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生死疲劳》文献综述

2016-11-28 02:21杨慧
人间 2016年12期
关键词:莫言文学

杨慧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北京100083)



莫言《生死疲劳》文献综述

杨慧

(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生死疲劳》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的代表性作品,是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本文对莫言的作品《生死疲劳》进行纵向研究,试图为研究莫言的作品及文学著作提供一个新视角新思路。

关键词:莫言;《生死疲劳》;文学

《生死疲劳》是中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长篇力作。莫言获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授予莫言诺奖的理由是“将魔幻现实主义与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而《生死疲劳》的这一特色最为明显(邵璐,2013)。小说中叙述了1950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这50年的历史发展过程。围绕着土地这个沉重的话题,阐释了农民与土地的种种关系,并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农民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精神。小说获得了第二届红楼梦奖和第一届美国纽曼华语文学奖。

一、《生死疲劳》概述

(一)作者简介。

莫言,1980年代中以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他的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莫言在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2011年8月,莫言凭借长篇小说《蛙》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2012年10月11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中国获诺贝尔奖第一人。

莫言的主要作品有《檀香刑》、《丰乳肥臀》、《透明的红萝卜》、《藏宝图》、《四十一炮》、《拇指铐》、《白狗秋千架》、《酒国》、《食草家族》、《红树林》、《战友重逢》。

(二)译者简介。

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美国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是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莫言作品的英文译者。出生于1939年,20世纪60年代服役期间在台湾学习汉语,1961年毕业于长滩加州州立大学(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Long Beach),1971年毕业于旧金山州立大学,1974年取得印第安纳大学中国文学博士学位。

葛浩文以翻译华语文学闻名,在中国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他的翻译严谨而讲究,“让中国文学披上了当代英美文学的色彩”。葛浩文的翻译清单包括萧红、陈若曦、白先勇、李昂、张洁、张炜、杨绛、冯骥才、古华、贾平凹、李锐、刘恒、苏童、老鬼、王朔、莫言、王安忆、刘震云、虹影、阿来、朱天文、朱天心、姜戎等二十多位名家的五十多部作品。

(三)小说创作背景。

《生死疲劳》书名来自佛经,来源自佛经中的一句:“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莫言说,佛教认为人生最高境界是成佛,只有成佛才能摆脱令人痛苦的六道轮回,而人因有贪欲则很难与命运抗争。

在创作前《生死疲劳》莫言在承德参观了当地一个有名的庙宇,墙上有六道轮回的壁画。“西门闹的故事在我的头脑见酝酿了很长时间,没有动笔是因为没有想好结构。”当他看到六道轮回一下想到了小说的结构。通过动物的眼睛来看人类社会,他觉得是个非常新鲜的视点,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于是便开始写下了这本书。

(四)小说艺术特色。

《生死疲劳》是莫言在艺术上向中国古典章回体小说和民间叙事的伟大传统致敬的巨制;关于生命的六道轮回想象撑起了这座气势宏大的文学建筑,写出了农民对生命无比执著的颂歌和悲歌。

《生死疲劳》透过生死轮回的艺术图像,展示了建国以来中国农民饱经患难的生活和他们顽强、乐观、坚韧的生命。故事情节极端、怪异、变形、荒诞,但是与寄寓其中的哲理浑然天成。全书从内涵到外延充满了作家的探索精神,充满了艺术灵气。究其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而言,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史诗性作品,是中国文学终于跳出图解概念沼泽最辉煌的标志性著作。

二、《生死疲劳》研究现状

现将莫言《生死疲劳》的研究现状综述如下:

(一)研究《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文化因素翻译策略。

陈小烨,陈可培(2013),马龙(2014),郭艳秋(2015),李艳平(2015)等对《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文化因素翻译进行了研究。其中,陈小烨,陈可培(2013)采取了关联理论的研究视角,对翻译中的文化缺省现象进行分析解读,提出衡量文化补偿是否适量的标准,并结合《生死疲劳》英译本,具体探讨了文学作品中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直译法、直译加注法、上义词替换法、隐含义阐释法、零译法。郭艳秋(2015)以埃斯卡皮创造性叛逆翻译理论为依托,对《生死疲劳》译本中文化因素的翻译策略进行分析,探讨影响译者翻译策略的因素,指出译者将原作引入译入语文化语境,很多情况下是对原作进行的“创造性叛逆”。马龙(2014),李艳平(2015)均从目的论出发,分别对《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文化负载词和文化因素进行了翻译研究。马龙(2014)将译文+中的文化负载词分为生态文化、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和语言文化四大类,进行深入分析,探索翻译目的是如何影响译者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的选择,以及不同的翻译方法对译文产生怎样的效果。而李艳平(2015)则将《生死疲劳》英译本中的文化因素分为了物质文化、社会文化、宗教文化、语言文化四大类,对其翻译进行描述性分析,探索译者如何根据不同的翻译目的选择不同的翻译策略。李艳平(2015)认为在翻译过程中,葛浩文遵守了目的论的原则,尤其是目的原则,充分考虑了国外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接受能力。

