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洪娇,朱世馨,惠铄智,蔡维北,杨 一,孔祥杰,姜海龙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垫料配方对发酵床养猪效果的影响
蒙洪娇,朱世馨,惠铄智,蔡维北,杨 一,孔祥杰,姜海龙*
(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为了解由玉米秸秆代替部分稻壳和锯末作为发酵床垫料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组发酵床垫料配方;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杜×长×大”三元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三栏一组,分别置于12个发酵床栏内饲养。对各处理组间垫料的变化、生长育肥猪的生长状况进行相关测定。结果表明:在试验期间,各处理组间垫料的孔隙度变化、含碳量、含氮量等变化差异不显著(P>0.05)。生长育肥猪的生长状况,平均日增重,料重比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屠宰后胴体指标,肌肉嫩度、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胴体直长、胴体斜长等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经过统计,一定比例的秸秆替代发酵床中稻壳和锯末能降低饲养成本,但综合生产现场和市场行情,在垫料中替代10%对生长肥育猪生长效果较为明显。
发酵床;垫料;生长肥育猪
发酵床养猪是将微生物技术与发酵、养殖技术相结合应用于现代养猪业的一种新型环保型养殖模式[1]。该技术在解决畜禽排泄物排放污染环境的同时,又能提高猪的生长性能、改善其肉质,因而其应用与推广具有较大价值、市场前景广阔。针对发酵床养猪技术的特点,因其制作发酵床需要消耗大量的稻壳和锯木屑,然而稻壳和锯木屑资源有限,从而制约了该项技术的广泛推广与应用。本试验利用东北丰富的玉米秸秆替代发酵床垫料配方中的部分稻壳和锯木屑,并探讨不同玉米秸秆比例的垫料配方对发酵床养猪效果的影响,为开发新型发酵床垫料提供试验依据[2]。
1.1 试验栏猪舍本试验在吉林农业大学动物养殖基地进行,分别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的“杜×长×大”三元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三栏一组,分别置于12个发酵床栏内饲养。
试验猪舍为传统单列式猪舍,经改造建成每间15m2的两侧相邻的发酵床栏舍,发酵床池深100 cm,每栏舍内靠近走道一侧建成2.5m2的水泥采食台,每个栏内实际发酵床面积为12.5m2。
1.2 发酵床制作
发酵床发酵1周后使用,其发酵床垫料组成为锯末、稻壳和粉碎成小型块状的玉米秸秆,均由长春本地市场采购,各组垫料配方见表1。
1.3 试验动物与分组
试验地点为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动物养殖基地,从吉林省四平市公主岭市稷丰种猪场选购32头10 kg左右、身体健康的“杜×长×大”三元去势公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4头,三栏一组,分别在12个发酵床栏内饲养。采取单一变量原则,唯独垫料配方不同,其他条件完全一致。试验从2014年6月初开始,预饲期为7 d,期内进行防虫、防疫、饲料过渡等。随后进行正式试验,至2014年10月末结束,为期142 d。
表1 发酵床垫料配方
1.4 饲养管理
饲养管理按常规进行,试验猪专人饲养,自由采食和饮水。饲喂混合日粮。试验期间观察猪群健康状况,如遇到发病情况及时治疗。
1.5 测试指标
试验开始前,对垫料原料的孔隙度、系水力、含氮量进行测定。在试验期间,进行垫料采样,并对垫料的耗损情况、孔隙度,含碳量,含氮量进行测定。分别于试验开始和结束时,早上空腹称重,试验期记录每栏日采食量用于计算总试验期平均日增重、料重比。每天选择发酵床的五个点位置分别在每栏猪舍的四个角和中心,测定并记录表层以及表层下25 cm处的温度。对不同组的试验猪抽样进行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液中IgA、IgG、γ-干扰素的含量。通过对屠宰后试验猪的胴体直长、胴体斜长、肌肉嫩度、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等胴体指标进行测定。
1.6 数据统计分析
数据经Exce1软件进行整理,然后用SPSS17.0对试验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用Duncan法进行多重比较,判断其差异性。结果用平均数±标准差(X±SD)表示。
2.1 垫料原料的理化性质
由表2可见: 垫料原料的孔隙度、系水力、含碳量、含氮量的测定,孔隙度是评价发酵床舒适度的最佳依据之一,从图1中我们不难看出锯末的孔隙度最大。
图 1 垫料原料的孔隙度、系水力、含碳量、含氮量的测定
图2 不同组间垫料厚度的损耗情况
图3 不同组间含碳量、含氮量
2.2 试验期间不同组间垫料的测定
由图2、图3可见,试验每隔一个月对不同处理组垫料中孔隙度、垫料损耗情况、含碳量、含氮量等指标进行测定。从检测垫料厚度的变化中,D组较A、B、C组差异显著,几组数据表明从初始厚度到耗损厚度均呈下降趋势,D组耗损的厚度较其他几组小。
2.3 发酵床垫料温度的变化
试验期间用温度计对垫料表层以及垫料深25 cm处进行温度测定,结果如表2。通过表2中不同处理的垫料温度情况可以看出,各处理组间的温度差异不显著(P>0.05)
