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 闻
“48字”是新时代新闻舆论工作的航标
□ 任 闻
前不久,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着眼党的工作全局,着眼新闻传播规律,着眼国内外形势发展,提出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高举旗帜、引领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联接中外、沟通世界。
新闻舆论工作,绝非小事,从来都不是一项可无可有的工作。无论是30年代的左翼电影激励了一批批热血青年,还是革命年代的“一支笔”唤醒工农千百万,抑或是70年代末的“真理标准问题大讨论”为改革开放扫除思想障碍,无不有力地证明: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越是时代风云发生巨大变化,越是媒体载体深入创新,我们越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审视当下,媒体格局发生深刻变革:自媒体“野蛮生长”,微博、微信、客户端等新兴媒体“强势崛起”,我们进入了“人人都有麦克风”的媒体新时代。然而,有的媒体为了抢占时机、博人眼球,凭借道听途说轻率发稿,甚至散布谣言;有的为了蝇头小利,大搞“有偿新闻”或“有偿不闻”,甚至进行新闻敲诈和勒索;还有的心怀不轨,故意捏造历史、诽谤英雄,企图混淆视听。
“笔下千钧重,肩头万斤担”。记录时代风云、推动社会进步、守望公平正义,永远是新闻舆论工作者的天职。事实上,好的舆论导向,能够化解分歧、黏合社会、推动历史;错误的舆论导向,则容易放大矛盾、制造冲突、扰乱人心,甚至成为社会动乱的源头。正因此,新闻舆论工作者必须充分认识到意识形态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必须始终把48字的职责和使命刻在心中,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有人曾如此描述。这样一份荣光,也无时无刻不在提醒我们:担负起新闻舆论工作的职责和使命,方能不负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