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梦
幼儿时期开展美术活动能够帮助幼儿提升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活动后的评价对幼儿理解审美、发散思维、激发想象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教师对幼儿作品肯定、认同的评价,会帮助他们逐渐消除“不敢画”“画不像”“画不好”的胆怯心理,通过教师积极的评价还能促进幼儿在尝试中满足好奇、释放情绪、张扬个性。此外,美术活动评价还应在考虑幼儿年龄特点、身心发展规律、技能的基础上,从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调动多种感官体验着手,通过多种途径来激发幼儿发散思维、激发想象的能力。那么,教师该如何做好指导评价?怎样的评价可以帮助幼儿激发想象力呢?结合我们日常教学中的实施与研究,总结出以下策略:
策略一:倾听、解读作品
幼儿作品的解读是非常重要的,很多我们成人看不懂的画面和看似凌乱的作品背后都藏着孩子独特的视角和有趣的想象。在美术评价过程中,教师要充分了解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创作的意义,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幼儿,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解说。如小班幼儿经验少,语言表达能力有限,教师应尽量采用拟人化和情景化的语言帮助幼儿完成作品的解读;中班幼儿有初步的审美意识,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高,教师评价可采用开放式提问的方式:“为什么要这样画?”“还可以怎样表现?”引导幼儿边画边思考,完善自己的构思;大班幼儿能力较强,已具备一定的审美能力和评价他人的能力,教师应采用协商和引导的语言,将评价的主动权交给幼儿,让幼儿成为评价的主人。
在倾听幼儿作品的同时,教师还要记录原始语言。可在幼儿园里开展“听听孩子的画”活动,展示幼儿的作品和独特的创意,为的就是让老师给孩子一个想说的空间,老师也可以将孩子们的作品内容按绘画主题、绘画方式等订成图画书投放在图书区,鼓励幼儿翻看时互相交流想法。
策略二:支持、推动创作
教师在评价交流中要多了解幼儿的行为,善于观察、分析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充分了解幼儿的内心感受,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幼儿对自己的作品有时想得很丰富,但真正解说起来确实略显稚嫩,有时他们创作时有好想法,但让他们表达时却无从下手,于是教师要根据这种行为及时分析,从而调整合适的评价模式进行点评,如在小班有许多孩子不敢动笔涂鸦或画画时,我们采用心理学的一种“重建”的方式帮助幼儿渡过这一阶段,帮助幼儿回忆曾经不愉快的绘画经历,认同并肯定孩子的想法,适时鼓励幼儿进行绘画。
评价的重要价值就是让幼儿对美术活动和想象活动更加有兴趣,能开拓思维,更有信心地投入艺术创作活动,因此,在活动评价时我们可以设置新的问题,引发孩子继续创作,如在中班线描画活动《我们的小区》之后,老师设疑:“不知道用刮画纸来创作会有什么样的效果?”“高楼大厦还可以怎样来画?能用其他材料制作吗?”等,引发新的创作;还可以针对本次活动出现的“遗憾”,鼓励孩子再试一试,对孩子的方法提出指导。
策略三:满足幼儿宣泄和交流愿望
童年期也是游戏期,获得快乐和自我满足是幼儿游戏的直接目的。幼儿从事美术活动没有直接的目的,只是因为“创作”的过程或形象、色彩的变化结果能让他们感受到情感的满足和情绪的宣泄,由此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成功的自信。
幼儿期还是以自我中心为主的一个阶段,个体的成功和被认可,与同伴的交流是他们非常需要的。在评价环节,我们可以根据幼儿年龄特点,采取两个同伴间互相交流、小组间交流评价、在集体面前讲述等综合方式,满足幼儿表达的需要。
评价活动要打破传统的一刀切、整齐划一的单维度评价标准,将幼儿的现实发展评价和幼儿未来发展潜力结合起来,用发展的眼光在了解幼儿现状的基础上对幼儿发展做出全面的评价。评价的目的不是为了赞美技能精湛,而是倡导一种精神,一种自我探索、自我创新的精神,是诊断,是激励,是促发展。灵活地处理评价方式,鼓励孩子的创新行为,珍视孩子们的创造结果,才能更好地激发幼儿对美术活动的兴趣,保持创造热情。
自研究美术活动评价对幼儿想象力发展的影响以来,我们幼儿园教师的儿童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不仅在理论水平上有所提高,更多的是再也不会用“好不好”“像不像”来评价幼儿的美术作品,真正使幼儿获得了全面的发展,丰富的美术活动不仅为孩子创造了更多亲近自然和亲近生活的机会,启迪他们的思维,促进想象力发展,表达力和创造力得以明显提升,而且增强了孩子的情绪、情感体验,让孩子借助这一过程去流露、宣泄情感,我们的实践研究促进了幼儿的心理健康发展,为今后健全人格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1]格罗姆.儿童绘画心理学[M].李甦,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2]鸟居昭美.培养孩子从画画开始[M].于群,译.漓江出版社,2010.
[3]王彩凤.学前儿童美术教育[M].复旦大学出版社,2012.
[4]孔起英.给幼儿园教师的101条建议:美术教育[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5]边霞.儿童的艺术与艺术教育[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