2.4 试验猪生长性指标
通过对采食量的测定计算试验期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结果见表3。通过表3中不同处理的组间试验猪的平均日增重以及料重比可以看出,差异不显著(P>0.05)。
2.5 试验猪血液免疫学指标
试验期间,对每组试验猪抽样进行前腔静脉采血,血液免疫学指标测定结果见表4。
从血液生化指标测定结果可以看出,C组、D组与A、B两组在IgA含量上、差异显著(P<0.05),D组与A、B、C组在IgG上,差异显著(P<0.05)。C组、D组与A、B两组在γ-干扰素的含量上差异显著,C、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2.6 试验猪屠宰后胴体指标
对屠宰后试验猪胴体指标的测定结果如表5。
通过对试验猪屠宰后胴体指标可以看出,差异不显著(P>0.05)。
3.1 试验期间垫料发酵床的差异性
垫料表层由于经常翻挖,新旧垫料孔隙度增加。由于猪的踩压,下层垫料不断被压实,导致垫料孔隙度逐渐降低。分解粪污的发酵床微生物菌种为好氧微生物。依赖垫料原料中稻壳的支撑,氧气进入垫料中,发酵床中分解粪污的好氧微生物分解粪污。本试验结果与Sommer认为垫料孔隙度大小与垫料载气量相关相似[3]。猪不断将垫料压实,其垫料孔隙度降低,垫料载氧量下降,导致发酵床降解粪污能力减弱。应经常翻挖垫料使其增加垫料孔隙度,使发酵床保持分解粪污能力。随着垫料深度的增加,新旧垫料孔隙度变化规律也可能与垫料中间出现板结层有关[4]。
表2 发酵床垫料温度的变化 ℃
表3 平均日增重与料重比 kg
表4 血液中IgA、IgG、γ-干扰素
表5 猪肉质性状测定结果
发酵床已经分解较多的粪污,故总氮、铵氮含量高于新发酵床。随着垫料深度的增加,新垫料和旧垫料总氮和铵氮浓度逐渐降低。垫料中的氮存在多种形式;氨气氮、硝态氮、亚硝态氮、铵态氮、氧化氮及有机化合物中的氮等[5]。一般认为猪舍内的不良气味主要是由于粪尿中带有的大量氨气挥发造成的,粪便中NH4+在猪舍中分解出NH3,导致猪舍恶臭及猪舍环境质量差等特点。常规水泥地面猪舍氨气浓度高于发酵床猪舍,说明垫料中的铵态氮(NH4+)转化途径发生了变化。在有氧状态下,经发酵床微生物的消化或反消化作用下, NH4+可能转变为硝态氮和有机氮,硝态氮和有机氮没有臭味,易被植物吸收,这可能是猪舍臭味消失的原因。对垫料中氮转化机制需要进一步研究[6]。
3.2 发酵床养猪对试验猪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性指标以及胴体指标的影响
采用发酵床饲养模式可以显著促进猪的生长,提高饲料利用率[7]。原因可能是垫料表面温度适宜,一般为 20~25 ℃,但水泥地面猪舍地面温度为 0~5 ℃,地面冰冷潮湿不适于猪的生长。猪在发酵床上所需维持净能相对减少,生产净能相对增加。这可能是试验猪长势良好的原因之一。血清中免疫性指标的显著性差异,可能原因是因为采集样本数量过少,对比的样本数少造成的[8]。不同处理组间试验猪的胴体指标如胴体斜长、胴体直长、嫩度、眼肌面积、大理石花纹等指标差异不显著,也进一步说明一定程度的秸秆替代对发酵床养猪无较大影响[9]。
通过系统评估生长育肥猪在不同比例秸秆替代稻壳和锯木屑垫料的发酵床养猪技术下,生长性能指标、胴体指标、以及垫料变化情况均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在发酵床垫料中用5%~20%的秸秆替代稻壳和锯木屑对生长育肥猪无影响。
[1]李兆华,张志彬,王巍,等.解析发酵床养猪技术[J].吉林畜牧兽医, 2010 (1): 5-7.
[2] 刘伟,刘天明,孔祥峰,等.不同垫料配方对发酵床养猪效果的影响[J]. 畜牧与兽医, 2011,43(7):45-46.
[3] 王诚,张印,王怀忠,等. 发酵床饲养模式对猪舍环境、生长性能、猪肉品质和血液免疫的影响[J]. 山东农业科学, 2009 (11): 110-112.
[4] 王远孝,李雁,钟翔,等. 猪用发酵床的研究与应用[J].家畜生态学报,2007,28(6): 139-142.
[5] 杨群,谢金防,韦启鹏,等.浅谈发酵床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J].江西饲料,2009 (4):1-3.
[6] 高金波, 牛星, 牛钟相. 不同垫料发酵床养猪效果研究[J].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12,43 (1): 79-83.
[7] 杨群,谢金防,韦启鹏,等. 浅谈发酵床养猪技术[J]. 中国猪业,2009, 4(8): 39-41.
[8] 李娟,叶渊,张萍,等. 发酵床养猪的关键技术[J].畜牧兽医杂志, 2007,26(6): 67-68.
[9] 崔艳霞,潘晓亮,徐亚楠.发酵床养猪的研究现况与展望[J].中国畜牧兽医, 2011,38(6): 211-214.
2016-03-10)
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项目(20140309013NY);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0301013NY)
蒙洪娇(1991-),女,吉林松原,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E-mail: hongjiaomeng@163.com
*通讯作者:姜海龙(1971-),男,吉林长春,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动物营养与饲料科学,E-mail:hljiang@ja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