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炜炜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教师,我深切地感受到城乡教育的差别。城乡教育硬件资源上的差异,家长素质的差异,农村的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多数是放任自由式的,家庭作业都难以完成,孩子的作文能力更是让人担忧。他们无话可说,胡编乱造,为写而写。对作文缺乏兴趣,不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面对这样的现状,老师肩上的责任更重。小学农村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是摆在教师面前一个迫在眉睫的问题。
一、以文为本,一课一得
以文为本、一课一得就是以文本为本,品味内容,学习课文的表达方法,弄清文本写了什么,怎样写的,为什么要这样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习得写作方法,并运用到实际的作文中去,实现一课一得。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孩子写作能力差的问题。
1.提问:变色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变色龙如此迟钝?它又是如何捕食的呢?自读课文,画出它眼睛的特点以及对捕食有什么好处?指导学生抓住关键词语绘声绘色地介绍。
2.提问:变色龙是怎样捕食的呢?学生自读圈画出关键词语“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刷”“刹那间”等体会捕食的敏捷。指导通过读书细细品味欣赏。
3.提问:这一段作者是怎样写的?再次体会写作方法:有顺序、抓住特点、仔细观察。
4.要求:观察一种小动物的动作并仿照课文写法去描写。
此环节的教学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品读进一步体会作者的写作方法,并通过仿写进一步的实践,从而掌握写作方法,真正实现了一课一得,较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当然写作教学到此并没有结束,而只是刚刚开始,评讲阶段才是学生提高的过程。通过评选优秀习作、范读习作、学生互相学习,互相补充,写出了精彩、写出了个性。
教材中每一篇文章都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最好的素材。如果能抓住课文进行习作能力的教学,何愁孩子的作文水平不提高呢?
二、整合课程,激发兴趣
一篇篇课文是一个个的习作范文,那相通的课文内容之间也需要更好的整合。比如,在教学“大江保卫战”时,整体描写和个体描写是孩子们需要掌握的写作方法。那相关的课文还有哪些呢?我找出《天鹅的故事》中群体和个体的描写,学生在比较中印象更深,更加容易掌握方法。再比如,在教学“变色龙”时,为了让学生掌握小动物的写作方法,我把描写动物的相关课文全都找出来,让学生充分比较吸收掌握。学生的习作不再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东西。
除了课文与课文之间的整合,还有学科之间的整合。针对农村孩子没有太多这方面的素材,在教学“我的发现”时,我和科学老师沟通,上了一节有趣的科学课。学生有了写作的欲望,不再是绞尽脑汁的编造。在音乐、体育方面,我也经常与老师沟通,给学生提供一次又一次的活动,激发写作欲望,让学生有话可说。孩子的作文能力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三、课外延伸,课程引领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作文的束缚,鼓励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农村孩子相较于城里孩子来说,眼界不够开阔。春天挖野菜、夏天逮蝉的幼虫、秋天帮父母收玉米、冬天烤地瓜是他们的课外活动,农村孩子从来不缺写作素材。有许多的作家都是农村出身,正是农村自由的生活给他们积累了丰富的人生经历,比如莫言、陈忠实、孙友田等。孩子们缺的是一双发现的眼睛,是写作的兴趣与能力。
针对孩子们的情况,我挖掘了针对农村孩子的四季课程。春天来了,不需要去城里的公园春游。乡间的小路、奶奶的菜园、田野的麦田都是极佳的春游场所。我找到这方面的诗文引领孩子阅读、仿写,孩子们仿佛也成了一个个小小的乡土作家。
夏天晚上和小伙伴到树林里捉蝉、幼虫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闷热的夏夜,孩子们带上手电筒,约上小伙伴,趁幼虫刚刚钻出地面爬上树干的时候就把它们捉住。一个晚上能干的孩子最多能捉几十甚至上百只。有的卖给别人贴补家用,有的带回家油炸了解解馋,满齿留香真是让人难忘。这么丰富的经历如果表达出来就是一篇充满童趣的习作,老师所做的就是引领孩子把这方面的感受表达出来。所以我让孩子们写日记,记下这些小事,再组织阅读评价,在全班交流中思维得到碰撞,精神得到了交流。孩子们越写思维越开阔,灵感就如汩汩清泉缓缓流淌,写出了一篇篇优秀的习作。他们不再无话可说,真正爱上了写作。
叶圣陶先生说:“心有所思,情有所感,然后有所撰作。”写作,是一种由内而外的东西。农村孩子的写作教学只有在丰富学生的情感与思想的基础上,才能让学生形成写作的冲动,进一步转化为写作行为。四季课程利用农村特有的孩子们经常参与的活动诱发学生积极的、肯定的情绪和情感,使学生写出内容充实、情真意切的作文,让孩子们不再无话可说,让农村的孩子拥有丰富的精神世界。
参考文献:
[1]王鹏林.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J].读写算(教研版),2015(5).
[2]纪云芳.如何提高农村孩子的写作能力[J].新课程研究(基础教育),2012(3):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