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邦宽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江苏 南京,210018)
孙中山对南京城市建设的初步尝试
傅邦宽
(南京中国近代史遗址博物馆,江苏 南京,210018)
19121912年2 2月1515日,孙中山率南京临时政府文武官员谒祭明孝陵
南京这座城市对于孙中山有着重要的意义。他曾经在南京生活、工作近100天,是其一生中业绩最辉煌的阶段之一。在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到其卸任这短短的时间里,他曾对临时政府首都南京进行了城市建设的初步尝试。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成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存在时间虽短,孙中山仍然对南京城市建设做了一些具体工作。
(一)颁布法令加强对南京市容的管理,利于城市环境的美化。1912年3月2日的《临时政府公报》有“内务部令巡警总监撤去日商广告文”。孙中山下令临时政府内务部调动巡警,“将日商在钟鼓楼及城门所悬挂之广告”撤去。结合3月8日制定的《内务部核定告示广告张贴规则》,孙中山下令撤去日本商人广告的这一命令,其实是为了南京城市的“清洁、整肃、观瞻”。此后,政府规定了公署局所告示张贴处、学堂广告以及商业广告张贴处。城内所有告示、广告都必须统一张贴于专门的告示栏里,同时要在各张贴处前设立横宽一丈、直长五尺的木栏竖立在重要的位置,同时另于偏僻巷子择定适宜之处,设立指标高悬墙壁之上,并加横额写明某种张贴处以示区别。尤其强调了重要告示的张贴原则,公署局所、学堂的批示照例在各本处门首张贴外,其他同行告示均须张贴于前。临时政府另外规范了广告张贴用纸的大小尺寸、张贴时限、张贴原则,公署局所要依据所张贴告示的重要性来确定张贴的时限,学堂及各商业广告纸限定宽不得过一尺五寸、长不得过二尺五寸,以免有碍张贴,并且这一规定“适用于外国人之告示或广告”。
《临时政府公报》令示第四十二号中有“内务部令江宁巡警总监饬区驱逐总统府左侧流氓文”。针对总统府左侧邮政支局门口一带闲杂人等聚众甚伙,并且有不法棍徒混迹当中,在该处滋事,扰乱社会治安,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速派巡警将盘踞在邮政支局门口的闲杂人等一律驱逐并随时切实稽查,如仍发现他们聚众于此滋扰生事,立即拘拿。这些史实反映了孙中山对于当时南京市容的管理。
(二)颁布法令加强对南京树木的保护,利于增强城市的绿化效果。针对南京皇城一带的柳树被居住在皇城内小茅屋里的罗金荣擅自砍伐一事,1912年3月5日的《临时政府公报》有“内务部令巡警总监保护树木文”,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速派巡警查拿、究办砍伐树木的不法人员,同时随时派人加强对城内外树木繁殖之地的巡逻,以增加树木的数量,森林工人还应极力培植各处所有的树木。在3月8日的《临时政府公报》中有“内务部令南京巡警总监出示禁止砍伐树木文”,孙中山下令内务部速派巡警出示晓谕严禁砍伐明孝陵的树木,以及所有一切砖石碑像等应加以保存,不许人民取掘损坏,内城马路两旁的树木也一律禁止砍伐。这两则法令的出台,是孙中山对于当时南京城市树木的保护。
(三)颁布法令改造南京城市街道的灯光照明,利于社会治安的稳定。南京光复之初,城市街道灯光照明效果不好,匪徒很容易躲藏,不易抓捕,故《临时政府公报》纪事第九号中有“巡警总局呈都督将路灯改为电灯”,提到在光复南京的战斗中,各区的路灯遭到损坏,路灯一项急切需要做到切实整顿。整顿措施为将各区岗位原设油灯的地方一律改设为电灯,有些不通电的背街、狭巷,则仍旧燃点油灯以补电灯不足。按照此方法,能使黑暗变为光明,方便巡警巡查拘捕不法匪徒,保证城市居民的安全。
(四)颁布法令规范南京城市房屋的新建与翻造,利于城市交通的便捷。民国初建,道路交通拥挤不堪。道路交通关系到民生发展大计。《临时政府公报》中有“江宁巡警总局规定凡新建改造房屋须让原基三尺”,规定凡新建及翻造房屋者须照原基退让三尺以外,官道上的栏杆以及楼台上的雨水搭等建筑物,无论翻盖、新建都须退让到原基三尺以外,使道路不再拥挤,交通方便。
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法令,在不同程度上推动了南京城市近代化的发展,体现了辛亥革命的积极成果。
1912年2月,清帝被迫宣布退位,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窃取政权后,首都迁到北京。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前后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就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故而对首都南京的城市建设尚未来得及完整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