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惠君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会计系,浙江 杭州 310018)
基于阶段性的农村微型企业创业支持体系构建
张惠君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 会计系,浙江 杭州 310018)
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者创业能力的不足制约了农村微型企业的持续生存和发展扩大。其主要原因在于对农村微型企业创业支持不足。文章从农村微型企业创业的阶段性特征出发,提出了构建农村微型企业创业支持体系的基本思路,以帮助提升目前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者创业能力的整体水平,从而促进农村微型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微型企业;创业;支持
[DOI]10.13939/j.cnki.zgsc.2016.46.126
国外创业过程的划分方法,其中比较典型的有Baron的三分法、Bhave的四分法以及Timmson的创业过程模型。Baron的将创业过程分为创业前、创业中和创业后的三阶段,该划分较为粗略,没有突出各阶段的主要任务以及前次创业活动在创业过程中的反馈作用。Bhave的新企业创建过程模型Bhave认为创业过程可分为机会阶段、技术确立和组织创建阶段、交换阶段,与Baron相比该种划分方法明确了各阶段的关键任务,而且考虑到了各阶段的外部市场反馈新信息的影响。Timmson的创业过程模型认为创业是机会、资源和团队围绕商业计划动态平衡的过程。该分类显然有了更广阔的视域,将各种创业要素整合为一个动态系统。然而,事实上在不同的创业阶段创业要素的重要性并非等量齐观,而对于农民这个特定的创业群体的资源禀赋特征的弱质性,更应该仔细研究每个阶段的创业需求针对性地给予政策供给。本文将创业过程划分为创业意向、创业计划、创业行动与创业稳定期四个阶段依次向前推进。诚然,在创业的全过程都需要动员各种创业要素,但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不同:从创业意向到创业计划阶段是将个人的能力优势转化为资源优势,创业行动阶段则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创业稳定期则体现为市场地位优势。创业过程见图1。
图1 创业过程
1.1 创业意向产生阶段对创业机会的警觉性高,需要充分利用环境信息确立正确投资方向
创业机会的实质,就是发现未被满足的需求或者创造新的需求,创业机会的形式不限,可以引入新产品、新服务、新材料和新组织方式,也可以是信息不对称引发的信息需求。创业要求有着敏锐的机会感知,而感知能力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创业动机以及创业者的先在知识。创业意向是指创业者产生了创业的激情,即在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与创业机会之间建立了联系,但其创业的业务范围、地理位置、市场定位、组织形式等尚未明确。创业动机受到个人性格特征、生存状况、家庭背景、地域文化等多重因素影响。由于农业生产收益普遍较低,一些劳动力逐步被释放出来,这时创业的契机就出现了,而据有关实证研究,即使外出打工的农民工大部分也都计划到一定年龄返乡创业,因此,创业动机对于这个特定群体而言普遍较高。一部分创业意念的产生,就是源于打工经历所发现的地域差距,这种“势差”事实上也就是“利差”,势差越大,意味着创业空间越大。此阶段地方政府在创业文化形成、创业方向引导方面,大有作为空间,创业服务是本阶段的重点工作。
1.2 创业计划的形成阶段投资方向逐渐明朗,如何整合创业资源与本地市场匹配是关键
