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

2016-11-28 06:28张启明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6年20期
关键词:光敏视神经肝气

汪 锐 张启明 王 丹 袁 菁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 武汉 430015



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

汪 锐 张启明 王 丹 袁 菁

江汉大学附属医院 武汉 430015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对视神经萎缩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疗效、安全性等。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为单纯西医临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中医药及针刺疗效。结果 观察组光敏度在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视野缺损度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2组光敏度、视野缺损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中肝气郁结型总有效率最高(90.9%),各证型患者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疗法能较快改善视神经萎缩患者的光敏度、视野缺损度,中医辨证为肝气郁结型的疗效最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视神经萎缩;中西医结合;维生素;中医辨证

视神经萎缩(optic atrophy,OA)是较为常见的一种眼部疾病,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与轴索出现的退行病变,最终引起视盘颜色转淡、苍白,出现视觉功能障碍[1]。OA的致病因素繁复,包括局部缺血、退变、遗传、炎症、中毒以及外伤等多种原因,且病程长、发生率高、患者预后差、致残率高,国内外学者均将其视为难治之症。有调查显示,我国盲人中约7%为视神经萎缩引起[2],对患者家庭、社会带来严重的经济负担。既往临床多采用血管扩张剂、维生素等进行治疗,但并未取得理想疗效。中医采用辨证法治疗视神经萎缩具有疗效显著、疗程短等优点。笔者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中医辨证配方和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取得理想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文选取2013-01—2014-12我院收治的视神经萎缩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观察组男28例,女17例;年龄18~51岁,平均(32.4±7.1)岁;病程1~70个月,平均(11.7±0.4)个月;视神经炎26例,外伤5例,缺血性病变11例,青光眼2例,颅内肿瘤术后遗症1例。对照组男30例,女15例;年龄20~57岁,平均(34.1±6.8)岁;病程1~68个月,平均(10.5±0.3)个月;视神经炎25例,外伤4例,缺血性病变12例,青光眼3例,颅内肿瘤术后遗症1例。2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取标准 本研究中90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符合《眼底病学》[3]中视神经萎缩诊断标准:视力渐渐降低,视野渐渐缩小,视盘颜色变淡或呈苍白、蜡黄。入组标准:(1)符合视神经萎缩相关诊断标准;(2)自愿参与研究,且能坚持接受治疗者。排除标准:(1)严重功能性疾病者;(2)影响视功能疾病者,如黄斑病性、高度近视、视网膜脱离等。

中医辨证分型[4]:(1)肝气郁结型:头眩目胀、纳差胁胀、烦躁忧郁,妇女经前有乳房作胀,舌红、脉弦;(2)血瘀气滞型:视物昏暗、胸痞闷、头目刺痛、舌有瘀斑、脉细涩;(3)气血两虚:头晕心悸、面色少华、失眠健忘、肾皮质软、舌苔薄白、脉沉细;(4)肝肾阴虚:双眼干涩、腰酸耳鸣、头晕目眩、颧红盗汗、神烦多梦、舌红少苔、脉细数。

1.3 治疗方法

1.3.1 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①维生素B1100 mg/次,1次/d;②维生素B12500 μg/次,1次/d;③地巴唑片(河北环海药业,国药准字H13022205)10~20 mg/次,3次/d。2周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3.2 观察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中药配方+针刺进行治疗。中药配方辨证治疗:①气血两虚者,治疗时应注意养气补血,选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含人参、炙甘草、黄芪各15 g,当归、白术各10 g,大枣、陈皮、升麻各6 g,生姜9片、柴胡12 g;②肝气郁结者,治疗时注意疏肝解郁、养肝明目,选逍遥散加减,配方含木通、当归、黄岑、麦门冬各6 g,柴胡、白芍各12 g,秦艽、车前子、茯苓及地骨皮各9 g,白术4.5 g,甘草2.4 g,灯草10根,胡黄连1.8 g;③血瘀气滞者,治疗时应注意行气通络、活血化瘀,选择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中有赤芍、香附各12 g,红花、桃仁与当归各9 g,熟地、炮山甲各10 g,川芎6 g,益母草30 g,丹参15 g,炙甘草3 g;④肝肾阴虚者,治疗时应注意滋养肝肾、益精养目,选择明目地黄丸加减方,方中含女贞子、枸杞、熟地、桑椹、生地各12 g,淮山和丹皮各9 g,红花6 g。所有患者均治疗2个疗程。

