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健彬,徐 妍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固定资产投资效率研究
——以珠海市及珠三角为例
司徒健彬,徐 妍
(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珠海 519090)
文章研究了珠海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并与珠三角不同城市进行了比较。统计数据显示,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相比,珠海市经济总量偏小,固定资产投资效益不高,资金来源也以内资为主。参考了国内外地区固定资产投资的经验,文章提出加强创新、深化合作和吸引多元化资本的建议以提高珠海市固定资产投资效率。
固定资产投资;投资效益;PPP模式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6.190
固定资产投资在促进经济增长方面的作用得到了大量研究的支持。宋丽智(2011)验证了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任歌(2011)则发现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存在地区差异,中部地区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要显著高于东、西部地区。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是研究珠海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并与珠三角城市进行对比,验证其中的差异性。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发展成为内地开放程度最高、市场意识最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珠海在过去30多年发展进程中也形成了特有的发展模式。从创建经济特区之初,珠海就积极学习借鉴新加坡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发展经验,坚持经济建设、城市建设与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并重的发展道路。
表1数据显示了2015年珠三角城市中,广州经济总量居首位,其生产总值达18100.41亿元;深圳GDP为17502.99亿元,居第二位;佛山(不含顺德)GDP为8003.92亿元,居于第三位;珠海经济总量位列珠三角九个城市中第八位,在珠中江经济带中也位列中山和江门之后,属于经济规模较小的城市。从增长速度看,珠海2015年位于全省第一,达到10.0%,而珠三角大部分城市增速均低于9%,显示了珠海经济发展势头较好。
表1 2011—2015年珠三角城市的GDP及其增速情况
2015年在珠三角城市中,第三产业规模最大的是广州,其次是深圳。在九城市中,广州、深圳和东莞为“三二一”格局。其中,广州第三产业占经济总量的比重超过65%,而深圳和东莞在50%以上。其他城市仍保持“二三一”的产业结构,珠海第三产业比重排名珠三角城市第四,占GDP总量48.0%,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也比较接近。
表2显示2015年在珠三角城市中,广州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最大,大幅领先于其他城市,超过5000亿元水平,达到5405.95亿元。深圳与佛山分居第二、三位,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也超过了3000亿元。珠海固定资产投资额为1305.14亿元,仅高于中山,固定资产规模较小。
从增速来看,珠海的固定资产投资2011—2014年连续四年排行珠三角首位,2015年增速减缓,环比增长15%,仅高于广州和东莞。
表2 2011—2015年珠三角九市的固定资产投资及其增速情况
广州在第三产业中投资规模在珠三角城市中最大,深圳次之,两个城市在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均超过80%。珠海三大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与广深相近,第二产业约占20%,第三产业约占80%。珠海对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为259亿元,对比2014年276亿元出现了小幅下降。在“十三五”固定资产投资中,珠海在平衡各产业投资的基础上,可以考虑加大对第二产业的投资,尤其是高端制造业投资。中央政府2015年定下的“中国制造2025”策略,便强调了有效利用创新及先进科技,引导智慧及环保的制造业发展。
表3数据显示了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珠三角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仍然是以内资为主,内资比例均超过了80%。珠海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外资比例为12.9%,仅高于肇庆的4.4%。期望在港珠澳大桥等固定资产项目落成后,珠海能够更好地与港澳地区合作,提高固定资产投资的外资比例。
表3 2014年各市按登记注册类型分固定资产投资 单位:亿元
投资效益系数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其计算方法为: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额/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表4可以看出,珠海的固定资产效益系数在珠三角九市排名第6,在珠三角城市中并未显出优势。珠海第二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较高,而第三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效率较低。珠海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而第三产业主要以休闲旅游业为主,其对经济的带动作用要低于金融、现代物流等其他现代服务业,这也是导致珠海投资效率相对不高的原因。
通过与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对比,本文认为经济总量不大,是珠海发展建设的一大制约,在珠三角9个城市中,珠海位居第8位。珠海必须充分利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的作用,扩大经济规模,增强城市的经济实力;拓展城市空间和腹地范围,增强城市的集聚和辐射能力。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本文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表4 2015年固定资产投资效益系数
3.1 加强对创新产业的固定资产投资
创新是东南亚许多国家的关注点,如新加坡从2011年至2015年,政府将把国内生产总值的1%投入研究、创新与创业方面的发展。新加坡在打造研发经济之初,都是由政府先投入资金建造研发设施,吸引相关人才,营造科研氛围,进而吸引私企注资,形成有规模的研发经济体。
珠海要强化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机制,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支持高校院所和科技园区建立一批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基地,加快科技成果的应用和产业化。
3.2 深化珠港澳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的合作
深圳前海与珠海横琴有许多共同之处,在与港澳合作方面,珠海可以借鉴深圳前海的经验。要推进横琴新区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合作创新和环境创新,推动区域创新平台、物流服务基地、旅游共同市场建设,努力把横琴新区建设成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先行区、珠港澳合作机制的创新区和珠江西岸城市的服务区。
3.3 在固定资产投资的融资方面寻求突破,吸引更多元化资本
更多地探索PPP模式在珠海固定资产投资中的应用,与港澳资金等外资合作组建中外合资的产业基金,引进港澳的管理团队,投资于珠海的大型项目。
积极发展民间资本和外资进入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珠海在融资领域需要发挥特区优惠政策,可引进港澳投资和民间资本进入融资环节。
[1]广东省统计年鉴[Z].2011-2015年.
[2]宋丽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与经济增长关系再检验:1980—2010年[J].宏观经济研究,2011(11).
[3]任歌.我国固定资产投资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区域差异性研究[J].财经论丛,2011(5).
司徒健彬(1986—),男,广东珠海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讲师,澳门科技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投资理论,金融市场;徐妍(1990—),女,广东珠海人,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助教。研究方向:物流管理,经济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