创业计划阶段创业者的创业概念逐渐清晰,其业务范围、地理位置、市场定位、组织形式等逐渐形成。创业者将自身可能拥有的资源与外部世界的机会所潜在的营利机会建立明确的联系。由于还停留在计划阶段这种联系是一种静态的联系,没有转化为竞争优势。此阶段最困难的是资金、信息、人手和技术,大部分创业者依靠的是自筹资金,来自正规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非常有限。农村微型企业具有本土性特征,如何在创业计划中突破资源约束,合理整合本地资源是此阶段的主要任务。首先,是市场机会的发现。农村微型企业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本地居民,即意味着其对本地居民的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市场需求的把握较准确、经营风险相对较低;其次,经营方式的确定。微型企业业主的经营规模细小,生产组织方式自己说了算,经营方式上更加灵活、多变,所面对的顾客群也主要是本地分散的农户。本土化对于返乡农民工特别重要,许多农民创业失败都是打工时的想法并不适合本地环境所致。因此,如何帮助创业者在此阶段认清产业环境,使其既对新的商机高度敏锐,又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信息和服务是本阶段的重点工作。
1.3 创业行为的实施阶段突破资源约束是关键
如果说计划阶段完成了对资源的配置,此阶段则是运作。此阶段,创业者开始要面对现实的环境,是检验创业意向和创业计划是否切合实际情况的关键时期,创业中所有的难题都是在实际运作中逐步呈现出来,创业者可能需要经过多次反复,调整自己的资源配置,使之尽可能具有可行性。这时新创业企业需要外界强有力的实际支持,也需要创业者本人坚强的意志力和灵活的变通能力。实质性的、针对性的支持在此阶段特别重要。政府相关服务机构的“望闻问切”,为企业排忧解难是此阶段的关键支持。此阶段也是企业的初生期,创业企业的主要任务,是获得市场认可,即确立市场地位,获得稳定、可靠的现金流以维持其经营。如果不能够打开市场,意味着每天的现金流为负数,随时有“夭折”的危险,持续下去必然导致企业停业。此时,企业还需要的是经营和资金方面的支持,以提高其存活率。
1.4 新企业稳定期的关键在于取得市场认可,突破初期现金流不足的瓶颈
创业者而言,主要是合理预期本地市场,需要相关的市场信息;第一、二产业的创业者,则需要产业链方面的比较详细的市场信息和技术指导。稳定市场环境、尽量避免商业环境变化带来的商机萎缩是此阶段支持的关键。因新企业从创业动机产生到企业稳定期,其各个阶段上企业的生态学特征各不相同,如何有针对性地提出创业支持体系。企业的创业动机—创业意向—创业行为—企业创立—稳定成长这一全过程,各个阶段上的支持应该相互衔接:即在激发了创业者的创业动机之后,应为创业者提供明确的创业指导,否则后期的创业成本很高,而影响了创业热情;在创业意向明确以后,创业者需要有及时的创业支持行为;在新企业创立之后,则应想方设法帮助创业者打开市场,渡过难关。总之,创业者所处的阶段越靠前,对未来的影响越根本,而所处的阶段越靠后,则创业的沉没成本越高。因此,前段的创业支持,主要是为创业者提供合理指导,避免方向性错误;后一阶段则需要实质性支持,以期新企业持续成长。
创业支持体系构建的总目标在于“提高创业成功率”。为了保证总体目标实现,本文依据目标管理原理与方法论,将其分解为若干子目标,再把子目标分解为若干分目标,从而形成一个目标体系(见图2)。
图2 农村微型企业创业支持目标体系
2.1 一级目标
所谓创业成功率,即指创业成功的人数在参与同类创业中的人数比例。创业人数,是指存在创业行为的人数,由于国际通用全员创业活跃指数,也即TEA指数所统计的创业人数(18~64岁成年人数)。我们的调查统计采用了该标准。所谓“创业成功”,即指度过了创业最后阶段的稳定期,也即能获得稳定的足以弥补企业日常开支的现金流入。考虑参与创业的人员中,有一部分会失败,因此,创业成功率=创业率×存活率。显然,提高创业成功率,则取决于创业率和创业存活率。
2.2 二级目标
根据上述,总目标又可以被分解为两个“二级目标”:提高创业率和创业存活率。提高创业率,就是要鼓励更多的人参与到创业活动中来;提高创业存活率,就是提供各种帮助使参与者能够生存至创业稳定期。关于“创业率”,国际通用的衡量是“创业活跃程度”,即全员创业活跃指数,也即TEA指数,通常指18~64岁成年人中有多少人参与了不到3年的企业创办。因此,我们以创业活跃度表示创业率,创业活跃度=适龄人口中参与创业活动的人数/适龄人口,而创业存活率=创业成功者/创业参与活动的人数。
2.3 三级目标
