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敏
摘 要:幼儿园晨间区域体育活动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晨间活动。由于教师观念模糊、材料投放缺乏层次性、指导策略差等原因,大多数活动都是松散随意的玩乐,缺乏意义。本文就如何改变现状,提高活动效益,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晨间区域体育活动;幼儿园;效益
幼儿园晨间区域体育活动作为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晨间活动,是指晨间接待时,幼儿在一定的体育活动区域内开展的自主自愿活动。但当前幼儿园晨间区域活动中,我们常会看到幼儿或三两结伴活动,或不断调换器械,随意玩耍……大多数活动都是松散随意的玩乐,存在目标模糊、层次混淆、组织散漫等问题。如何改变现状,提高活动效益,笔者提出以下观点。
一、树立正确的目标观念
大多数教师对幼儿的晨间区域体育活动认识模糊,有的教师认为早晨时间短,幼儿入园时间不一,活动应付应付就行了;有的教师认为集中教学才是重头戏,晨间活动是过渡环节,价值不大;还有的教师对安全有顾虑……这些空有形式、毫无内涵的活动,效益低下是必然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提高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因此,转变教师认知,科学定位其价值是提高活动效益的第一步。晨间活动时间虽不长,但如果有效利用,确保幼儿每日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教师要掌握幼儿各年龄段的发展目标和差异特点,幼儿在生理机能、运动能力和动作发展上具有明显的年龄特征,教师应以此为据,有针对性地选择、构建不同年龄幼儿区域体育活动的目标和内容。例如基本动作,小班幼儿重在走、跑以及手脚协调能力、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中班幼儿重在变速跑、双脚跳、运动节奏感等方面的发展;大班幼儿重在单脚跨跳、投掷、翻越、躲闪以及速度、灵活度等方面的发展。当前许多晨间区域活动千篇一律,甚至出现了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目标、活动内容相同的现象,所以要从源头上杜绝活动的形式化和盲目性,制订明确的目标。
二、材料是晨间区域体育活动质量的支撑
活动材料的投放是最基础的环节,活动提供什么样的器械,就可以引发什么样的活动。
1.要确保材料种类多样、数量充足
将各种成品和手工自制材料组合成一个有机整体,促使幼儿得到全面锻炼。
2.凸显材料特色
一是制作特色。如沙包可制成鲜艳的蔬菜形、水果形,接沙包的口袋装饰成动物形,增加游戏的趣味性。二是玩法特色。“一物多玩”发挥体育器材的多功能性,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调动幼儿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要考虑材料的层次性与动态化
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体发展差异决定了教师必须注重器械和材料的投放层次性,让幼儿积极主动地按自己的能力开展活动。此外还要关注材料的动态化。教师投放材料后,很少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材料更新频率很慢,造成幼儿对材料的热情消耗殆尽,活动只是低效的娱乐而已。教师如果将材料做适当微调,就能使活动重新焕发新的魅力。
三、教师的指导策略直接影响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与质量
区域体育活动体现幼儿的自主性,但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的帮助和引导。教师既要关注幼儿的安全,又要关注幼儿的运动情况,促进活动质量提高。
1.游戏化
区域活动刚开始时,幼儿对活动材料很感兴趣,但有时持续性不强,玩一玩就不喜欢了。教师适时加入游戏情节,既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又能丰富活动内容。如跳跃区袋鼠送信、运球区的接力比赛等。游戏活动形式极大地提升了活动的娱乐性和竞赛性,幼儿参与积极性很高,效益也随之提升。
2.随机化
活动组织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将预设与生成有机结合,实施动态指导,将活动的层次和内涵不断丰富与提升。如幼儿在平衡区玩,教师将飞盘顶到头上,缓缓地在平衡木上挪动,幼儿看到教师的参与,兴致更高了,“滚圈过桥”的、“夹罐子过桥”的……刹那间,活动项目层出不穷。显见,只要教师及时抓住教学契机,引导幼儿互动学习,不断玩出新花样,促进幼儿创造潜能的充分发挥。
3.个性化
《纲要》强调“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在区域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全面细致地观察幼儿的活动表现,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首先把握运动量,留心幼儿的情绪变化,对体弱幼儿给予支持和帮助,避免运动负荷过大;其次分层指导和引导,让胆小的幼儿体验接纳与安全;动作发展稍滞后的幼儿要耐心示范并给予鼓励;对已经掌握动作要领的幼儿要不断提高难度,启发其发散性思维,指导其创新游戏;对于好动、易兴奋的幼儿要适时引导他玩安静、运动量较小的活动等。
提高幼儿园晨间区域体育活动效益并不难,只要教师心中有科学的目标,并善于运用器材和指导策略,做到活动组织有的放矢,有章可循,让日渐流于形式的晨间区域体育活动真正实现提高幼儿运动能力与锻炼身心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