针刺穴位选晴明、球后、承泣、凤池、攒竹、光明、四白等,①肝气郁结者,选痰中、太冲、期门穴;②肝肾阴虚者,选太溪、肝俞、肾俞、三阴交穴;③气血瘀滞者,选血海、内关、膈俞穴;④气血两虚者,选三阴交、脾俞、养老及足三里。晴明穴与球后穴仅留针而不行针,其他穴位均为平补平泻手法;每次留针30 min,1次/d,1个月为1个疗程。

1.4 疗效判定指标 对患者视力、眼压、眼底、光敏度及视野等进行检查并比较。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对视力的疗效进行判定:显效:患者视力明显提高4行及以上,或视野中心的暗点显著缩小,视野至少扩大10°;进步:患者视力提高至少1行,或视野内绝对安点转为相对暗点,视野至少扩大5°;无效:经治疗后患者视力无变化或较治疗前加重。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临床有效率为8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疗效比较 [n(%)]

2.2 2组治疗前后光敏度、视野缺损度比较 观察组经治疗后光敏度、视野缺损的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治疗前后光敏度和视野缺损度比较±s,dB)

2.3 观察组中不同证型视力疗效比较 观察组肝气郁结型患者的总有效率最高为90.9%,其次为肝肾阴虚型(88.9%)、血瘀气滞型(86.7%)、气血两虚型(80.0%),各证型患者间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594 4,P>0.05)。见表3。

表3 观察组中不同中医证型患者的视力疗效比较 [n(%)]

3 讨论

3.1 视神经萎缩的西医认识、治疗 视神经萎缩(OA)是因视神经出现的上行性或下行性病变引起视网膜神经节细胞、轴突损伤,导致的视神经传导障碍性疾病。OA患者病变结局为神经纤维丧失、神经胶质增生。临床表现主要有视乳头颜色苍白、转淡,视力降低、视野缩小,最终可能导致视功能丧失。OA的病因复杂,如退变、炎症、外伤、缺血以及肿瘤等均可能导致。根据OA临床表现可分为原发性、继发性两种。西医临床治疗主要应用强化代谢功能、血管扩张及、神经营养剂为主,如烟酸、维脑路通、肌酐、维生素B族、ATP、芦丁等。

3.2 视神经萎缩的中医认识、治疗 中医将OA归纳为青盲范畴,《神农本草经》中首见记载。晋代医家将青盲描述为单纯视觉变化,皇普谧《针灸甲乙经》中云:青盲,远视不明……青盲,无所见[6]。清朝黄庭镜《目经大成》中提到[4]:青盲不似暴盲奇,暴盲来速青盲迟。对青盲短期内暴盲、发病迟缓等进行了明确区分。但对于青盲病机,各医家言论不一。《诸病源候论》[7]中认为青盲为脏腑气血不容于睛,王肯堂等[8]认为其为玄府幽邃之源郁遏,不得发此灵明耳。《神农本草经》中以决明子、空青、芡实、石决明、鲤鱼胆等作为治疗青盲的主要药材。《千金方》中明确提出子类药物、调理疏导是治疗青盲的有效疗法[9]。