绝大部分农村微型企业自身的弱势地位,而导致的集群寄生特征,或者寄生于特定的市场环境,或者寄生于特定的产业链。前者生态性状主要与本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区位特征密不可分,后者则与集群所处的产业链位置紧密相连。因此,总体策略是适者生存,有以下三层含义。
2.3.1 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拓展新的创业机会
完善的市场环境,有利于农村微型企业创业资源的获取。因此,需要营造由人民积极投资、创业和自主就业的内生和基础性的公平,即市场内生性的公平。支持体系的构建应立足于逐步完善商业环境,着眼于长期而非眼前,即构建以培植完善的市场结构和提供公平的商业机会为核心的支持体系。
2.3.2 提高创业者创业动机、机会识别与把握能力
即提高创业者机会识别与捕捉能力。农村微型企业对于社会资本等非正式组织的依赖性较强,具有个性化、功能化和弹性化的优点,同时它又有封闭性、依赖性、自我锁定、惯性等弊端,抑制了信息与资源的流动,从而影响有价值信息的获取,制约了持续成长。农村微型企业这些特有的生态特征,需要政府相关部门在创业初级阶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扶持,培育其对创业的机会识别、资源配置及运用能力。这种指导和扶持,应合理把握其支持的行为边界,既不是人为地干扰当地市场经济秩序,妨碍市场秩序自动出清的功能,又能够有目的、有重点地引导创业行为,避免企业对外部支持形成过度依赖。
2.3.3 培育新创企业环境适应能力
我国农村微型企业绝大部分都属于被动型、生存性创业,其基本特点是创业目的首先在于满足生存需要,能够维持一定的收入即可,没有强烈的发展壮大动机,资源投入有限,对技术和信息缺乏敏感性。因此,自我雇用为主、创新程度低、规模细小的农村微型企业,通常分布于风险低、利润低的行业,对环境的依存性强。而农村资讯条件相对落后,对外界环境的变化敏感性不强,正是城乡二元结构的根源之一,这一生态特征使得本属于农村的利润空间,却被城市工商业食利者所侵蚀。因此,我们的支持体系还应包括构建农村微型企业对环境变迁的感应器。
创业支持体系,是由支持创业者创业和吸引创业者前来创业所需要的所有功能和支持主体所构成的系统(何云景、武杰,2007)。有别于一般微型企业创业支持,农村微型企业创业支持体系构建,其基本指导思想在于排除农民创业的障碍,调动农民创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创业意向阶段的动机障碍,农民不想干;计划阶段创业技术和经营管理障碍,农民不会干;创业行为阶段创业资源障碍,农民没法干;创业稳定阶段市场环境障碍,农民很难干等。农村微型企业创业支持,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基于这一判断,本研究主要是运用系统论原理方法,构建农村微型企业创业支持体系。具体而言,包括创业支持人文体系、环境体系和服务体系等功能性举措。“机制性要素”,即如何做,以期实现各功能要素的内在驱动力。基于农村微型企业创业的特殊性,以上功能要素作用的发挥,有赖于中央政府、地方政府、村级组织、行业协会“四足鼎立”的协调运作机制。创业支持目标体系与实现手段拟合示意见图3。
图3 创业支持目标体系与实现手段拟合示意
3.1 意向期:减少外在阻力,增加创业预期
第一,降低创业门槛。采用非禁即入和零注册资金,降低创业的门槛限制,有利于引发更多的潜在创业者产生创业动机。具体做法:包括行业准入、创立时的注册资本限制、出资方式限制、出资时间限制,对于经营项目应当采用非禁即入原则,鼓励多样化经营。
第二,简化行政手续。由于创业农民的分散性,各自办理其社会成本较高,如何从创业者本位着想,让创业者以最方便、快捷的方式了解创业行政手续、缩短创业过程时间,最大限度地降低创立成本,则是相关服务部门应该着力考虑的问题。现实中有些地方采用的集中时间、集中办理、一站式服务等,都是可以尝试的做法。
第三,创业示范教育。为了更好地营造创业氛围,政府应当提供本土创业成功者案例示范,诱导创业者依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的创业模式。该政策可以辅之以奖励政策,提供创业辅导补贴等,促进创业文化的形成,使本土创业真正成为有根的创业。
3.2 计划期:提供创业辅导,引领创业行为实施
