,往往还会出现烧叶等药害。粉尘剂要求保持干燥,应存放在干燥处,并注意做好防雨、防潮、防晒工作。
喷粉施药必须使用专门的喷粉器,不能用其他器械代替,如丰收10型背负式手摇喷粉器、东方红-18型弥雾/喷粉两用机等。丰收10型背负式手摇喷粉器每分钟不少于50转,每分钟喷粉尘剂200克左右,喷口外10厘米处的风速不低于10米/秒。喷粉器药箱需保持干燥,不能有水或有湿气。喷施粉尘剂时,不加水。喷施粉尘剂后3天之内不宜喷雾,以免影响施药效果。
喷施粉尘剂时应均匀对空喷药,而不是对植株喷药。若对着蔬菜植株直接喷药,易出现用药不均,部分药粉不能很好地分散到叶片上,从而降低药效。
1.塑料大棚内喷药。施药人员应站在棚中间的走道上,从大棚的里端开始喷粉,使喷粉管左右匀速摆动,同时向门的一端退行,退行速度为10~12米/分钟,每667平方米每次用药剂量为1千克,一直退至出口处,最后关严门。
2.日光温室内喷药。喷药人员应站在温室北侧的走道上,背向温室北墙,面向南面,从北边开始向南喷撒,采用退行水平喷撒法,可根据作物高度适当上下摆动喷管,一边喷撒,一边向另一端退行,直到退出门口,把门关上。检查药箱,如有余药可从通风口把喷粉管伸入室内进行喷撒,直到把余粉喷完。喷完后关闭室门。
3.中、小拱棚内喷药。由于中、小拱棚比较矮小,操作人员不能进入,因而可从棚外一侧或两侧进行喷粉。如种植韭菜等矮生蔬菜的小拱棚高度一般不超过1米,施药人员难以进入棚内喷药,可在棚外每隔一定距离揭开一个小口,把喷粉管伸进去,并左右摇动喷粉管进行喷粉,喷完后将棚膜盖严。
在晴天光照强烈时喷粉防效偏低。因此,晴天应在早晨或傍晚,蔬菜上有露水时施药,但注意出粉孔不要被露水沾湿,以免药粉结成团。阴雨天可全天喷药,傍晚闭棚后施药效果最好。若早晨喷药,应在1~2小时后再打开棚门或棚窗进行农事活动;若傍晚喷药,应在第2天早晨打开棚门或温室窗口,使粉尘有足够时间沉降到植株上,充分发挥药效。一般在发病前或发病初期开始喷药,以后每隔7天左右再喷1次,视病情连续施药2~4次;防治害虫时,一般隔10天喷1次,一般喷2~3次。
如果防治病虫害时需要喷药液,可先喷药液,后喷粉尘剂。喷粉后3天内不可再喷雾,以免冲掉药剂粉粒而降低药效。
喷粉尘剂时,操作人员应站在上风头,忌顺风喷药,以防药粉喷到自己身上而发生中毒事故。喷施粉尘剂时,操作人员必须戴上口罩、风镜、手套,避免粉尘剂吹进眼内、鼻孔或口中。喷完药后,应用肥皂水、清水冲洗手、脸等部位。
此外,粉尘剂不宜在高温或强光时使用。在强光照下,药粉喷撒到蔬菜叶片上后,易发生化学反应而使药粉失效,或对蔬菜产生药害。此外,叶片上的药粉还会影响叶片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不利于蔬菜生长。因此,大棚蔬菜喷粉一般提倡在冬季棚内湿度较大时使用,或暖春棚内湿度允许的情况下采用。
何永梅湖南省益阳市赫山区蔬菜局413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