现代中医融合古今医家和西医的优秀疗法,总结出专方专药、辨证施治、针刺、中西医结合及穴位注射等方法。针刺作为中医中重要组成部分,其应用时间久远,具有较强的临床实用性、经济型。眼周经络在病理、生理上具有密切关系,奇经八脉、十二经脉都行于头面部,集散在眼周,针刺穴位具有调和阴阳、疏通经络、益精明目之效,此外还能改善眼部血运、营养,有利于恢复视神经功能[10]。相关报道认为[11],针刺的作用机制是即时影响大脑纹状旁区,且能强化视觉中枢的生物电活动性,良好改善视觉神经的传导,促使视神经恢复正常。笔者特阅读大量相关文献,对90例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分组研究,对照组为西医治疗,观察组为中西医结合疗法(西医+中医辨证+针刺穴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相关研究[11]结果一致。说明中西医结合治疗OA的效果显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3.3 中医辨证治疗 根据患者体征、症状及病史进行中医辨证治疗,主要将患者分为气血两虚型、肝气郁结型、血瘀气滞型、肝肾阴虚型。(1)气血两虚型以养气补血为治疗原则,选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方中含人参、炙甘草、黄芪、当归、白术、大枣、陈皮、升麻、生姜、柴胡等10味中药材,全方具有益气补中、健脾助化之功,可疏肝气、解肝郁,气血冲和、清郁热、通玄府,助脾运化。(2)肝气郁结型以疏肝解郁、养肝明目并行气活血,选逍遥散加减,配方含木通、当归、黄岑、麦门冬、柴胡、白芍、秦艽、车前子、茯苓、地骨皮、白术、甘草、灯草、胡黄连等药材,诸药共用具有养血健脾、清热疏肝之功效。(3)血瘀气滞型以行气通络、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方选桃红四物汤加减,方中有赤芍、香附、红花、桃仁、当归、熟地、炮山甲、川芎、益母草、丹参、炙甘草等中药材;当归、赤芍可调冲任、补精血,红花、桃仁能活血化瘀,川芎、桂枝可活血通络[10]。全方具有祛瘀、生血、畅气机的功效。(4)肝肾阴虚型以滋养肝肾、益精养目为主,治疗药方选明目地黄丸加减方,方中含女贞子、枸杞、熟地、桑椹、生地、淮山、丹皮、红花等中药材,方中熟地可补肾滋阴;生地、丹皮共用可滋阴清热,淮山补脾固肾,枸杞能滋养肝阴、清肝明目[12]。全方补泻开合有度,同奏滋补肝肾、开窍明目之功。由表2可知,观察组光敏度和视野缺损在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5);2组治疗后光敏度、视野缺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中西医结合疗法能显著改善患者光敏度、视野缺损情况,且中西医结合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疗效。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疗法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且中医辨证+针刺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视力、视野,尤其对于肝气郁结型OA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并广泛应用于今后临床治疗中。

[1] Hwang YH,Jung JJ,Park YM,et al.Effect of myopia and age on optic disc margin anatomy within the parapapillary atrophy area[J].Jap J Ophthalmol,2013,57(5):463-470.

[2] 李庆.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23例[J].江苏中医药,2012,44(4):37-38.

[3] 郭艳彩.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与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4,6(33):99-100.

[4] 吴越,王桂丽.化翳汤配合西药治疗眼挫伤导致视神经萎缩患者44例[J].陕西中医,2014,34(3):327-328.

[5] 郑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83例[J].河南中医,2013,33(9):1 544-1 545.

[6] 崔金生.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3,35(8):1 207-1 208.

[7] 朱淑婷.我院近十年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疗效的回顾性分析[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14.

[8] 罗国新,郭建立.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49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6):225-226.

[9] 罗丹.中西医结合治疗视神经萎缩40例临床观察[J].中医药导报,2012,18(6):37-38.

[10] 闫晓玲,韦企平,李丽,等.针刺眼周三穴联合风池穴治疗视神经萎缩的临床疗效分析[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14,37(6):420-423.

[11] 徐明录,秦顺朵.中药辨证针刺配合西药治疗视神经萎缩66例[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3 994-3 995.

[12] Tsuda S,Yokoyama Y,Chiba N,et al.Effect of topical tafluprost on optic nerve head blood flow in patients with myopic disc type[J].J Glaucoma,2013,22(5):398-403.

(收稿2015-08-24)

R774.6+3

A

1673-5110(2016)20-0050-03

猜你喜欢
光敏视神经肝气
逍遥散加减治疗肝气郁滞型月经不调的临床效果
自拟疏肝和胃汤加味治疗肝气犯胃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疗效观察
春季养肝食何“味”
光敏色素A参与苜蓿秋眠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进展
光固化3D打印中光敏树脂的研究进展
Fe修饰石墨烯的结构及其析氢性能调控研究
鸣律
视神经节细胞再生令小鼠复明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肝气郁结证”术语源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