第一,地区规划引导。及时公开与实时更新本地区发展规划信息,有助于创业者创业机会的识别、创业意念的形成。由于农村微型企业创业及生存具有寄生性,地方政府制定的本地区经济发展中长期规划,就应该保证其连续性,以便对创业者形成有价值的指导与参考,使创业者能将自身的创业计划嵌入发展规划之中,从而提高企业的环境适应性。
第二,创业培训机制。在创业培训与辅导、信息与技术服务中引入竞争机制的基础上,还要适当运用补贴政策。实质上是政府与市场谁是先手、谁是后手的问题。政府先手,要求政府甄别出政策倾斜的对象;市场先手,则要求市场参与者依据自身的理性计算分离出交易对方,再由政府援助。由于市场的选择更有效率,建议政府组织要有效地调动各种社会资源,比如各种职业学校参与竞争,由市场自由选择,政府事后补贴等。
3.3 行动期:降低创业成本,保障企业存活率
第一,创新财政补贴、税收优惠政策。从经济形式的多样性着眼,重点鼓励在本地区具有创新性的创业项目,包括新的商业模式引入,尤其是对于本地市场环境完善具有长远影响的劳务市场、信息与技术市场、物权市场等,要重点扶持,其财政补贴政策应纳入政府的发展规划,与调整本地经济结构相结合,充分利用财政政策工具将本地经济引入良性、可持续发展轨道。
第二,发展以信用为基础的融资政策。目前的融资支持主要有两类:一是针对特定的贷款项目;二是针对特定的面向农村的金融机构的支持。从支持内容上看,存在提高贷款最高限额、贷款利息补贴,放松贷款条件等。目前大部分创业者不愿意选择正式金融,主要是因其要求的条件过高而导致手续太复杂,金融部门有自身资金安全性的考虑,且财政补贴又很难保证支持的可持续性等。因此,从长期发展来看,应该鼓励中介机构进入农村金融市场,集中力量建立好农民信用档案,逐步发展农村信用贷款,放宽信用条件。信用档案的建立也有利于金融机构的自我成长。
第三,创业成本及风险分担机制政策。农村微型企业行业、地域分布广泛,且经营规模小,对于单体企业而言,信息成本、行为成本较高;对于政府部门而言,也存在逐家调研掌握情况的困难;除了发挥行业协会、地区商会等集合组织的桥梁沟通作用外,应重在鼓励民间的各种社会资本以不同方式投资于农村地区的创业,鼓励多种组织形态的企业介入其中,形成有效的风险分担机制。
3.4 稳定期:加强指导、提供良好社会化服务体系
第一,鼓励经济成分多样化。为了培养农村微型企业自身的生存发展能力,政府职能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为创业者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让企业在市场中寻求自我发展。诸如,鼓励建立各类相关的商业性服务机构,创造良好的商业环境。
第二,放宽民间组织准入范围。允许和扶持各种民营担保、融资公司依法经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创业企业,以降低其融资成本,创造宽松的融资环境;鼓励民营机构提供信用信息服务、管理咨询和技术服务,鼓励有专业特长的社会机构建立营利性组织,通过市场竞争优胜劣汰,充分调动市场资源。
[1]马鸿佳.创业环境、资源整合能力与过程对创新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08.
[2]陈震红,董俊武.创业机会的识别过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5(2).
[3]林嵩.创业机会识别研究——基于过程的观点[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7(9).
[4]郭军盈.中国农民创业问题研究[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6.
[5]唐家龙.创业抉择的个体因素和生态因素[J].经济管理,2007(15).
[6]张继彤,蒋伏心.基于时间、空间与产业维度的中小企业政策探索[J].中国工业经济,2010(9).
[7]叶明海,王吟吟,张玉臣.基于系统理论的创业过程模型[J].科研管理,2011(11).
张惠君(1973—),女,湖北襄阳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公司财务与产业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