(二)从修辞、叙事和文体学角度对《生死疲劳》英译本的翻译研究。

张丹,凌龙飞(2013)从隐喻的修辞特点以及隐喻翻译的难点出发,探讨了《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的隐喻翻译方法。文中指出译本中的隐喻翻译修辞特色主要是语言幽默和简洁,翻译时的最大难点是社会文化因素,主要隐喻翻译方法包括直译法、意译法、省译法、归化法和异化法。李颜霞(2012)以文学文体学为主要理论基础,探讨了葛浩文翻译的《生死疲劳》的文体学特征及其文学效果和影响。从叙事视角、语言风格、情节结构三个方面,分析了莫言《生死疲劳》英译本的文体风格,还讨论了译文中语言风格的传达问题,发现译者对原文部分内容的漏译对译文风格产生了一定影响,认为恰当地处理文学作品中的文体特征

转下页

接上页

关系到翻译活动的成效问题,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恰当地处理原语中的各种语言现象。邵璐(2013)从《生死疲劳》英译本中叙事模式的转变入手,通过对比中文源文本与目标文本在叙述层次上的差异,考察叙事角度转换对译作的影响以及对中国文学在域外接受所起的作用,她还指出,葛浩文在翻译《生死疲劳》时,总的翻译策略是薄化翻译,如淡化中国特色、去掉中国神话传说、政治色彩等。

(三)运用翻译补偿策略及其他理论对《生死疲劳》英译本进行研究。

崔康力,刘颖(2015)从翻译补偿理论出发,从词汇、语篇和审美三个层面对翻译的缺失以及翻译补偿的应用进行说明,探究翻译补偿策略在其中的应用,利用选取典型句段分析的方式,系统而全面的呈现了语言文化差异下补偿策略的具体应用,对《生死疲劳》英译本进行了研究。

此外,王怡婷,林梅(2014)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视角研究了《生死疲劳》中习语的翻译,提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应选择恰当的翻译策略,竭力让原文的语言形象、文化内涵表达出来,达成原文的交际目的。赵明娟(2014)从改写理论出发,以《生死疲劳》英译本为例,研究了改写理论三要素(赞助人、意识形态、诗学观)对其英译进行操控的过程,并总结出在此操控下的好的改写策略。

由于莫言《生死疲劳》中独特的写作风格,美国翻译学家葛浩文在翻译这部作品时,对这些独特的写作风格做了很好的处理。随着英译本的推出,该小说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对英译本的研究还处于一个萌芽阶段,相关研究的文章很少。国内学者研究的主要是对莫言小说《生死疲劳》的写作风格、人物特点、叙事文体学翻译、修辞特色以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分析,国外学者主要是对《生死疲劳》翻译质量的相关研究,从语用学视角分析其英译本还是一个研究空缺之处。

参考文献:

[1]陈小烨,陈可培,关联理论关照下文化缺省的翻译策略研究——以葛浩文《生死疲劳》译本为例,《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3)

[2]崔康力,刘颖,《生死疲劳》中翻译补偿策略,《河北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5(4)

[3]郭艳秋,《生死疲劳》文化因素翻译策略初探,《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33(2)

[4]李艳平,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化因素翻译策略研究——以《生死疲劳》的英译本为例,西北大学硕士论文,2015

[5]李颜霞,《生死疲劳》英译本文学文体学翻译研究,四川外语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2

[6]马龙,目的论视角下《生死疲劳》文化负载词翻译研究,四川外国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4

[7]孟祥春,Glocal Chimerican葛浩文英译研究,《外国语》,2015(4)

[8]莫言,《生死疲劳》,北京:作家出版社,2012

[9]邵璐,翻译中的“叙事世界”——析莫言《生死疲劳》葛浩文英译本,《外语与外语教学》,2013(2)

[10]邵璐,莫言《生死疲劳》英译中隐义明示法的运用:翻译文体学视角,《外语教学》,2013,34(3)

[11]邵璐,莫言英译者葛浩文翻译中的“忠实”与“伪忠实”,《中国翻译》,2013(3)

[12]王怡婷,林梅,翻译适应选择论视角下 《生死疲劳》的习语翻译,《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4)

[13]张丹,凌龙飞,《生死疲劳》隐喻翻译研究,《英语广场·学术研究》,2013(7)

[14]赵明娟,改写理论视角下《生死疲劳》英译本研究,山东大学硕士论文,2014

中图分类号:I207.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4-0017-02

作者简介:杨慧(1993-),女,汉族,山西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北京林业大学外语学院,研究方向:外国语言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猜你喜欢
莫言文学
过去的年
我们需要文学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街头“诅咒”文学是如何出现的
父亲让莫言比别人矮半头
爱如莫言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军旅雅士
对“文学自觉”讨论的反思
莫言与鸟叔的关系