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比较

2016-11-28 00:45:14梁李恒唐雪梅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20期
关键词:例因辛伐他汀心血管病

梁李恒 唐雪梅 谢 刚

(绵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效果比较

梁李恒 唐雪梅 谢 刚

(绵阳市人民医院,四川 绵阳 621000)

辛伐他汀;稳定性心绞痛

冠心病发病率随年龄增加〔1,2〕。他汀类药物除调节血脂作用外,还可减轻动脉粥样斑块炎症反应,保护内膜功能〔3,4〕,在冠心病临床治疗中广泛应用。辛伐他汀为选择性竞争性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HMG-CoA)抑制剂,是他汀类药物中降低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作用最强的药物。但在临床应用中,选择何种剂量治疗效果最佳,不良反应更少目前尚无统一意见。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剂量辛伐他汀治疗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0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诊断标准参考《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5〕。排除标准:①肾、肺等具有严重疾病的患者;②不具备认知功能的患者;③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④行血运重建手术者〔包括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冠脉搭桥手术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性别、年龄、危险因素、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患者及家属均知情同意。

表1 两组基线资料比较(n,n=50)

ACEI/ARB: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

1.2 方法 ①对所有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发病时间、血脂情况进行详细的问卷调查,并建立档案。②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采用阿司匹林、单硝酸异山梨酯等。③观察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辛伐他汀,40 mg/次,每晚1次,④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小剂量辛伐他汀,20 mg/次,每晚1次。⑤两组共随访6个月。⑥第1、3、6个月检查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判定标准为显效、有效、无效、恶化〔6〕。观察临床终点指标包括: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致死性心肌梗死、非致死性心肌梗死、不稳定性心绞痛、脑血管意外),因心绞痛再住院率。⑦严密监测并记录肝功能、骨骼肌损害等不良反应发生。两组均完成随访,试验组有2例因肝功能严重异常提前结束治疗,对照组有1例出现肌痛未完成治疗,其数据采用意向性分析(ITT)。平均随访5.6个月。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χ2及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血脂情况比较 试验组血脂改善总有效率〔86%,显效20例(40%)、有效23例(46%)、无效7例(14%)〕,对照组总有效率〔72%,显效14例(28%)、有效22例(44%)、无效12例(24%)、恶化2例(4%)〕,两组差异显著(P<0.05)。

2.2 临床终点指标 试验组有1例因心肌梗死致死,2例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管事件发生率6%(3/50),对照组中有2例因心肌梗死致死,1例发生非致死性心肌梗死,1例出现不稳定性心绞痛,心血管事件发生率8%(4/50),两组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2例因病情复发再次住院,再入院率4%(2/50),对照组6例因病情复发再住院,再入院率12%(6/5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3 不良反应 试验组肝酶学指标一过性升高6例,持续升高2例,停药后恢复正常,出现消化道症状8例。对照组肝酶学指标一过性升高3例,肌痛1例,停药后缓解,消化道症状5例。

3 讨 论

冠心病的发生与高脂血症息息相关,他汀类药物降脂效果显著,近年来,在临床上被广泛运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5〕。

临床上通常采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异山梨酯等药物,对患者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抗凝、扩血管处理等常规治疗,同时采用活血化瘀药物促进患者心肌细胞的代谢〔6〕。该方法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治疗过程中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副作用。他汀药物除调节血脂作用外,还能有效减少体内的炎性细胞因子,如白细胞介素-6生成〔7,8〕,能显著提高患者体内一氧化氮的水平,从而改善血管内膜功能。故常规治疗联合他汀类药物对冠心病的治疗疗效显著,较大剂量他汀能减少因心绞痛再住院率。较大剂量不良反应主要为肝酶学指标一过性升高,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安全性较好。但本研究样本量较小,随访时间较短,不足以观察到更多心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事件。其次,本研究纳入试验对象病情相对平稳,且未接受血运重建治疗,故临床应谨慎参考本研究结果。未来可在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中进一步证实。

1 朱贵月,朱兴雷,李 仁,等.单核细胞株THP21分化为泡沫细胞过程中清道夫受体A变化及辛伐他汀的干预作用〔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2;35(7):666-7.

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血脂异常防治对策专题组.血脂异常防治建议[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1;25(3):169-75.

3 路 岩,姜一农,崔海燕,等.辛伐他汀对血脂正常高血压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J〕.中华高血压杂志,2007;15(3):192-5.

4 赵翠花,程冠昌,万琪琳,等.辛伐他汀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内皮功能和斑块稳定性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6;22(4):200-2.

5 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辑委员会.慢性稳定性心绞痛诊断与治疗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7;35(3):195-206.

6 柯元南.辛伐他汀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3):132-5.

7 曹佃锦.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6):922-3.

8 李 勇,李家富.他汀类药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研究现状〔J〕.泸州医学院学报,2010;33(2):201-3.

〔2015-11-29修回〕

(编辑 杜 娟)

梁李恒(1975-),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冠心病研究。

R541.4

A

1005-9202(2016)20-5174-02;

10.3969/j.issn.1005-9202.2016.20.115

猜你喜欢
例因辛伐他汀心血管病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496例气管切开患者并发症分析
经颈静脉肝内门体覆膜支架分流术与内镜治疗联合β受体阻滞剂预防曲张静脉再次出血的比较
辛伐他汀对高血压并发阵发性心房颤动的作用及机制
辛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对糖尿病伴冠心病的影响
脑梗死应用辛伐他汀联合抗栓治疗的临床观察
祛脂定斑汤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痰瘀互结型30例
中医研究(2014年4期)2014-03-11 20: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